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平台

大平原(二百七十一)|走进无棣海丰街道

发布时间:2022-08-10 08:59:36    作者:韩晓菲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走进无棣海丰街道

韩晓菲


梦回冯铺品蝶变


离乡十余年,一直在城市中蜗居和打拼,年龄愈增,记忆却越发鲜活起来。对于乡村,周国平赋予了某种特殊的情怀:“在乡村中,时间保持着上帝创造时的形态,它是季节和光阴,在城市里,时间却被抽象成了日历和数字。”可见,生态乡村早已在心里根深蒂固。经过时间的耕种,乡村振兴引领,地处渤海湾的冯家铺村换了一副崭新的面貌,从众多乡村中脱颖而出,并且被评定为县级生态文明村。

从无棣海丰街道办事处出发,驱车沿着205国道转盘向西三公里,便到冯家铺村。高一米多的粮囤鼓起的肚子上贴着“丰”字大红纸,上边盖着麦秸秆编的苫子,伫立在路旁。是谁做的?没人说得清。可几十年来,它们就像守卫这条老街的门神,时刻注视着来往的车辆和人群。时光如浪花涤荡着这里的人和物,有些人从这里走了,有些人又回到这里。每次经过这里,它们都会成为焦点。被聚焦的瞬间,它们悄悄走进色彩斑斓的回忆里:那些曾经掏过鸟窝的老杨树、钻过的苞米地、吃过的地瓜面窝头和野菜。总之,你只要看到它,就会激动地向陌生人说,看,我们回家了!

如今,粮囤就像曾经在生活中常见的古碗、老式照相机、纺车等都已经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如今则极为罕见了。俗话说“囤里有粮,心中不慌”,所谓的“粮”,地瓜便是不可或缺的一种。经过刨地、捡拾、刀切、晾晒,白花花的地瓜干在屋顶上像阳光下闪动的银子。在粮食不足的时期,地瓜起到补充救济的作用,无论是蒸地瓜、晒地瓜干、熬地瓜粥,都成了农人的主食。邻家二娘当初嫌弃家里穷,相亲时转头就走。后来,媒人给家里出了个主意,大伙和二爷趁着月光微亮,用高粱杆和稻草在院子里编制了三个粮囤,装满了地瓜干,最终成全了这门亲事。现在想来,二娘还乐呵呵地说:“饿怕啦!粮食满满,五谷丰登”。粮囤已然成了那时候富裕的象征。

现在的冯家铺村,村里大多数以农业为主。大可不必考虑粮食短缺。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直接销售,自然也省去了粮囤。加上种树增多,百姓的收入相当可观。自2011年以来,冯家铺村为积极改善群众出行环境,共修路1500米,解决长期以来村内排水困难问题,修边沟3000米,村内绿化植树700多棵。其中,槐树自然成了众多树木最惹眼的一种。

跟大部分村庄无异,秀美的瓦房鳞次栉比,俨然整齐的士兵排列在公路两侧,唯一不同的是它的竹篱笆,上面最粗的两根竹竿似平行的梯子,中间呈“M”状排列,往下是竹片交叉拼成的格子,最下面是青砖垒砌的台子,农夫牵着耕牛行走在田埂的农耕图镶嵌在篱笆上,浓密的葡萄藤从小院里攀爬出来,既有山水画的意蕴,又充满着生机勃勃。

正值盛夏,雨后的马路格外清爽干净,同行的藏刀老师说:“村里富不富,要看路边盖板扣没扣得住”。“哦?这就是盖板?真结实!”我用双脚使劲踩了踩。他宛然一笑。我们并不甘于在村里走走,转瞬被满地的槐花小道吸引。清香的槐花从胡同飘出,花瓣上还沾着未蒸发的雨珠,晶莹剔透。芳香的空气中夹着暖湿气味,红砖铺设的小道泛着青苔,像绿洲上绽开的小白花,我忍不住从树上摘下一朵,含在嘴里,淡淡的甘甜沁人心脾,真是阔别已久的家乡味道啊!

“闺女,喜欢槐花呀?锅里还有槐花饼子,俺给你拿个吃!”这时我才仔细端详了大门口正在钉盖垫的老奶奶,她眉毛微白,低鼻梁,额头布满了深深的皱纹,眼中露出慈祥的微笑,显得很和蔼。“奶奶,不用咧,您这是钉盖垫呢!”我们走向前俯下身来。只见她用一夹棍将串成篦子两层秸秆沿对角线钉在一起,上层与下层在纹路走向上呈90度,四根粗针在指间灵活变换,穿引金色的麻线牢牢嵌入圆形的盖垫中,好不麻利!在农村,钉盖垫又称“钉锅盖”“钉盖帘”,属于纯手工产品,一直是许多农户的传统副业,一般为圆形,大小规格不同,大的用作锅盖,小的用以放馒头、饺子等,大部分用来销售,高精端的盖垫还能销往国外。

当我们还沉浸在穿针引线的过程时,被喊去参观万诚混凝土有限公司。说实话,我对公司并没有多大兴趣,村里的企业能办多大,无非就是家庭小作坊之类的吧?带着万般不舍和疑虑,采风团走进村北,村北原是一大片碱场地,后来转包给公司,从此不长粮食的荒地变成了一片发财致富的沃土。不仅给当地村民一定补偿还吸纳了部分工人,可以说是双丰收了。

要想富,企业带。冯铺万诚混凝土公司于2011年在无棣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成立,秉性“诚实做人,诚信做事”的原则,每年用一部分资金帮扶村里的困难家庭和学校,在公司发展壮大的11年里,始终为客户提供好的产品和技术支持、健全的售后服务,先后被评为“富民兴办”功勋企业、支持教育事业先进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等。红瓦黄墙的办公楼和厂房与美容后的村庄自成一体,混凝土搅拌车轰隆隆驶过,专门聘请技术人员正在指导,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人来人往,忙的不亦乐乎。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人月工资能达到6000元左右,百姓生活蒸蒸日上,一排排家庭小汽车赫然停在办公楼前。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兼顾工作,这对村民无疑是最好的福利。

走出公司,红叶石楠和月季花竞相绽放。对面竟然是公司的“御用”菜园,成畦的朝天椒互相拥挤,娇艳欲滴;黄瓜嫩绿,垂钓着夏日热烈的阳光;豆角饱满,贪婪地吸收田园的热量;娃娃般大的冬瓜一个接一个,安静地躺在大自然的怀里.......


醉看大棚绘新景


“60后的农民快种不动地了,70后的不想种,更别提80、90后了”,康之源生态产业园的负责人崔青长叹一口气说。他黝黑的皮肤在烈日下闪闪发亮,如果不主动跟我们搭话,还真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或者说,他已经融合了这片土地的元素,淳朴憨厚。作为80后的“新农人”,常年累月扎根徐庙村,痴迷生态农业大棚种植,令我刮目相看。

此时,马路变窄,却平稳笔直,俨然被量尺测过,又在拐角处精细描红。我这里所说的描红是指雕刻“乡村振兴”的绿标识牌,五棵树分别代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晃一看,还以为是后面的树林偷跑出来的。车子像一个墨点,缓缓移动在徐庙村,与田埂擦肩而过。一切都是绿色的,包括我们放飞的心情。途中,一垄垄红绿相间的薯藤铺满村南,乱麻似的纵横交错地覆盖在土包上。"地瓜吧?"我故作精通农作物问道。“没错,这是一片实验田,种的蜜薯!”崔青热情地介绍。我继而想到香甜无丝,入口即化的网红蜜薯,悄然来到渤海湾畔,一串串蜜薯映红了村民的脸,收获了生活甜如“蜜”。

徐庙村土地好流转,靠县城近,水源丰富,地瓜藤蔓长势喜人,铺展成绿地毯,引诱我们走进“康之源”高效示范农业基地。“该处是市委组织部的扶贫项目,主要种植5种西红柿、西葫、羊角蜜等。”听闻至此,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一探究竟。

烈日炎炎下,一座座白色大棚犹如降落人间的热气球,次第排开,蔚为壮观。大棚一侧精致的小屋,贴着大棚序号,下缀海丰街道扶贫资金增收的字样。俯身进入,袖珍的窗户透进光,里面摆放着整齐的农具,再往里走,光线暗下来,温度逐渐升高,像在长长的隧道里,打开一扇拱形门。热浪一波接一波,打在脸上,覆盖全身。高擎的柱子顶着钢架,龟裂的土地冒出几根野草,到处光秃秃的。我使劲揉了揉眼,瞬间被热气打湿。原来是开始播种前进行高温灭菌,9号大棚则另一番景象,黄色的粘虫板挂在钢架上,吊蔓专用绳互相缠绕,翻耕过的泥土热气腾腾,已用稻壳有机肥施肥完毕,正在浇水闷棚。渐渐地,我们汗流浃背,不停地擦汗。定睛一看,温度计显示58度。这真是乡村天然的汗蒸房!转念一想,在职的村民是怎么忍受超高温施肥,种苗,浇水,吊蔓,整植,修果的?诚然,我们来的不是时候,没有看到瓜果满园;却也算是恰逢其时,看到创业的青年人在希望的土地上挥洒青春。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当谈到这个项目时,崔青乐呵呵地说:“国家政策就是好!这是咱无棣县的样板项目,带动50多岁的妈妈们创业增收,妇女们不愁找不到工作啦!”字字句句充满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作为新时代的农人,他时常凌晨三点去庆云批发市场考察价格,到寿光考察种植模式,回来就加班加点闷在大棚做技术改进。有时候绞尽脑汁彻夜难眠,连夜赶到寿光聘请技术员来大棚做指导。现如今,投入资金700多万,有19温室蔬菜大棚,附近五个村年收益率达到8%。

见我们不停感叹“空棚”,崔青主动提出去八里村绿洲葡萄大棚示范地。正遇上村民赶集卖洋葱回来,院内仓库里堆满了拳头大小的洋葱,有的用红网袋打包码放,有的堆成小山挤在一起,一派丰收景象。

八里村专业合作社是独门独栋的二层小洋楼,楼西边是大棚。走进园内,沉甸甸的葡萄缀满藤架,一串串“阳光玫瑰、美人指......”绿的发亮,果粒大小不一,兄弟般紧挨在一起,任谁也难分开。园内正中央,悬挂无棣县文旅局颁发的党员服务示范基地的牌匾,熠熠生辉。我走过砖砌的小路,小心翼翼摘了一颗绿葡萄,放在嘴里,果肉劲道,酸涩中透着甘甜。还有半个月才能成熟,糖分在光照中一点点积累糖分。出于对葡萄的误解,认为紫葡萄应该是甜的。我又下意识尝了一串巨峰葡萄,果皮很容易剥离,肉嫩多汁,带一点淡淡的草莓香。

突然,两大串紫黑葡萄缀在藤架低处,我们欣喜若狂,刚要下手,庄主说它有个美丽的名字叫“月光之泪”,我的手又缩了回来,使劲咽了咽口水。我想它肯定熬过无数个日夜,忍受孤独无人问津的日子,才凝结出这种壮如小手指,蓝宝石的晶莹剔透吧!就像坚守乡村的“新农人”,用辛勤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领跑乡村振兴,终于迎来了生活的诗与远方。

作者简介:韩晓菲,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诗歌、散文爱好者。闲暇时钟情于诗歌朗诵,诗风清新自然。文字散见于《山东文学》《时代文学》《齐鲁晚报》《滨州日报》等。

责任编辑:丁春晓

    热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