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平台

大平原(二百二十六)|​过年好

发布时间:2022-01-21 18:59:37    作者:孙宏林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过年好

孙宏林

小时候,孩子们最盼着过年了。

过年可以放鞭炮、贴对联,过年可以吃年糕、吃白面馍馍、吃饺子,过年可以拜年、领压岁钱,过年可以穿新衣戴新帽,过年可以……

过年似乎有说不完的好。

那个时候大人们总说,小孩子盼过年,大人们都愁过年。可是,他们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上也掩藏不住笑意——孩子们一年一年长高,不是大人们一辈子盼望的吗?紧熬着的日子,有个短暂的休整,让人喘一口气儿,不也算一件大好事吗?

老百姓的年过得时间特别长。自过了腊八,一天一天就掰着手指头过啦,年翻着跟斗说来就来啦。过年通常要给孩子们置办一身行头的,包括上衣、裤子,有时还连同帽子、鞋子。家里孩子们多,也都要照顾到每个人的,最少换上一件。即使孩子们再多,弟弟妹妹穿了上面姐姐、哥哥替下来的,母亲也总要拆洗一遍,重新做过,再给孩子们缝上新袄袖。这不光是一种点缀,更能起着实际的作用。寒冬腊月,男孩子流鼻涕,随手一抹,全往袄袖子上去了。

印象最深的是置办一件风雪衣。那是1983年或者1984年,我读初中,家里的日子也刚刚有所缓和。母亲和院中一位伯母商量着,给我们两家读初中的学生各做一件风雪衣。我想在百度上搜索一下风雪衣这个名词,可是人家博学多才的百度说暂未收到这一词条。可那个时候确确实实流行这种服饰,一百多元,和辆自行车的价格相仿。买不起,她们边商量着自己做。光蓝色的的确良布就截了好几米,还得灰色的里子。从量身高,到划线剪裁,做了好几天,那件风雪衣终于做成了。太可身了,下到膝盖,不长不短。太漂亮了,双排扣,大口袋,有多少东西都装得下。太暖和了,不厚不薄,都是新絮的棉花。那件衣服一直是母亲和那位伯母的自豪,村里的人都说她们心灵手巧。那件衣服我一直穿了好几年。

贫瘠的岁月人们似乎很容易满足,而那种得到的快乐对于我们来说,也似乎格外的深刻、持久。

柴米油盐酱醋茶,谁家过日子不缺这个少那个的。那个时候又没有超市商场,购物还主要靠赶集。有事无事都要赶年集,特别是孩子们一年也赶不了几个集,但年下集是万万不可少的。我们桑落墅赶集的日子是农历三、八,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腊月二十八离年只有两天。所以这两个集都数最好的日子。你看,太阳刚刚出头,跑着的、骑自行车的、推小车的,人们都像得了什么命令似的,都往那个叫作桑落墅的地方聚集。那个时候桑落墅大集可真出名,光那个鞭市得多大啊。鞭市设在主街的南部一个打麦场上,面积很大。有时不够用,还连上一个苇湾。鞭市里最出名的要属河北来的卖大鞭的,他们的鞭个个都和小擀面杖一样,排起来,一人多高,站在高高的胶皮车上,用长长的大竹竿挑起:都来放,都来放,不吃亏来不上当!鞭叫作震破天,卖鞭的嗓门也是震天响!鞭在空中炸,下边是人山人海的叫好!过年,咱老百姓的节日!

割肉包饺子,猪肉白菜馅。白菜是自家种的,方便。那个年代,老百姓一年也吃不了几回腥水!白菜猪肉饺子是北方乡村过年的最高标配。肉割了来,早早把刀磨得飞快,然后用刀细细地切成小方块,倒了酱油葱末,然后用玉米秸秆盖垫严严盖好。到三十这一天,挖出酱好的肉。这天包饺子,小孩是不准靠前的,大人唯恐孩子说出不吉利的话。包好饺子,盖上黄表纸,上面再压上一朵两朵红红的大绒花。大年夜四五点起床,放鞭煮饺子。孩子们也在睡梦中被叫醒:起来,过年啦,过年啦。年,在不知不觉就来了,真快!真好!

磕头拜年领压岁钱。北方人实在,就连拜年,也是实实在在磕响头。先给自己的老人磕头,当然,磕头的都是些男孩子。女孩子不结婚是用不着磕头的,可压岁钱也是不少给的。然后天刚蒙蒙亮,大人就领着孩子们出去拜年了。当然,人们见面的问候语,统统都是:过年好过年好!答语也是过年好过年好!整个村子都是走动的人,朦朦胧胧,似长龙在胡同里游动。平时再怎么不和气,过年也是要磕上一个头的。可谓:一头哈哈笑,烦恼随烟飘。这也是表达情感的一种仪式吧。

爷爷兜里的炒花生是童年记忆里最好吃的物品,没有之一。爷爷赶集卖烟叶,多了就推小车去,少了就用包袱背着去。烟叶是爷爷自家种的,上炕土,长得特别旺。掰下烟棵底部的叶子,一片片摆到苇箔上。稍微干一点,就几张摞在一起,用玉米皮捆好,挂在院中的铁绳上。再真干了,就一把一把摞在炕头上,烟叶怕潮。爷爷的烟是不愁卖的,他好像都认识那些买烟叶的人,所以也就只赶年下这几个集。爷爷赶集的日子更是让我有所期盼的日子。等太阳歪歪斜斜,爷爷慢慢回家。有时还故意看着我,然后慢慢从怀里掏出一大捧带着体温的沙土炒花生。不敢大声,也不敢大口,只是慢慢地用牙磨碎,让沁人的芳香慢慢扩散……一直到现在,还常常让人想起。

记忆深处的东西总带着点儿温度。

人是不能忘记历史的。不可否认,好多好多的东西都被历史的车轮碾压成泥。可我深深知道:那些我们真实走过的每一天每一个镜头,都是陪伴我们向前行走的基石。有了这些沉甸甸的基石,我们的日子才能扎根,有根的日子才能过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有根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精气神,才能活出人的光彩来!

作者简介:孙宏林,70后教书匠。有零散文字见诸报刊或网络平台。愿以笔记录身边的人和事,以有温度的文字感受生命的美好。 

责任编辑:王晓飞

    热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