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滨州市加快推进化工企业“进区入园”

2017-04-19 09:07:37 作者:记者 李伟伟 通讯员 耿涛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出品

滨州日报·滨州网4月19日讯 传统化工产业,如今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安全、环保、市场等压力持续增大,令该行业发展进退维谷。2015年年底,省政府借鉴先进省市经验,出台了《关于加强安全环保节能管理加快全省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决定利用三年左右时间,集中开展化工企业“打非治违”专项整治。为落实省政府要求,2016年1月22日,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强安全环保节能管理加快全市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由此开启了构建现代化工产业新体系大幕。目前,我市已全面完成了对范围内化工企业的“三评级一评价一整治”工作。

全面摸清底数,做到了不留盲区、不漏一企

我市《关于加强安全环保节能管理加快全市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中提出了五项重点整治任务,切实推进化工企业“进区入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增强环境保护能力、改善节能降耗成效、形成化工产业发展新格局。利用三年左右时间,分排查摸底与“打非治违”、综合评级评价并限期整改与园区规划布局、检查验收与园区完善阶段、巩固提升与总结评估等四个阶段实施。

我市化工产业行业分类多,企业数量大。为此,从2015年11月份开始到2016年6月份,市经信委用了近8个月的时间,深入县区、乡镇,完成了对全市化工生产企业的排查摸底工作,全面掌握了我市化工企业的情况,做到了不留盲区、不漏一企,并将全市化工生产企业按照“一县一册”的要求编辑成册,上报省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办公室。

从摸底情况来看,我市共有化工生产企业518家(其中参与评级评价企业总计464家),其中规模以上化工生产企业187家,从业人员4.8万人,企业总资产达到1044亿元。

在摸底调查的同时,市经信委将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与之有效结合起来,对照排查摸底的结果,查处一批非法企业,有效化解一批安全环保隐患,确保打非治违工作取得实效。他们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化工企业“打非治违”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在全市化工产业开展了专项检查和“打非治违”工作。截至2月底,我市需整顿企业数为355家,已整顿企业数为155家,其中关停企业155家。

“三评级一评价一整治”,探索建立优胜劣汰长效机制

根据上级文件,我市制定了全市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降耗评级标准以及产业政策、土地使用、产品质量、社会贡献、发展潜力等五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标,对所有化工企业进行评级评价(简称“三评级一评价”)。

这些指标实际就是对化工企业进行全身“体检”的一把标尺,目的就是通过对化工企业参照这些指标逐一进行检查诊断,为每个企业的健康打分,评出“优”“中”“差”三个等次。

通过评级评价实施三个“一批”,即“优”的企业发展壮大一批,各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中”的企业规范提升一批,制订整改方案限期完善提升;“差”的企业关闭淘汰一批,先进行整改,经整改后仍未达到法定条件的,依法予以关停淘汰。企业要主动对照这些指标自查,与先进水平对标找差距,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改进提升。

各县(区)将根据不同评级评价结果,逐个制订整治方案,做到“一企一策”,敦促企业限期整改到位。经限期整改仍未达到要求的,依法予以关闭。通过安全、环保和节能这三个倒逼机制,建立长效机制,切实推动全市化工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推进化工企业进园区,构建起化工产业发展新格局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化工企业转型升级档案管理和建设工作,我市专门下发《关于印发滨州市化工企业转型升级企业“一企一册”建档指南的通知》,帮助企业做好建档工作。市化工转型办将对所有化工企业档案进行汇总,并进行行业细分,进一步全面了解我市化工行业具体情况,根据行业分类情况对企业进行针对性指导。

我市化工转型办组织安监、环保等部门进行专题研究并下发通知,要求各县区逐一核实确认化工园区外的化工生产企业与最近的村居、学校之间的直线距离(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填写直线距离测量数。对全市化工企业特别是园区外化工企业情况进一步排查核实,确保安全距离内,不遗漏每一家企业、村庄和学校。下一步,我市化工转型办将根据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和化工园区布局情况,对化工园区(集中区)进一步进行清理整顿,并根据前期企业直线距离等情况,认真做好化工企业进区入园工作。

责任编辑:董锋磊

滨州日报

滨州日报源于革命战争年代的渤海日报,于1985年10月1日创刊,为中共滨州市委机关报 详细

推荐文章 RECOMMEND

扫描关注滨州网官方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