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滨州“女侠”舞动太极 照耀别人

2018-11-13 15:00:59 作者: 文/陈晶 摄影/赵利军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出品

舞动太极的女子

——记杨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张淑境

深埋在她心中报恩的这颗种子,已经开始枝繁叶茂,为更多人带去福荫……

——扎西《感恩太极》

一袭红衣,朝阳下,微风中,衣袂飘飘,伴随着杨氏太极一招一式的棚捋挤按、搂膝推掌,只见她拳势浑厚饱满、运转轻灵圆活、拳味意味深长......传递出一种缓慢柔和、轻灵、刚柔相济那种美,像极了书法中的行书,给人带来行云流水般的视觉享受…...

她,就是杨氏太极拳第六代传承人——张淑境。

初识太极

张淑境从小生长在黄河三角洲,这片沃土滋养了她的灵气和聪慧,说起她和杨氏太极,似乎有着宿世的缘分......

2013年夏,张淑境由于工作常年奔波劳累,心脏开始出现不适,多年前受伤的第4、5节颈椎也开始隐隐作痛,她不得不暂停下来调生养息,一天清晨她来到体育家园,遇到史晓华老师,和好友孙洪莉一起开始学习打太极拳,当时跟随黄亦明老师习练的是竞赛套路二十四式,学习过程意想不到的顺利,就好像她是天生为太极而生一样,练习一年后拳架工整,一招一式无不透露出一股英气,2015年春恰好全省太极拳比赛举办,于是,史晓华老师就鼓励她去省里打打比赛,她笑着说,我练拳是为了治病,再说,我打的时间这么短,不去。老师说时间虽然短,但是你打的好啊,她还是不自信,史老师又鼓励她参加,一来可以对自己的习拳有一个检验,打的到底怎么样;二来去省里参加比赛肯定有很多高手,可以见见世面,跟高手学习,实在是个好机会。于是,她这才报了名。没想到,比赛结束,第一次参加比赛的张淑境捧了个太极拳冠军杯凯旋而归。一下子,她在滨州太极圈子成了名人,鲜花和掌声随即而至。就在大家将期待的目光全部都投向张淑境,期待她更上一层楼时,她突然决定结束太极拳竞赛套路比赛的习练生涯。在大家的不解和惊讶中,她果断为自己短暂的太极竞赛历程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完成了一个华丽的转身。

后来,在采访中,张淑境告诉笔者,那时确实是在一个人生的高处,但自己没有飘飘然,更没有迷失自己,而是听从了内心的召唤,她说总觉得这不是自己要找的那个拳路,至于内心引领自己要追寻的那个拳路具体是什么,她自己也说不清楚,于是,她开始在网络上寻找,在生活重打听,去淄博、济南等外地追寻......直到有一天,打开电脑,她永远忘不了,那是2015年5月的一天,在视频中看到了正在打太极的扎西老人:拳势大气、浑厚、松沉圆活,气势饱满,意到、气到、劲到......可谓淋漓尽致、气势磅礴,她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当时,身体里热流涌动,内心里立刻确定:就是这套拳路。于是,她激动的开始四处打听所在城市以及周边城市的杨氏85式习拳站点,当时滨州一个也没有,最近的是济南,去济南后得知扎老正好在云南开班“感恩太极”,和先生商量后,两个人决定先去一趟云南,拜见扎西老人,张淑境担心自己是零基础,不确定扎老收不收自己,想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如果不收,就立即回来;如果收,就回来整理东西,再回云南参加学习。

见到扎西老人的那一刻,时隔两年多,再次回忆,张淑境眼里依然激动地含满了泪花,她说:扎西老人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温暖的光芒瞬间笼罩了她,就像佛一样,那种透亮,感觉把自己给清洗了一遍一样,那一刻,我的心不乱了,一下静下来,安了,内在的东西有了。扎老让我坐在她身边,拉着我的手,问学拳的情况,那个打起拳来刚毅、博爱、宽广、气势恢宏的老人,此刻像一位慈悲的母亲。不到五分钟,张淑境眼里含着泪对身边的先生说,我决定了,留下来学拳,不回去了。先生惊讶地说,咱们什么物品也没带来啊衣服什么的,她说全部在这里现买,就这样,张淑境幸福地留在了扎西老人身边,正式开始习练杨氏85式太极拳。

走进太极

张淑境到云南时,前一期培训班还有五天就结束,她参加这期学习班的同时立刻报上了下一期。她说,前五天的太极拳学习,85个动作,她整个人是懵的,完全跟不上,但是她越看越喜欢,外在的拳架,她喜欢,缓慢移动中的那股子她说不清但能感觉到的内劲,她更喜欢。

张淑境告诉笔者,培训班结束回到家后,她看扎西老人的《感恩太极》一书,看的泪流满面,自己遇到的是正宗的杨氏太极拳,遇到的恩师师恩如海,从此,她痴迷了......在她后续的培训班学习以及回到滨州后的习练太极拳过程,孙红莉老师说完全可以用“狂热”这个词来形容,张淑境本人听到这个评价后仰头一笑说:那简直,自己就是“疯”了,日日夜夜脑子里无时无刻不是杨氏85式太极拳……

俗语说,“不疯魔,不上道”。张淑境正是靠着这股狂热的信念,走进了杨氏85式太极拳。她告诉笔者,你真的走进去了,那种奇妙,真的无法形容,太美妙了。笔者好奇地问,当年从学习班回来时,就你自己一个人,和别人打的拳都不一样,孤独吗?觉得辛苦吗?她说,孤独,当时就她一个人习练杨氏85式,只有自己一个人在体育广场练习,怎能不孤单,但是她坚持每天都练,有时早上在博物馆这边练,有时去图书馆前面练拳,冬天就来大厅练,感觉不练拳,就像犯罪一样。她感觉扎老给她的那股力量减弱的时候,就会去找恩师扎西老人,扎老的力量就是那么神奇,每次见到她老人家,都能感受到她身上放射出来的光芒,回来再练习,能量又是满满的了。令人欣喜的是,张淑境通过练习杨氏太极拳后,身体已经恢复的比以前更健康,随着信心的增加和刻苦练习,渐渐的她的拳架中正、规规矩矩有模有样了,渐渐地,有人开始停下来,观看她练拳,并表示想跟着她学拳,她都爽快答应,让她想不到的是,有一天,就连她以前竞赛二十四式的黄老师和拳友们也来找她,看过她打拳后,纷纷表示,要跟在她后面,一起习练杨氏85式太极拳。

感恩太极

刚开始,张淑境有过顾虑:自己学的日子浅,怕带不了大家。但是,她内心里又很欣喜:有这么多人喜欢杨氏太极拳。再想到恩师扎西老师那句话:是太极拳救了我的命,我要把它好好地传下去,让它为更多的人造福(扎西老人38岁时因肺癌锯断三根肋骨和切除右肺三叶中的两叶)。恩师的这句话,何尝不是也说出了她的心声。从此以后,张淑境每天清晨练拳的身后,多了一些跟着她练习打拳的拳友,而且,身后习拳的人数越来越多……

朴实、低调、不张扬,是扎西老人一贯的作风,扎老对学员不分职业、不分贫富、不分基础高低,一律平等接纳免费授拳,亲自上课,不拒绝每一个学拳的人。拿扎西老人的话说就是:每个弟子大老远跑来了,跟我学拳,我不亲自教,那怎么行,再说了,每位弟子就和自己的孩子一样,不能厚此薄彼。正是秉承这样的师风,张淑境说:扎老一生授拳,87岁高龄还在教拳,一分钱不收,义务授拳,扎西老人是用一颗感恩的心、是在用生命授拳,她老人家想把杨氏太极拳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身体受益,我也是身体恢复健康得意于杨氏太极拳的受益者,作为她老人家的弟子,我不能把恩师教给我的拳自己捂起来不教,光想着自己受益,那思想多龌龊啊,我得学师父,把师父教给我的太极拳传播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她还说,跟着扎老学拳,不光是学拳,还学到了为人处世,扎老是如此纯粹的一个人,内心干净,身上有一种光,照耀了她,她也要学恩师去照耀别人……

这何尝不是一种精神的传递?无为而善为,乃大善至善也!

正是秉承着这样一种美好的人文理念,2017年3月,张淑境接受了滨州市工人文化宫的邀约,受聘为滨州市工人文化宫职工太极拳专业委员会秘书长,2018年3月,正式开班授拳杨氏85式太极拳。报名的人数远远超出预期,她以为学几天后人数会有所减少,事实上是,56人学拳的热情一再高涨,因为,张淑境是用心在教大家怎样打拳,用生命传递的东西,总有一种温度,在不经意中打动温暖着拳友的心。笔者便是这56名学员其中之一,刚开始,听张淑境老师讲拳,讲得非常仔细,心想,这老师,怎么这么啰啰嗦嗦,手法、步法、身法、眼法,脚摆多少度,腰转多少,手抬多少,哪儿该合,哪儿该开,何处为虚,何处为实,不嫌麻烦,反复地强调,奇怪为什么不直接示范,渐渐地,笔者才发现,太极拳,仅仅是模仿外形那简直就是滥竽充数,只有完全按照张淑境老师要求的那些去做,去反复练习,才能支撑起标准的拳架,才理解了严谨后面的负责和用心,张老师是在对我们负责,用心在教我们习拳。而仅仅支撑起拳架,还远远不够,杨氏太极拳还有更重要的内在的东西,那是它的灵魂,仅仅一个内“松”,扎西老人用了15年的功夫才体会到,我想,这也是太极拳的魅力所在,就像拳友李栋所说,现在,每天打一遍杨氏85式,身体由内到外的舒服,一天不打,就觉得像是缺少了点什么,身体也紧巴巴的。笔者终于明白,为什么太极拳能救扎西老人的命了,个中缘由,恐怕只有自己亲身练习了才能体会。

正是这种无私的传递,给大家带来了健康,无形中也在传递一种感恩的心、一种正能量,一种博大无私的人文关怀。笔者相信,在扎西老人的带动下,将会有无数个张淑境这样的传承者出现,这种感恩精神的传递,比单纯的太极拳教授,更让人感动,感动的同时,也在温暖着所有跟随扎西老人及其传承弟子们学拳以及听闻扎西老人事迹的众多颗心,这样的心多了,社会不也就变得真正和谐了吗。

公益太极

2018年10月14日,是个令人欢欣鼓舞的日子,这天上午,张淑境和先生高国华正式成为杨氏太极拳第6代传人,他们琴瑟相合,共同接过了弘扬太极,惠及大众的使命......

喜讯传来,培训班学员们高兴坏了,自己跟着学的可是正宗的杨氏太极,这不仅是张老师夫妇的幸运,也是滨州市民的福祉,她们准备了一大捧鲜花,迎接张淑境老师夫妇载誉归来。有学员好奇地问:张老师,您太极拳打得这么好,您练了多少年啊?张淑境莞尔一笑,很大气地一挥手说,“三年。”大家无不诧异地看向她,一身红色太极服的她,很灿烂地笑起来,很美,像她舞动的太极拳一样美。笔者也很好奇,这么短的时间里,怎么打拳打得这么好,带着这个问题,在深秋的一个下午,笔者来到张淑境老师的办公室,于是,有了这篇文稿。

“我是有使命的!”她很庄重地回答道。

很简短的六个字,却字字千金重。她进一步告诉笔者,“太极拳是修心,习拳的过程中,心沉下来了,气不上浮,和自然相接......心是怎样的,打出的拳就是怎样的。”

这句话震撼了笔者,也让笔者明白了,前几天自己为什么坐立不安,为什么想要约稿张淑境老师。笔者已经好几年不写稿子了,想写,又担心写不好,那种忐忑不安,在听到这句话的一刹那,笔者的心也安静了下来。也是这句话,引领笔者和张老师的谈话走进了太极拳另一个层面的灵魂部分……张淑境说,杨氏太极拳就是她前半生一直寻找的那个所在,她是为太极拳而生,今后,她将秉承师道广泛传播教授杨氏太极拳,惠及广大民众,来完成她此生的使命。

2018年第一届杨氏85式太极班虽然结业了,但太极理念和精神如星星之火,已初现燎原之势。在张淑境的带领下,第一批太极拳辅导老师脱颖而出,已经在滨州设立了颐园、滨州学院、万达广场、市政广场、高新区、1057、金融大厦等辅导站点。目前,滨州市工商银行组织的“中国工商银行滨州分行杨氏太极拳培训班”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报名人数达到80人,工行工会邀请张淑境老师亲自授拳,大家学拳的热情如火如荼……张老师说,没想到这么多人认可杨氏太极拳,这一年多,可谓是井喷式发展,明年,工人文化宫方面将准备增加开设太极拳班级数目……

2006年,太极拳被列为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淑境秉承扎西恩师的亲传,给各位学拳者带来的杨氏85式太极热潮,犹如提早到来的春天,正如一首诗中所写的那样:“满园桃李树,春风不停歇,太极逢盛世,美哉好时节!”

责任编辑:杨孟子

滨州日报

滨州日报源于革命战争年代的渤海日报,于1985年10月1日创刊,为中共滨州市委机关报 详细

推荐文章 RECOMMEND

扫描关注滨州网官方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