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偎小营火车站的“大车村”

发布时间:2017-02-17 10:02:07   44250 作者: 来源:

潘王居委会隶属于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小营街道办事处,紧邻小营火车站,距市区中心约15公里。205国道、张东铁路博小支线即张北铁路两条交通要道在潘王穿过。

虽名潘王,但该村并无潘、王二姓,该名来自于明朝以前。明洪武二年,张、李氏迁来,仍沿用此村名。郑、刘二氏清代迁来,孙姓附亲落户。上世纪八十年代,潘王被评为“红旗村”。近些年,该村又先后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被市政府命名为“小康村”和市级文明村。2007年村改居,2012年居民全部搬入新建成的潘王社区。

火车给潘王人带来的不仅是木材、煤炭、粮食,还有希望和梦想

轰隆隆,轰隆隆。车轮飞,汽笛响,火车向着黄河跑。穿过山岭越过河,迎着霞光千万道!

远远地,冒着热气的火车来了!

虽只是一辆15吨重、烧着木炭的蒸汽机车,但它毕竟是惠民地区正式迎来的第一辆火车。数以千计的乡民赶来,长发垂髫,熙熙攘攘地笑着闹着,张望着,都想亲眼看一看这第一辆火车怎么进的小营站!

这是1962年的一天,张北铁路正式通车,火车开进新建成的小营站。张北铁路南起张店杜科,北经小营,终点至博兴蔡寨的王旺庄。

或许只是为了瞅新鲜,潘王全村人都来了。小营站就在潘王村村南200米,铁道就打村里的耕地上过。在火车进站的一霎那,潘王村民也许没人能想到,火车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年后,老支书李宝甫才意识到,蒸汽机车的这一声长鸣,真是一声时代的号角,一首奔腾的工业之歌。从此,潘王人的生活不一样了。

在公路还不发达的上世纪60年代,火车带来的不仅是木材、煤炭、粮食,还有远方、希望、梦想。那时,潘王的年轻人都以靠近铁路为荣,总想乘着火车去远方。潘王村党支部副书记李金忠记得,那时从小营坐车到张店的车票要花三毛钱。他曾坐着火车去山海关,为村里买回了解放牌大卡车。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是靠着铁路吃火车。货物到了小营后,需要有人运到北镇,甚至是黄河北的无棣、沾化。当时的汽车又少,运货就靠小营人的地排子了。”李宝甫回忆道。

李宝甫所谓的地排子就是地排车,潘王人俗称地排子。两个橡胶轱辘,一个平板。车身大都是榆木、柳木制成。车帮和挡板都是活的,根据需要或装或卸。车身下面,安着一个布兜,装着气管子、水壶、饭袋子。

这地排子上,或是一吨重的木材,或是更沉的煤炭。潘王汉子将车帮上的粗绳搭在肩膀上,两手一提推手,弓步一摆,脚下吃力,闷声喊:走!于是,20辆车排成一溜,依次向北而去。

一辆地排车,一般搭配两个人。一个壮劳力,一个半大孩子,路上有个伴,上下坡也有个帮衬。买不起袜子,潘王汉子大多光脚穿布鞋。如果谁穿了一双胶鞋,那他立马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

平地上,这一吨重的货物对于壮健的汉子来说不算事。可高高的黄河堤坝,就像山一样横亘在车队面前,堤坝上下坡又都是高低不平的石头。大伙喊着号子,先将头一辆车推上去,然后第二辆、第三辆……

可上了黄河堤坝“这座山”,更难的事情还在后头——黄河道旭渡口的渡船太忙了,他们必须排队等号,或许得等一两天,才能过河。如果是在冬天,一路走来的汉子们早已出了一身汗,棉袄棉裤都湿了,风一吹,冻得瑟瑟发抖。汉子们拿出娘蒸的棒子面饼子,狠狠地咬上几口,权当御寒。

“没有大桥的时候,过黄河全靠渡船。拖拉机、手推车、马车甚至是汽车都靠趸船来送。人和车都要上趸船,这趸船没有动力,被绑在别的船上,样子就像偏三摩托。”李金忠回忆道。过了黄河,汉子们进了北镇,放下货物,领了钱,就往家赶。

如今的潘王人回忆那段生活,满是辛酸。可在当时人眼里,“地排活”不是一种苦,而是一种幸福。小营站来的货物不太多,不需要很多劳力。可每个潘王人都需要这个辛苦活。因为那时的潘王,日子全靠国家统销粮。每个人都盼着农闲时,能有一份挣钱的活,老老少少要等着吃饭啊!

6141部队帮助引来黄河水,浇灌出“小营大米”;“地排子”升级“大卡车”,潘王成为“大车村”

C:\fakepath\火车.jpg

小营火车站的装卸队

“潘王齐家,钱粮逼杀”——这是小营流传的一句民谣。意思是曾经的潘王村、齐家村贫困不堪,根本交不起历朝的租税,是小营出名的“历史困难户”。

可为啥这么穷?

是盐碱,雪花一样的盐碱。潘王人每年只有微薄的收成,这还得祈求老天爷风调雨顺。李宝甫感慨:远方客人来了就问,潘王怎么六月还下雪呢?哪是雪啊,都是碱。那时的潘王400余口人,每年的粮食都接不上茬,年年吃国家统销粮。

引河水是土地压碱的最好方式,潘王离着滔滔而东的母亲河只有10里地,可哪有沟渠呢?潘王人知道,啥时候能浇上黄河水,好日子就来了。

据田林军《忆先父田向前》一文记载:“1972年,地区(惠民地区)为解决农民吃饭问题,摆脱贫困,成立了稻改指挥部,驻在小营许王村。”稻改以小营为中心,在乔庄、纯化、蔡寨,整个博兴小清河以北的地方全面铺开。

“小营种植水稻最早的村庄是洼魏,而我们比较晚。大约在1969年,6141部队进驻小营,他们帮我们挖沟渠兴水利,引来了黄河水,种上了水稻,真是我们的恩人啊。”李宝甫回忆,当时6141部队团部驻扎小营,三营驻扎潘王村,其中的两个连队曾借住村民家中。

李宝甫家里,就驻扎了一个机械班14名战士。这些战士使用当时很先进的农业机械,在潘王村的盐碱荒地上开荒。潘王人第一次见识了农业机械化的威力,部队的大型拖拉机、旋耕犁、挖掘机让沉寂几百年的荒地变了模样。博兴县政府修建了道旭引黄闸,战士们从道旭将黄河水引到小营各沟渠,潘王人开始育苗、插秧、种水稻了。

当时他们也许没有料到,“小营大米”这个驰名华夏的物产就此“越来越香”。1971年,潘王水稻丰收,第一次不用国家救济的统销粮。到1979年,潘王一共收获了35万公斤粮食,除了交公粮,每户村民分到300多公斤粮食,还有几百元钱。当时一般村庄一个工值仅仅几毛钱,而潘王的工值则到了2元钱。工分最多的一户村民拿到了1900元,这在当时,绝对是一笔“巨款”。  

正因为水稻丰收、装卸队工分丰厚,潘王人的日子越来越好,被博兴县评定为“红旗村”,成为周围村庄艳羡的对象。

大米换来钱,潘王村的地排车也在“升级换代”。上世纪七十年代,牛、马、驴顶替了人力,畜力车成为潘王装卸队的主力。1972年,小营正式成立装卸队。1982年后,改称滨州市交通局小营镇装卸队,并和汽车修配厂组成滨州市通达实业公司。那时,有30余名潘王人在装卸队工作。

李金忠回忆,当时他进入装卸队后开的第一辆车就是济南黄河牌卡车,这台车由济南汽车制造总厂制造,它属于中国首辆重型卡车黄河系列车型。这期间,手里有余钱的潘王人也开始购置拖拉机,李宝甫托关系一下为潘王买了三台柴油机。货物运输更快捷了,浇地更方便了,水稻亩产量达到了500公斤。而从三台柴油机开始,潘王的机械化步伐越来越快,拖拉机迅速升级换代,解放牌大卡车也从山海关开回来。

李金忠说,潘王的老司机多,他们走南闯北见识多,大多心灵手巧,甚至爱“捣鼓”一些小发明。在潘王货场,工人们利用业余时间制作了一辆摩托三轮,这让居民甚感新鲜。李金忠笑着说,再到春节文艺联欢的时候,开着自己发明的“摩托偏三”,肯定会非常“拉风”。

而今,潘王共有重型卡车30余辆,上了岁数的潘王男人大多人手一本驾驶证。这些大卡车分属不同物流公司,目前约有60多个潘王人从事运输业。李宝甫感慨,从装卸队升级为“大车村”的潘王,用足了毗邻火车站的优势。

82岁的老支书李宝甫是潘王的领头雁,从1976年开始届届连任的他,带领村民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C:\fakepath\老支书.JPG

82岁的老支书李宝甫,副书记李金忠讲述潘王的故事

作为高新区第一个实施合村并居的社区,潘王社区从2010年开始动工,2012年村民就全部搬进新居。您也许想不到,工程总指挥是一位耄耋老人——今年82岁的现任支书李宝甫。

从1976年开始,李宝甫届届连任,每次他提出“让位”,村民都一口拒绝。潘王人说,“老支书就是我们的领头雁。没有他,潘王准还是那个吃不饱饭、亲戚都不愿意上门的穷村子。”

1952年,李宝甫从博兴师范中专毕业,当了10年教师。本来想稳站讲台的他,突然遭受重击——父亲因病去世。李宝甫退职回家。“饥饿”,可怕的字眼,深深地印在李宝甫心中。村主任刘学然说,李宝甫一代人之所以一辈子苦干,最初就是“带家人走出饥饿”的原始愿望在支撑。

李宝甫感慨,潘王之所以发展迅速,原因在于“沾了光”。小营大米、小营铁路、小营企业、高新区开发,这几个重大机遇,都让潘王人抓住了。有光可占是前提,能不能沾光、会不会沾光则是发展的关键。潘王人认定,老支书能审时度势,为村里找到最合适的路。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李宝甫等人利用毗邻火车站的优势,筹资建设货运物流两处,股份制物流货场一处,社会公平电子磅一处。而这个电子磅是火车站前惟一的一个。借助西邻205国道的优势,潘王相继建成沿街房120余间,用于商贸出租,开了小营村庄建商铺的先河。1973年,潘王成为整个博兴县(当时潘王隶属博兴县)第一个通电村庄。

“物聚则民散,物散则民聚。”这是李宝甫的口头禅。他认为,会挣钱,更要会花钱。将财富还给群众,村庄就会团结。多年之前,潘王村民“三提五统”就全由村集体承担。村集体还替村民缴纳有线电视、合作医疗缴费,为6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养老补助。

“死人要给活人让路,老人给年轻人让路,面子给日子让路。”李宝甫常这样说。在小营,一般丧葬费在5000元以上,可在潘王,主家只需1000元钱就能办好。这是因为李宝甫领头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将礼仪费用降至最低。曾有人质疑,“钱少了,主家在亲友面前会不会丢面子?”可李宝甫认准了,“面子要给日子让路”,亲友最终会理解。果然,潘王如今简约的红白礼仪,简朴大方的村级公墓,让周围村庄羡慕不已。

李宝甫在任期间,潘王经过了两次村庄搬迁。1988年开始,李宝甫就决心一改“横七竖八”的街道。可最初,很多村民都抱有质疑,他们认为自己受尽辛苦盖起的新房拆不得。李宝甫没有勉强村民,他靠实干和真诚慢慢打动着每个人。用了20来年,潘王人才全部搬入规划多年的村址。

高新区成立后,李宝甫响应号召,开了全区合村并居的先河。但这次搬迁不一样,潘王用了两年就全部搬入楼房小区。为啥能这么快完成这么大的工程?除了政府各种政策扶持外,关键原因就在于李宝甫个人威信。他用几十年证明了自己一心为民的初衷,潘王人越来越相信,老支书的决策,没错。

总是脸带笑容的李宝甫还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骄傲——儿子李金铭在对越反击自卫战中,荣立个人、集体三等功。李金铭回忆,他是从济南军区一个教导队中被选中进驻边境的,他带领的尖刀排打过有名的371高地。李金铭所参与的九次战役中,四次进攻,五次防御,因为平时训练精良,伤亡少,成果大,被部队授予集体、个人两个三等功。

从平房到社区,从农民到居民,潘王从人情化自然管理向精细化现代管理转变,村居舆论是公共道德的重要支撑

C:\fakepath\潘王社区.JPG

2012年建成的潘王社区,潘王人开始新生活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是老支书李宝甫心里的梦。现在这已成为潘王人的现实生活了。但仅仅是搬上楼,一切就万事大吉了吗?柴草、农具怎么办,粮食哪里晒?老百姓烧得起水,用得起暖气吗?公共绿化、卫生谁负责,社区安全谁来保证?生活成本高了,弱势居民怎么维生?

潘王之所以能够成功搬迁,关键在于李宝甫口中的“时机成熟”——耕地全部流转出去,居民早已脱离了传统农业,从事工业、服务业的群众多,接受新鲜事物就快。而集体经济的丰厚收入是潘王搬迁的底气所在。货场、沿街房的收入是支撑社区物业的关键。

在社区建设同时,潘王建成老年公寓10套,办公、医疗、计生、娱乐、健身设施20余间,沿街商铺100余间。同时,在民兵连基础上成立了安保队,雇佣环卫工为小区物业服务。这些设施不仅为潘王人带来福利,还为附近百姓提供服务。

“周围村庄说,潘王啥都好,可就怕冬天来这走亲戚。为啥?冬天冷啊,一路骑着自行车,人容易出汗。潘王楼房的温度全都高于20度。亲戚怕热能脱棉袄,可咋脱棉裤啊。”李金忠笑说。

在李宝甫看来,原来的平房村居是一种熟人邻里关系,村庄管理是一种“散养”式的人情模式。可搬上楼,球场、绿地是全村人的大院子,需要有现代物业来配套。因而,楼房生活是一种现代化管理模式,需要更多经济成本支撑。如果没有集体收入,老百姓就没有自觉缴费买服务的习惯,这样的管理模式是难以支撑的。

但无论哪种管理模式,最终还是依靠居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李宝甫说:“不但经济上要富裕,精神上也要富裕。上楼了,不能门一关,就堵上门子朝天过。”居委会成立了一支富有特色的“乡风民情评议队”,它的职责就是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的活动,专门评议损害集体利益、打架斗殴、虐待老人、封建迷信等丑人丑事。这样,村居的公共舆论得以延续和强化,及时化解了很多一触即发的矛盾,引导出了很多好人好事。

的确,村居舆论是公共道德和集体感、归宿感的重要源泉。楼梯、防盗门不应是疏远人际关系的隔膜,村居需要营造一种健康的文化空气在楼道间散播。这样,老人才更有安全感,年轻人才更有归宿感,孩子们才有更多的游戏玩伴。

( 策划 :韩俊亮  执行:刘清春   通讯员  孙明国 卜文杰

                                                                                                          责任编辑  胡旭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