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一任接一任改革开放干事创业:乔庄镇河徐村变身富裕文明村

2018-11-13 18:41:04 作者:通讯员 徐 帅 徐兴华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出品

一条小河沿村边流过,一座村庄被绿水环绕。

站在村头,映入眼帘的是:小桥、流水、人家,绿树、池塘、鱼虾,整齐的瓦房,宽敞的街道,忙忙碌碌的人群,凸显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一派富庶、兴旺、和祥的繁荣景象。

这是位于黄河南岸、打渔张森林公园以南的“鱼米之乡”——博兴县乔庄镇河徐村。

“穷窝窝”刮来改革春风

“改革开放之前,俺村是出了名的‘徐三多’(即河徐要饭的多、光棍汉多、破屋烂墙多)。”村支书徐光云说,由于村庄地势低洼、盐碱地多,旱涝灾害常发,粮食产量很低,遇到自然灾害更是颗粒无收。当地流传这样的民谣:“走的是光板道(寸草不生的沙碱地),听的是鸭连子叫(一种盐碱芦草地的小鸟),吃的是黄青菜(一种只有盐碱地生长出的野菜),喝的是牛马尿(指水质泛黄的地沟水)”“春天一片白茫茫(土地泛白碱),夏天到处水汪汪(雨水无处排放),秋天收成没多少,冬天外出去逃荒”。那时,生产队每天每人现金分配不到贰分钱,有人说:“在生产队劳动,掉个扣子就赔了”。不少村民流落外地谋生,一个不足500口人的小村庄,仅“光棍汉”就够一个“加强连”。曾任乔庄公社党委副书记的盖国强同志回忆,“当时经济条件非常落后,乔庄在博兴县14个公社中始终是‘老十四’,在干部调配中,有人开玩笑说:‘宁愿向南走一千,不愿向北挪一砖’。河徐同其他村一样,改革开放前一直‘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过日子。”

“河徐能有今天,靠的是党的富民政策和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前任村党支部书记徐景文说,我于1977年担任支部书记,那时农村深受“左倾”思想影响,“大锅饭”“平均主义”严重挫伤了农民积极性,大家想干不敢干,也不知道该怎么干好。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大队有了生产自主权,老百姓做买卖不再说成“投机倒把”,干部群众“松了绑”,还取消了“唯成分论”,村里20多户“四类分子”脱了“帽”,实现了公民平等,新政策给河徐村注入了生机活力。

“守着黄河水,为啥不好好利用?”党支部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因地制宜,带领大家挖沟整渠,引来黄河水灌溉压碱,把盐碱涝洼地改造成水稻田,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稻改”革命,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1979年,粮食平均亩产由过去180多斤提高到每亩1000多斤,仅产水稻就22万斤,从此改变了“吃粮靠返销”的历史。群众生活不但实现了自给自足,还向国家交余粮6万多斤。这在河徐村历史上是第一次。值得一提的是,这年秋季遭遇了罕见的特大暴雨,有人偷着乐:“多亏种水稻”,徐景文解释说:“没有党的好政策,谁敢大张旗鼓地这么干。”社员们告别了黑乎乎的窝窝头,捧起了香喷喷的白米饭。改革伊始,就让农民看到了希望。

千方百计甩掉“穷帽子”

“解决温饱问题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接下来是如何解决‘碗里有饭,兜里没钱’的问题。”徐景文回忆说,河徐村1980年推行“包产到组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1981年实行“大包干”,粮食总产达到30多万斤,但是全村人均收入却在70元左右,成了名副其实的“高产穷队”。党支部提出:“甩掉穷帽子,不能靠一条腿走路,要在多种经营方面找出路。”

“想法是好的,路子却是一步步摸索出来的。”1981年,党支部从村北外包5亩藕湾为集体收入4000多元受到启发,组织社员试种了10亩药材、20亩菜园,又试养东北貉子等都没有成功,还招致部分群众埋怨,村干部成了“受气包”。1982年的一天,苦苦思索中的徐景文在学习《农业知识》杂志时,偶然发现“临沂地区种绵柳致富”的信息,眼前猛然一亮:河徐村自然条件与其相似,断定种绵柳是改变“高产穷队”的突破口。于是,他带领村干部外出考察后,立即回村组织种绵柳。从开始试种20多亩,到最后发展到200多亩,每亩稳赚700多元。

“思路一变天地宽。趴在土坷垃地里,永远翻不了身。”村里安排专人跑市场,得知“博兴湖滨柳编挺发财”,何不“种柳、卖柳,搞柳编?”村干部立马跑去请来师傅搞培训,男女老少围坐了满场院。在外“闯荡”回村的姚秀英风趣地说:“闯东北,下江南,不如在家编花篮。”年终,村里给乡政府汇报工作:“夏秋忙柳编,春冬打苇帘,一年四季都赚钱。”其中,手编的“白蜡杆”工艺品,造型新颖,制作精美,一份份订单远销日、美、韩等地——村干部似乎看得更远了。这年全村绵柳和柳编两项副业,人均收入300多元,河徐村实现了第一次“破茧”,群众一下子尝到了甜头。村民徐中亭、徐美峰、徐中山等纷纷写信,把家乡巨变的信息传递给在外谋生的亲友。老会计股长徐俊亭回忆,“那几年,‘闯关东’‘下洼’要饭的拖家带口回来了,‘光棍汉’娶上了媳妇,全村一下子增加了20多口,好多户申请盖新房,宅基地安排不下了。”村民拍着鼓起的“腰包”,打心眼里感谢共产党、感谢改革开放。徐景文说,“还日子还在后头呢。”

看准的事大胆干

“大胆闯,大胆试,看准的事就大胆干。”1983年初冬,徐景文、魏庆河等班子成员在公社党委副书记盖国强同志的带领下,到临沂地区沂塘公社后香村参观学习浅水藕种植技术,回村后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但是新生事物不是一下子被群众接受的。有人说:“老辈子没搞过这玩艺,弄不好会鸡飞蛋打,咱这点家底可赔不起。”部分群众顾虑重重。怀揣“一把火”的村干部,面对无动于衷的群众怎么办?“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干部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首先每人带头试种浅水藕,又带领党团员组建了一个45户的联合体,种浅水藕90余亩,决心再趟出一条致富的新路子。1984年秋,浅水藕亩产1300元以上,抱了个“大金娃娃”,群众看到了赚钱的“苗头”。1985年,全村扩种到200多亩,种藕户平均收入2000多元。河徐在发展多种经营致富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与此同时,又“瞄准”了淡水养鱼。刚开始,大伙心里揣着“热罐子”,简单地认为“水塘放水撒鱼苗,只等秋后把钱捞”。结果,先行先试的12家养殖户收效甚微,想打“退堂鼓”。党支部一班人决定“走出去,请进来”,很快踢出“头三脚”:一是组织养殖户到外地参观学习,并邀请烟台水产学校的老师和惠民地区、博兴县水产部门的科技人员上门手把手地传授肥水、喂养、防疫等养殖技术;二是根据专家指导意见,组织群众深挖鱼塘,扩大养殖面积;三是选拔了12个“示范户”,“以少带多,典型引路”带领全村掌握科学养殖技术。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每亩水面平均产鱼由510斤提高到780斤,亩产值由550多元提高到900多元。到1986年,全村种植绵柳208亩,种浅水藕220亩,养鱼(水面面积)210亩,多种经营总收入达38万元,粮食总产40万斤,当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200多元,破天荒地突破了千元大关。河徐终于摆脱了贫困,由“温饱型”向“富裕型”转变。

共同富裕,不让一户农民掉队

“先富的喜气洋洋,没富的心里冰凉。”“带头人”徐景文说,“我深知贫穷是啥滋味,看着那些缺吃少穿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的老少爷们,我嘴里含着白馒头也咽不下去,只有全村都富了才叫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让一户农民掉队。”党支部一班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徐春亭常年有病卧床不起,两口之家仅靠老伴下地劳动;徐保坤两个姑娘出嫁后得了偏瘫,失去了劳动能力;李建华儿子参军,缺少劳动帮手;徐景春老两口,要钱没钱,要力无力,看着邻居发家致富,闷在屋里打转转……”

党支部对全村贫困户、烈军属等进行排查摸底,做到心中有数,发动党团员与10个贫困户结成“帮带联系户”,首先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人工挖鱼塘不能满足要求怎么办?贫困户买不起藕苗、鱼苗怎么办……“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支委会做出两项决定:以集体名义雇用2台挖掘机免费挖鱼塘,把村干部个人经济补助全部用来补贴给贫困户。徐景文说,“村干部带头致富,更要带头帮扶,这点奉献算不了什么。”那两年,支委成员没拿任何经济补贴,也没让贫困户交还一分钱。河徐终于拔掉“穷根”栽上了“富苗”,贫困户脸上乐开了花。

1986年10月29日《惠民大众》报道:河徐村冲破“种好二亩地,不愁衣和食”的小农经济观念束缚,在盐碱涝洼地上做文章,鱼、藕、苇、柳齐发展,闯出致富新路子,先富带后富,三年迈出三大步。1987年5月4日《大众日报》以“盐碱窝里飞出金凤凰”为题,报道了河徐村艰苦奋斗、改天换地的创业之举。1987年至1989年度,河徐村连续三年被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村支书徐景文,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乘风破浪再扬帆

改革春风暖胸怀,一任接着一任干。新任“两委”带领广大群众在勤劳致富路上接力奔小康。

1998年,河徐在养殖淡水鱼基础上,引进南美白对虾新品种,精心养殖,取得明显效益,形成了产、购、销一条龙服务,附近村庄都来参观取经。2001年,镇政府表扬河徐村:“在水产养殖方面为全镇趟出了路子”。村民经济收入不但较前翻了两翻,还带动了周边村庄水产养殖业大发展,起了“领头雁”作用。2017年,全村社会生产总值达710万元,人均纯收入1.2万元。全村土地流转之后,村民除了在家从事淡水养殖的外,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做生意。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现在老百姓有钱了,90%的年轻人在城里买了商品房,一到过年过节,大街小巷停满了小汽车。这在改革开放前,连做梦也不敢想。”会计股长徐智深说。

不但村民“腰包”鼓了起来,集体经济也不断壮大,公益事业得到较大发展。敷设的3200米自来水管道通到各家各户,铺筑的5500平方米水泥路串通大街小巷,建设的12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吸引着男男女女,阅览室、活动室每天对村民开放……“不但富起来、强起来,还要美起来。”村支书徐光云说,去年我们实施“厕所革命”,对98%的旱厕所改造成了抽水马桶,全村大小街道、下水管网、照明设施和绿化铺装全部进行了“达标升级”,对生活垃圾安排专人进行分类收集清运,村容村貌实现了“环境美”;村里成立了乡贤理事会,建立了红白事章程,倡导讲文明树新风,培塑村民“心灵美”。全村尊老爱幼,助人为乐,邻里和睦,养成了良好的家风村风,涌现出了20多个“好孝子”“好媳妇”和10多户“四德”模范家庭。多年来,一直保持“文明村”和“水产养殖先进村”荣誉。

河徐,乘着改革开放春风一路走来,在继承传统特色产业、保护生态资源、建设文明乡村的同时,正在发挥当地自然资源的多重效益,打造水产品名牌效应。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实施,河徐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宋静涵

滨州日报

滨州日报源于革命战争年代的渤海日报,于1985年10月1日创刊,为中共滨州市委机关报 详细

推荐文章 RECOMMEND

扫描关注滨州网官方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