党媒平台

​大平原(二百二十五)|忘不了“爬格子”的岁月

发布时间:2022-01-19 17:27:32    作者:张海鹰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忘不了“爬格子”的岁月

张海鹰

如今很多在电脑上通过敲键盘向报刊投稿的人,很难想象得到手写时代“爬格子”的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一笔一划写稿的,套用一句早年流行的话就是“累并快乐着”!忘不了,当年“爬格子”的日日夜夜。

写稿,一笔一划,一丝不苟

三十年来,我坚持笔耕不辍,先后在《光明日报》《黑龙江日报》《农垦日报》《黑河日报》《九三报》《大众日报》《滨州日报》《无棣大众》等党报党刊发表消息、通讯、时评及散文、诗歌、小说、人文、杂文、游记、影像等作品五千余篇(幅)。记得,从黑龙江“北大荒”调入无棣工作三个月后的1996年4月1日,我在中共滨州地委机关报发表的第一篇新闻稿件就是手写的“来自希望工程的报道”《无棣下放希望工程助学金》(《滨州日报》第1530期,第三版)。

20世纪九十年代,办公条件差,我办公室里没有复印机,没有打字机,也没有电脑,写稿只能用钢笔在一格一格的稿纸上一个字一个字、一个标点一个标点地写出来。为此,有人就将像我一样用笔写稿的人戏称“爬格子”的。

作为专职广播电视新闻记者,我在向滨州电视台、滨州人民广播电台报送新闻时,总是多写出一份稿子,提供给《滨州日报》。这就是说,一篇稿子我要誊写三遍,全靠手写。若五六百字的稿子,180格的稿纸誊写一次就得3张多、300格的也得誊写2张。有时,誊稿的时间比写稿的时间还长,经常累得腰酸背痛手发麻眼发花。有时,为了赶时间,不得不用复写纸复写稿子。

1998年11月11日,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率考察团在时任中共滨州地委委员、行署副专员周清利的陪同下到无棣县考察现代农业。我扛着摄像机跟着考察团转了整整一天。采访任务结束后,天已黑,我赶回电视台,连夜编辑制作电视新闻,准备第二天一早将编辑好的电视新闻带子送到滨州电视台。当时,饥寒交迫的我便用复写纸复写了给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报社的稿子。其实,我早就知道,各级报社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复写纸复写的稿件一般不采用。不过,当时《滨州日报》的编辑还是编发了这篇稿子——《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来无棣考察高杆菠菜》。

手写稿件必须端端正正,一丝不苟,不可“龙飞凤舞”。字迹潦草,一来编辑看起来费劲,采用率低;二来易“张冠李戴”,闹出笑话。

投稿,披星戴月,风雨兼程

投送稿件也是一件辛苦活,要买信封、买邮票、买涂改液,要跑邮局、跑车站、跑报社。

我写稿、投稿除了稿纸、墨水和胶水是公家发的外,钢笔、信封、邮票和涂改液都是自己掏腰包买的。为什么要买涂改液呢?手写稿件难免有时写错字、别字,撕了从头再写,费时费力,这时涂改液就派上了用场。稿件清洁,编辑喜欢看,稿件采用率也就相对高一些。

稿子誊写完,折叠好,装入信封,粘上邮票,写好地址,跑到与我家隔三条街的邮局,将信投进邮筒里,通过邮局投递把稿件“投”到报社。有时,自认为重要的稿子怕编辑收不到,我还专门寄挂号信,确保万无一失。

刚开始投稿时,采用率很低。后来才知道,邮局投递信件是有固定时间的,而我投递的稿件大都是在采访结束后的第二天下午,稿件要第三天才能投递到报社。这样一来,“新闻”成了“旧闻”,“格子”也就白“爬”了。于是,无论何时,我采访回来后就“爬格子”,或在当晚或第二天清早就将稿子投进邮筒里,确保邮局能在第一时间将我的稿子投递给报社。

我还经常直接将稿子送到滨州日报社的传达室。

无棣与滨州相距60公里,若是有重要新闻,无论是风霜雪雨还是电闪雷鸣,都要乘车去滨州送新闻带子,这短短60公里的路程曾经留下多少记者艰辛的回忆。

记得,那是1998年盛夏里的一天下午,我去采访滨州地委主要领导同志到无棣县视察防汛工作的新闻,准备第二天一早将新闻带子送到滨州电视台。谁知,第二天凌晨,无棣突降暴雨。至中午时分,大雨仍然倾盆。为了不耽误新闻的及时播出,我打着雨伞挤上无棣开往滨州的大客车。风雨中,客车艰难地行驶在年久失修的205国道上,像一叶小舟颠簸在茫茫的海面上。60公里的路程,整整走了2个半小时。客车到了滨州个体车站,雨仍然下个不停,并伴有五六级的大风。街上的积水已过脚踝,零星的出租车任凭我怎么挥手总是无情地从身旁呼啸而过,溅起的泥水打湿了我的长裤。更可气的是,我手中的雨伞被大风吹散了架,成了一把手杖。从个体车站到滨州电视台还有好几里的路程,我只能靠一双脚走去。到了电视台,我已经成了落汤鸡,所幸的是包裹在塑料袋里的新闻带子和稿子没有淋进雨水。

每次去滨州,我除了带着给滨州电视台的稿子外,还有写给滨州人民广播电台和《滨州日报》的稿子。若是乘公共汽车去滨州送稿子,为了节省交通费用,我都是徒步奔波于滨州个体车站、电视台、电台和报社之间。

发稿,漫卷诗书,荣辱皆忘

稿子投送出去后,盼着钢笔字变成铅字的过程是熬人的,像准妈妈盼着腹中的胎儿早一天出生一般。

十多年前,《滨州日报》还没有数字报,不能在线阅读(即便有,我也没有能上网的电脑可以看)。电视台没有报纸,想看报只能去局办公室或局长办公室。每天下午只要不外出采访,我都会去局办公室翻看《滨州日报》。若报上刊登了我的稿件,欣慰暖流瞬间便涌遍全身。我将报纸要来,将发表的稿件剪下来,工工整整地粘贴在我的剪报集里。如今,我已经有了七大本厚厚的剪报集,它无声地记录着我笔耕不辍的印记。

“爬格子”一“爬”就“爬”了18年,直到2008年秋,单位才为我配备了能上网的电脑。电脑代替在稿纸上写稿子,文字可以随意增删,段落可以随意改动,既清晰又整洁,省时省力省纸省墨省邮资,按照报纸提供的电子邮箱,输入收件人(媒体编辑)的电子邮箱,打上标题,贴上文本,鼠标轻轻一点“发送”,无论是海角天涯,稿子(可文字亦可图片)转眼间就到了编辑手中。

不过,早年我在《滨州日报·渤海晨刊》“大平原”文学专版上刊发的《东北大酱》《牵着游子的风筝线》《难忘东北大馇子粥》《难忘儿时元宵节》《难忘五仁月饼》《端午的味道》《漫天飞舞的蒲公英》《年年此时燕归来》等文学作品,都是先在稿纸上“爬格子”,再将“爬”出来的文字照葫芦画瓢敲在电脑上,形成电子文档,通过“伊妹儿”传给报社的。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滨州日报·滨州网通讯员投稿系统的开通,投稿的渠道更多更加安全快捷,稿件被采用率也就芝麻开花节节高了。

忘不了,“爬格子”的岁月。听着笔尖与稿纸接触时发出的“沙沙”声、嗅着墨水散发出来的缕缕墨香,心情是愉悦的,是冰冷的键盘无法给予的。

作者简介:张海鹰,网名“鹰翔棣州”,“北大荒”人,文学爱好者,新闻记者,现供职于无棣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杨孟子

    热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