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平台

百年非遗看博兴 | (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博兴柳编

发布时间:2022-04-29 09:48:42    来源:博兴县文化馆

博兴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博兴人民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为使博兴县人民更加全面地了解博兴,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充分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切实增强社会各界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开展好 “在知爱建做表率”主题实践活动,博兴县文化馆特举办“‘知滨州’百年非遗看博兴”线上非遗课堂,将博兴县12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给大家。

传统美术

博兴柳编

据《博兴县志》载:博兴柳编技艺“在县内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它发祥于兴福镇一带。最早有一王姓青年,他用柳条编制的筐、篮、篓、箢等器具,巧夺天工,人称‘王缠’”。

明清时期柳编技术在博兴县一带传播开。清初,民间编织的柳箱、筐、篮、升、斗、簸箕、筐萝等,编织技术精巧,产品样式考究大方,结实耐用。清末以后,编织人员达4000余人。民国时期,博兴县从已有15000余人从事柳编生产。

柳编技艺所用原料是柳条,柳条的种类很多,有旱柳、垂柳、劈柳、杞柳、红柳等。柳编制品的生产过程大体分为选料、上色、浸泡、编织、熏蒸、晾晒、刷漆等7个环节,全部采用手工制作。柳编产品有300多个花色品种,主要包括:洗衣筐、小耳篮、大柳筐、园筐、花盆套、纸篓、提篮、童篮、挂篮、方盘、面包筐、酒瓶篮、流行箱、大簸萁、簸萁、箢子、柳衣箱、柳帘、水斗子、宫灯、屏风等产品。编织方法主要有穿、缉、拧、系、编、织、缠、绞等。

目前,博兴柳编产品销往美国、日本、西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群众喜爱,已成为当地人民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博兴县也成为远近闻名的“柳编之乡”。2011年5月,博兴柳编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刘培安

柳编设计作品

柳编带叶葫芦展示

柳编箢子展示

柳编坛子展示

责任编辑:杨孟子

    热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