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平台

​大平原(二百二十五)|我心中的英雄(外一篇)

发布时间:2022-01-19 17:27:41    作者:高尚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我心中的英雄(外一篇)

高尚

阿紫在他的《英雄》中,对英雄这一称谓作了较详尽的诗意解析,我很喜欢,反复吟哦,心中便自然升起一股力量,这也许正是《英雄》频频出现大众面前在原因。

刘光玉,1936年12月出生,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敲出这几个字,我的心不自觉紧了一下,身体端坐,再不敢东张西望、心有旁骛了。

她在我面前从来都是正襟危坐的样子,她说身体是做给别人看的,更是做给自己看的,我们要要求自己“正”,只有正可以打败敌人,只有正才能树立自己。她总是敢于冲破世俗,敢于向周围挑战,是的,她铁骨铮铮一副战士的威武之势。她生活中应该是遇到过不少挫折,所以才练就了她的一身是胆的无惧。

她,刘光玉,石庙镇李后池村妇女队长,别人眼里是我二大娘,我自己视为良师益友。

李后池是个只有三百来人的小村子。七十年代初,人们对新型女性的做派还不能接受。村里的三奶奶背地里笑话她,哎吆,你说那个xx,她骑到墙头上的样子你是没见啊,泼妇得很呐!骑墙头?我把小时候偶尔听来的背后之言毫不避讳地当面问过她,她没笑,没做任何掩盖:是,我骑墙,我还爬到四顺家,扯烂了他家了门帘子。问原因,她也不说。我好奇心极其了得,好歹在娘那儿找到了些许答案:骑墙有啥呀,一个妇道人家,屋顶咋上泥呀(土屋为防雨,在春季都是要拿泥做一层防护的);撕四顺的门帘子俺没听说,当然,被人撕了门帘,四顺子自己也不好意思说出去,他那样的人,让人家砸了锅都应该。

撇下三个孩子,一个妇道人家去什么北镇(滨州市)开会,这是小地方着不开她了?村支书说:她识文断字的,又有嘴有舌。乡里看咱庄棉花收成好,安排会上做经验发言,她不去,谁去?

为啥别人家的孩子当兵回来就回来了,而她家的孩子则安排了工作?对门小婶子说:她家孩子打小就有规矩,吃完饭自己乖乖地排队洗碗;老大看书,老二老三绝不乱动,谁家孩子是那样教育的?

她凭什么一个人拿奖状,功劳是大家一起努力得来的?我娘说:带着大家种棉花那阵,她从来都是比群众早出晚归,各地里去视察,活计安排得井井有条。好多人害怕打药,她自己先戴上口罩背起喷雾器,一个人能抵十个人出力,拿啥奖,都应该!

看看,我笔下的这位英雄是不是已经出现了大致轮廓?

在她家我见过大红花,奖状。当时是小孩子的我只图热闹,记得好多穿白衬衫的陌生人挤满了她家的小屋,当时应该是庆贺什么。后来问她,她却沉默不语,对过去的荣誉她总是这个态度,有几分居里夫人的范儿。她以自己的三个儿子为荣,可从来也不见她夸耀,我在她的床头看到一部《老年生活大典》装帧精美,内容丰富,是个好物件。当然,扉页的几个字更是了得:谨以此献给母亲,字迹遒劲有力,排版工稳,在我们这个小村子里是罕见的。我翻看时,她笑了,难得的自豪的一脸的笑透过眼睛放着光芒。

我和她熟络全是因为我的自私,和她聊天,就如同面对一位响当当的导师,我俩的年龄相差五十岁。谁的青春不迷茫?我在那一时期,和她交往尤甚,很多时候索性住在她家,诉说自己的烦恼,倾听她的教诲。现在不记得当时说了些什么,只是周围人说我:你咋越来越像你二大娘了?像吧,我高兴着呢。这是一位英雄。

八十五岁的她,踩着自制的高跷带着她身边的老妯娌玩儿;戴着老花镜记录广播中的养生偏方,可别听见谁说头疼脑热,她扭头去搜她自己记录的偏方,大街上谁的娃娃哭闹,她总是揽过来,拿块土坷垃就能把娃娃哄笑。

我知道,她心里有委屈。一个普通农村妇女,只上过一个月的扫盲班,嫁到婆家,二十一岁入党,老公一直在外地工作,一个人种几亩薄田,送两个儿子入伍,一个大学毕业,在市级妇女大会上发言。智慧、乐观、豁达、隐忍这不就是英雄的样子吗?

“让自己战胜自己,你是英雄!背上有傲骨,胸中有担当,你更是英雄!”为英雄唱响赞歌,来,我们一起!

我在城里有个家

我原是个地道的农人,可后来也就是孩子到了上学年龄的时候,经不住朋友的热心,在城里购下了一处居室,也做起了别人嘴里的城里人。

开始还没啥大变化,晚上去接孩子睡觉,白天还忙碌着大平原上的一切。殊不知,这一切却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首先是生活习惯,简单地说这卫生标准就大相径庭。在乡村,土是人们的朋友,靠他吃穿。而在城里,这人类的朋友却被鄙视为极下贱肮脏的东西,无情地拒之门外,当然只是门外而已,楼道里的土就是堆成山,也不会被怎样。我心里感到别扭,忙里偷闲也学着城里人打扫一下卫生,当然是包括楼道的,碰巧有人出门或回家,定会捂住口鼻狂奔而去。这时,我便真切地感到一种独在异乡的孤独与凄凉。

乡村节日的味道要比城里浓得多。婶子大娘站在大街上评论着大姑娘小媳妇新着身的衣裳;老人们逗引着孩童“你的灯笼烧着了,快倒过来看看!”“你吃年糕粘谁的屁眼?”……加上满街的孩子们的笑声打闹声,让人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痛快与舒畅。

城里的节日表现在商店里。那些富人们不看价钱地把包装精美的大大小小的商品随意地扔进购物车,潇洒地在收银台前刷卡结账。我们手中的小钱真的变成了“小”钱,在精打细算左挑右选下也只是只是羞涩地带一点新鲜的小玩意,来打发偶尔的几个高档的小客人。由此节日里常带着几分羞涩和无奈,远没有乡村的自由和欢快。

乡村的代名词是现代人追求的绿色。高的树,矮的草,成片成片的庄稼,老远看不见一个人,却感觉不到一点的孤独;城市里满眼是人,却总觉得一颗心无依无靠,面前的人来人往只是释放二氧化碳的忧患。

在心底里,我常常这样想,等孩子长大不再需要这个住所,我会放弃这一切。哪怕在很多人眼里,有个城里的家是一份荣耀。

责任编辑:杨孟子

    热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