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新时代呼唤新农民 走近“滨州猪倌诗人”张纪滨

2018-03-16 15:24:29 作者:通讯员 张玉军 王衡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出品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有句俗话叫对牛弹琴,可滨州高新区有个农民却对猪吟诗,一边写诗一边养猪,他是远近闻名的科学养殖带头人,同时所写的诗歌也频频发表在顶级诗刊。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养猪写诗的新时代农民张纪滨。

精心培育“混血猪”,肉好省料长得快

滨州高新区青田街道窑洼村的张纪滨是远近闻名的养猪专业户,毕业于山东畜牧兽医学校的他,发现了养猪有广阔的前景,他经过深入调研,发现本地养猪专业户规模太小,硬件设施凑和事,品种老化,所以赚不到多少钱。要干就正儿八经地干,他从硬件入手,投资40万元,猪住的“家”通上了地暖和空调,再冷的天也不低于17℃,再热也不超28℃,同时有通风设施,采取纵向通风,避免忽冷忽热,大大降低了氨气等有害气体的存在,又把湿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说冬暖夏凉,四季如春。

人们常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意思说养殖最害怕的是病害,一旦发生大规模病害,就会血本无归。张纪滨利用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按时给猪做防疫,从母猪怀孕配种,到仔猪出生断奶,再到生长育肥,多遍防疫一次都不偷懒,平时注意各项细节,水压的强弱,采食量的高低,每天都要做好记录,早晚按时通风,保证空气质量,下午清理猪圈,顺便检查每头猪的精神状态和生理变化,特别是母猪各阶段的变化,更是一丝不苟,那可是猪场的根本啊!

张纪滨通过学习养殖业的专业知识,发现国内品种有不少缺点,于是他大胆引进了国外的品种,母本是长白、大白,父本是杜罗克、皮特兰,培育出三元猪,这种三元猪特点是生长速度快,平均150日龄不低于200斤,用料还少,料比在2.1左右,每头省料40斤,就六七十元钱,肉质更好,出肉率达到70%,售价自然就高,每斤至少多卖2毛钱,又是四五十元。其他的先不算,就这两点每头就能多收入100多元。

养猪累了就写诗,心情更好了

“喂猪前,仔细看,首先观察猪粪便。粪便干,把料添,粪便稀软把料减。松散成型长得欢,不要盲目把料添……”张纪滨把养猪时注意事项编成顺口溜教给家人和助手,大家听了后说:“纪滨,你编的这些口诀太好了,你快成诗人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平时就对传统文化非常喜欢的张纪滨,萌生了写诗的想法,他购买订阅大量诗刊,有空就拿来看,越看越喜欢,自己也尝试写写。养猪累了,就读读诗,写写诗,权当换换脑子。多年的积淀终于迎来了可贵的机遇,2016年,一次巧合,遇到了滨州学院高惠娟教授,看到张纪滨的作品后,赞赏不已,教给他许多专业写诗的技巧,张纪滨越写越多,作品也越来越好,频频见诸报端,仅2017年,就在《诗词月刊》(国家级)发表7篇作品,在《齐鲁凤凰诗刊》(省级,年刊)发表9篇作品。张纪滨2017年发起创办了龙江诗社,2018年1月,创刊高新区《龙江诗韵》,任执行主编。带领30多个文学好友一起耕耘在讲坛一线。

养猪与写诗是一样一样的

看起来养猪与写诗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事,可张纪滨却把二者兼顾得这么好。张纪滨说:“农村本身就是宝贵的资源库,每天接触到花草虫鱼,大自然的生机会给人灵感。”张纪滨写诗,从不写不着边际的事,看到什么就写什么,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时代变迁。

在张纪滨看来,写诗与养猪原理都是一样的,养猪要把细节做实,掺不得一点假,用科学和汗水,才能养出绿色环保、货真价实的良心猪肉;写诗也是一样,平时多观察,多感悟生活,思考人生哲理,好诗就水到渠成。养猪和写诗都需要下功夫,都要为人真诚。

临别前,张纪滨现场为记者作诗一首:

乡居(新韵)

张纪滨

红瓦青屋半院藤,

繁星伴月有蝉鸣。

常来乡客谈农事,

也论曹刘也悟行。

过去一说农民,想到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纯朴憨厚形象,可张纪滨用自己的表现改变了人们这一印象,他用科学技术发家致富,有钱了不当土豪,致力于文学创作,实业与文学两条腿走路,树立了新时代职业农民标竿。

责任编辑:杨孟子

滨州日报

滨州日报源于革命战争年代的渤海日报,于1985年10月1日创刊,为中共滨州市委机关报 详细

推荐文章 RECOMMEND

扫描关注滨州网官方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