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十大考古新发现!

发布时间:2020-12-31 15:54:17   24805 作者:关注 来源:人民旅游

回望不平凡的2020年,

有哪些考古新发现?

一起来看吧!

2020年十大考古新发现

↓↓↓

NO.1

和家人外出散步

发现一块恐龙骨骼化石

李先生家住自贡市大山铺,距离自贡恐龙博物馆约1公里。12月21日下午,和家人散步走到环湖路边,看到一处被挖开的山坡,在坡脚位置,有一块长条形石头,颜色明显与周边不同。

仔细辨认后,有着十多年古生物研究工作经历的李先生分析认为,这是一块恐龙骨骼化石,初步判断可能是胫骨或是肱骨。随即,他将情况报告给自贡恐龙博物馆。

12月22日,自贡恐龙博物馆组织专家在现场进行勘查,基本证实李先生的分析:该化石确实是一块大型蜥脚类恐龙腿骨化石,根据化石的特征分析,这是一具距今1.6亿年的蜥脚类恐龙,体长大约在20米。

自贡恐龙博物馆研究部副主任江山表示,侏罗纪中期,自贡地区为地势平坦的滨湖平原,而自贡大山铺正好处于河湖交汇处。侏罗纪时期是蜥脚类恐龙的繁盛时期。该化石是自贡境内至今为止发现的第161个恐龙化石点。在自贡4000多平方公里地域内,至今已发现161个恐龙化石点,这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NO.2

黑龙江海伦大峡谷

发现罕见化石

12月18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的白垩纪黑龙江海伦生物群化石研究调查成果发布会上,经国家权威机构的地质研究、古生物化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反复考察论证,在黑龙江海伦大峡谷发现的罕见白垩纪生物群,包括蕨类植物茎干化石、裸子植物木化石以及恐龙化石和鳖化石等,极具历史和科研价值。

海伦大峡谷古生物群遗迹位于黑龙江海伦国家森林公园,峡谷上接小兴安岭余脉,下至海伦市东方红水库上游,谷长10余公里,是小兴安岭西坡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带,该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森林更新演替良好,物种多样性丰富。

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员程业明表示,经考察调研发现,黑龙江是国内唯一出产登普斯基蕨的地区,海伦产出的登普斯基蕨数量多、个体大。大量登普斯基蕨茎干的发现表明,当时松辽盆地北部植物群落中该树蕨在局部地区可能是优势类群。同时,该化石的发现,也为中国白垩纪地层与世界其他地区同时代地层的对比提供了证据。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NO.3

山东德州一工地发现东汉古墓

有1800年前彩色壁画

今年5月,在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某在建工地内发现古墓。看到这一情况,工地赶快停工,将这一消息上报了德城区文旅局。6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安排专业人员现场察看,并提出了后续保护意见。8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施工区域进行了考古调勘。9月,开始考古发掘工作。

据工作人员介绍,最主要的是发现了两座多室砖墓,年代为东汉晚期。专家称,这种带壁画的砖石墓葬在德州乃至山东都很少见,对于研究东汉墓葬有重要的意义!

(图片来源:中新视频截图)

NO.4

首次发现颜真卿真迹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员最近在西安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发掘并清理了大量隋唐时期墓葬。最令考古人员惊喜的是,还发掘出了书法家颜真卿真迹。这是目前首例考古发掘出土的颜真卿墨书书丹墓志。

根据专家介绍,这次发现的墓志是颜真卿早年的书迹珍品,这个时期还应该是他的书法风格没有成形的时候,但是又有他之后书风的一些端倪,对于研究他本人和中国中古时代的书法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图片来源:第一新闻)

NO.5

青海网红墓地“九层妖塔”

被盗2年后有新发现

被网民称为“九层妖塔”的网红墓地——青海都兰热水2018血渭一号墓,在被盗两年后,联合考古队在此处,再次发掘出精美金银器及玉石器、玻璃器及纺织品等各类文物1000余件。

青海都兰热水2018血渭一号墓是一座唐(吐蕃)时期的高级贵族墓葬,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察汗乌苏河南北两岸。2018年“3·15热水墓群被盗案件”侦破缴获大量文物。

专家指出,2018血渭一号墓是热水墓群考古发现结构最为完整、复杂的高等级墓葬,墓葬为木石构建的五室结构。该墓的发掘对研究唐(吐蕃)时期热水地区的葬制葬俗及唐帝国与少数民族关系史、丝绸之路交通史、物质文化交流史等相关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NO.6

青岛发现一战时期

大型沉舰遗址

10月,考古人员在青岛胶州湾外围海域发现1处一战时期大型沉舰遗址,采集到100余件文物。据了解,大型沉舰遗址是在大公岛南部海域发现的。考古人员共采集到武器弹药、扇叶、水管阀门、皮革鞋垫、煤块等文物100余件,其中可复原文物45件,带有文字的文物2件。出水文物及相关文献记载等为遗址的性质判断提供了重要佐证。

考古人员表示,此处大型沉舰遗址的发现对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与德国在胶州湾发生的海战提供了重要实证资料,对进一步丰富我国水下文化遗产当中的沉舰类型、深入研究一战时期军事文化水平等具有积极意义。

(图片来源:半岛都市报)

NO.7

5岁小男孩发现恐龙足迹

国庆假期,杨哲睿小朋友和父母回四川通江老家度假。听外公说老家背后的山石上有不少“鸡脚印”,从小喜欢自然科学的他,尤其对恐龙感兴趣。看到这些“鸡脚印”后,当场断定是恐龙足迹,而且清楚地说出了恐龙类别。孩子妈妈在微博上给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邢立达发送了照片并留言,邢教授一看,果真是恐龙足迹!

10月10日,邢立达等古生物专家来到四川通江县毛浴镇境内,在一块面积约20平米的石头表面,共发现五个足迹,专家判断为白垩纪早期恐龙,距今约1.3亿年。

专家表示,这组足印为兽脚类,行迹清晰,步幅较大,说明行走速度相对较快。足迹长约35厘米,每个足迹有三个趾,专家据此测算其体长4米,周围可能还会相继发现更多的恐龙足迹。

NO.8

三门峡出土天鹅壶

内装6斤2000年前的酒

今年5月,在河南三门峡经济开发区考古发掘现场,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发掘出土了一只鹅首曲颈青铜壶,壶中发现了大量不明成分的液体。

据了解,该鹅首曲颈青铜壶出土于一处西汉初期的墓葬,墓内同时还出土有铜鍪、铜盆、铁剑、玉剑具等物品。

9月17日,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表示,经权威部门鉴定,此前在三门峡市经济开发区发掘出土的西汉初期的鹅首曲颈青铜壶内储存的大量液体成分已经确定,为西汉早期的药酒,在当时可能有止血、消炎等用途。

(图片来源: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NO.9

河南巩义

发现5000多年前“河洛古国”

位于黄河与洛河交汇流域的河洛地区,古有“居天下之中”的说法,向来被视为中华文明的腹心地带。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使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的存在得到证实,近年新发现的5000多年前河洛古国则把人们的目光带向更遥远的过去。

双槐树遗址位于黄河南岸高台地上、伊洛汇流入黄河处的河南巩义河洛镇,经过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连续多年考古发掘,确认其是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专家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

(图片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NO.10

丽江一中学重建足球场

发现3000㎡古墓

今年6月,丽江市玉龙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在接到上报:大具中学足球场在重建时,发现地面裸露出一些石棺。经过初步的现场查看发现,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几方石棺,极有可能有约3000平方米的石棺墓葬密集分布于该球场内。经过玉龙县文物保护管理所逐级上报审批,在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批复后,近日,开始对石棺墓群进行规范、系统的清理保护。

此次大具乡为都村墓葬是玉龙县第一次主动进行的考古挖掘,初步判断墓地年代为春秋战国时期,墓葬群现有面积为2500平方米,是近年在丽江金沙江河谷地区规模最大的墓葬发掘,填补了该区域大型墓葬群考古发掘的空白。

目前,发掘工作仍在紧张有序进行中,经过考古人员的研究分析,许多未解之谜也会慢慢浮出水面。

(图片来源:玉龙融媒)

今天是2020年的最后一天,

人民旅游年度策划,

《回顾2020的旅游故事》

到今天就结束了。

感谢大家陪伴我们走过这一年。

只要不放弃,

生活就还会继续,

2021年,向阳出发!

责任编辑:徐明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