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滨州样本”全国叫响

2018-12-17 09:07:52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出品

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滨州样本”全国叫响

——我市着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综述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通过转观念,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配套完善制度建设,直面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普遍存在的棘手性问题,不等不靠,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在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领域趟出了一条新路子, 使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家义视察滨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改革启动与探索阶段:2011年2月份,滨州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列入了年度工作计划。10月份,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制度改革动员大会召开,要求按照“依法行政、市场配置、资源整合、管办分离、规范透明”的原则,整合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交易、产权交易等分散市场,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凡是符合条件的公共资源项目必须“应进必进”、集中交易。2014年,滨州市各县区相继完成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建成了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现了县区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发展。

改革推进与完善阶段:2015年底,着眼于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开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市场分散设立、重复建设,市场资源不共享等问题,滨州市委、市政府决定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市县一体化发展。

改革全面深入推进阶段:2016年6月按照省编办、省发改委有关要求,在市发展改革委成立了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管理办公室,原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职责同时划转。同时,为进一步加大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力度,经市政府同意,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在县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办公场所加挂滨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分中心牌子的通知》,各县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同时加挂市交易中心县区分中心牌子,人财物及其职能职责不上划,依法独立进行相关交易,业务上接受市交易中心指导,市县一体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机制正式形成。

滨州市利用黄河堤防扩建南外环道路工程项目。

滨州启动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以来,各级领导、新闻媒体、专家学者等均对滨州在改革过程中探索出来的做法和经验给予高度评价。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等多名省领导同志先后到滨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现场视察指导并提出明确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有关通报中专门对滨州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全国 22个省市300余批次考察团就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先后到滨州考察学习。滨州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先后获得“中国法治政府奖”提名奖、“2018年全国十佳集中采购机构”、“全国十佳最具公信力公共资源交易机构”、“全国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电子平台建设示范单位”、“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并应邀在全球公共采购论坛暨第二届全国公共资源交易论坛、全国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贯彻《互联网+招标采购行动方案》暨公共资源交易分会2018年年会、第四届全国公共资源交易论坛、第二届中国“互联网+”招标采购发展论坛等作主题发言和经验介绍。我市在国务院作出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决定的4年前启动并率先完成改革,使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成为全国公共资源交易改革领域规则统一、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监督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建设的“先行试验田”。我市多次在全国性公共资源交易论坛、会议上就机构整合、全程电子化、市县“一体化”、远程异地评标、网上商城建设、大数据分析等经验作主题发言,分享改革成功经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和改革的“滨州模式”、“滨州样本”品牌在全国范围内叫响。

我市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工作之所以能够成功、能够被广泛关注,就在于它始终将体制机制改革、制度建设放在首位。它在制度建设上的成功经验对其他领域的改革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2011年初,市委、市政府超前谋划,做出了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对原分散设置在各行政主管部门、规则不一的交易机构及其交易职能、编制、人员进行剥离、整合与集中。按照“统一管理、电子支撑、网上交易、全程监控”的总体要求,筹建完成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立了全市统一、规范有序、集中交易、集中监管、阳光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诚信体系和市场秩序, 打造了“体制顺、方法新、管理好、监督严”的统一管理模式,有效杜绝了公共资源交易腐败现象的发生,大大提高了公共资源市场配置效率和质量。

新建滨港铁路沾化至滨州港段项目。

体制创新,形成“监管办”分离管理模式

体制创新是滨州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的灵魂。针对过去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各自为政、同体监督等问题,滨州市按照“监管职能与市场职能分离、监管部门与交易机构分设”,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运行的原则,推动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监管、办理三分离,形成了“一组”宏观指导、“一办”日常协调、“一中心”具体操作、“行业监管、电子监控、社会监督和特邀监督”联合监督新模式,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公开公正、阳光运行。

“一组”,即全市最高级别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负责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重大事项的领导、决策和协调工作,指导协调推进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制度改革。

“一办”,即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市发改委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管理办公室),负责指导、协调和监督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

“一中心”,即组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取消原市级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市建筑市场交易中心等公共资源交易部门,整合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交易、产权交易等分散职能,集中办理公共资源交易相关业务,形成了集约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统一平台。

中国公共资源交易跨区域合作联盟成立大会暨市县一体化及全流程电子化高峰论坛启动仪式。

科技创新,搭建电子信息支撑平台

科技创新是滨州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的支撑。滨州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大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市县“一体化”、全流程电子化、政府采购“网购”化,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依靠科技手段,建立集招投标交易系统、招标采购人系统、产权交易系统、土地拍卖系统、网上商城、交易网站等于一体的网上交易平台,推行电子身份认证、电子签章技术,实现全过程网上交易。

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开发网上报名软件,建立网上招标、投标、开标、评标(电子竞价)系统,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等四大类项目交易各环节均在网上操作,交易信息全部自动推送,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由过去的“面对面”变为“背靠背”,做到了交易过程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运作和监管,有效避免了串标、围标等人为干扰问题的发生。

交易全程监控。在交易中心受理区、开标区、评标区现场设置视频监控点、拾音点、监视器,对交易活动全程进行无缝隙、全时段的音视频监控,监控视频同步刻录,硬盘存储达到60天,同步建设电子监察系统,交易过程的项目受理、承办、审核、评标、办结等信息全程留痕、可查可控。

建设市县“一体化”平台。在国务院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方案出台前,滨州市即按照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光峰同志提出的 “加强纵向联系,推进资源共享,实现市县一体化发展”要求,正式启动了市县“一体化”云平台建设,并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完成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任务,实现了全市区域内公共资源交易的“一网通办”。

政府采购“网购化”。搭建起政府采购的电子化交易平台——“滨采商城”,做到了全市各级预算单位政府采购足不出户、网上操作,当日采购、次日到达,实现了交易主体少跑腿和“零上门”,促进了政府采购阳光透明、廉洁高效、节约资金。同时,按照国家发改委相关要求,将我市在网上商城工作中的先进做法作为典型经验,积极申报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创新成果。该成果已通过全国初审,并作为山东省惟一公共资源交易创新成果参加全国终审评选。截至目前,滨采商城已有6家电商和230家实体供应商进驻,上架产品15.7万余件,全市完成订单2318笔,成交额6787万元。 

即将开工建设的滨州黄河大桥(效果图)。

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在实现交易服务全流程电子化、市县云平台一体化、区域内异地评标常态化基础上,滨州先后与山东淄博、泰安、日照,江苏南通、浙江湖州、安徽滁州等地搭建起远程评标系统,陆续完成多个跨区域跨省域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在一年时间内实现了远程异地评标从跨县区、跨地市到跨省域的“三跨越”,标志着滨州在探索跨区域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资源整合共享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得到国家发改委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以中招协为代表的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并在第二届中国“互联网+”招标采购发展论坛上作先进典型经验推广。

引入大数据分析,提升政府管理与决策水平

市交易中心积极运用大数据理念、技术和资源,逐步整理交易数据,引入外部数据,盘活历史数据,研究数据挖掘模型,扎实开展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统计分析系统研发工作。以此为基础,为把握市场动态、预测行业趋势和研判经济形势提供研究支撑,为制定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和政策措施提供决策支持,为甄别、预警违法违规行为,实行科学、精准、高效的智能化监督提供重要依据。下一步,市交易中心大数据分析系统将整体并入全市大数据分析系统中,实现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着力推进跨领域、跨平台、跨部门数据互联互通,做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变“凭经验”,为“看数据”,推动政府决策更加科学高效、规范合理。

多方监督,凝聚“多维立体”交易监管合力

五种制度建设贯穿交易活动的全过程,各制度之间相互衔接、相互补充,形成了监管合力。

信息发布制度。进入交易中心的项目交易信息,必须经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备案后,才能统一在中国滨州网、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电子显示屏公开发布,有效杜绝私下交易、“暗箱操作”等违规现象,坚持做到了能公开的全部公开,实现了“网上全公开、网下无交易”。

专家抽取制度。建立评标专家自动抽取、语音通知和抽取结果密函打印系统,进场交易活动中各类评审专家的抽取,必须在相关行业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监督下进行,统一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综合专家库或省专家库抽取,有效杜绝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开评标制度。开评标时,必须在相关行业或监管部门、社会监督员、公证处等各方现场监督和音视频全程监控下进行,确保开评标过程的公开透明。

定期自查制度。建立“回头看”机制,定期进行“回头看”活动,认真查找工作效率、服务质量、风险防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原有的工作流程进行不间断动态审视和优化,对原有的交易系统进行再健全、再提升,做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社会监督员制度。出台《公共资源交易监督员工作办法》,建立社会监督员特约机制,从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聘请 344名“大众评委”,组建了社会监督员库,聘请特邀监督员,积极履行监督审议职能,参与解决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出现的争议问题、疑难问题,提高公共资源交易社会公开透明度。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交易服务便捷高效

结合工作职能,坚持问题导向,对标全国先进,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务求在公共资源市场配置中简环节、优流程、转作风、提效能、强服务,力争为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招投标服务保驾护航。

实施“四零服务”。 投标准入“零门槛”。全国各地投标人只要通过网上注册、证照公示,即可参与报名投标。招标文件“零收费”。滨州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停止收取所有招标公告和招标文件的标书费用,投标人可以在网上免费下载使用。投标过程“零成本”。企业投标只需上传电子标书,到现场解密,无需制作纸质标书,企业资质实行登记备案、在线查证,最大程度降低投标成本。交易服务“零佣金”。率先取消政府采购、建设工程、土地交易、产权交易等各类业务的交易费用,实现了所有进场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的零佣金服务。

招标代理机构注册制。从2017年11月10日起,滨州开始对进场代理交易服务业务的招标代理机构实行注册制,采用放开式管理方式。加大代理机构培训力度,要求从业人员做到熟悉业务工作流程,规范执业、勤勉尽职。创新管理服务措施,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失信惩戒机制,积极实行对中介代理服务的制度化、科学化管理。

调整招标采购限额标准。对工程建设招标限额,政府采购集中采购、分散采购、网上商城、公开招标限额,小额工程建设项目限额等做出调整,进一步提高了项目交易质量和效率,提升了交易服务水平。

升级投标保证金管理系统。在投标保证金管理系统中,增加了保证金自动原路退付系统,实现了保证金三级账号功能,大大提高了保证金退付的效率和安全性,三级账号的保密性达到行业全国领先水平。

搭建招标采购人系统。招标采购单位只需将采购实施计划,通过招标采购人系统在线提交备案,完善相关项目资料,即可完成招标采购项目的网上进场委托。委托受理完成后,可实现一系列后续招标采购流程的电子化操作,真正实现了招标采购业务的“最多跑一次”。

实行“分段式”采购新模式。探索实践交易流程由“分块并联式”变为“分段串联式”的管理模式,采用“统一受理、分段管理、规范运作、限时办结”的方式,对受理入场的政府采购交易项目,实行全流程、分段式管理,彻底改变了以往只管进场交易,不管过程控制的局面,保证了交易活动全程公正进行。

深入挖潜,提速增效,优化服务,确保公共资源市场配置最大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公共资源配置中,同样需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我市通过一系列改革,理顺了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机制,在集中、统一、规范、先进、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成并投入运行后,彻底改变了过去公共资源交易存在的“多龙治水、各自为政、同体监督”等问题,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决策审批、交易执行、监督管理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维护了市场公平秩序,使滨州全市区域内各类公共资源在市场配置下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价值投资最优化。下一步,该中心将继续围绕“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政策指引,深入挖潜,提速增效,优化服务,确保公共资源市场配置最大化。

完善推行“四位一体”立体化监督模式,使公共资源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实现全民的共建共有共享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权力制约和监督的精辟表达。权力制约和监督一靠“制度”,二靠“人民”。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我市在公共资源集中交易的平台建设过程中,将制度化的监督与人民监督相结合,切实从源头防止了领导干部插手干预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暗箱操作、权力寻租等违法违规行为,建构了有效防止权力寻租的监督体系。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完善推行的行政监管、电子监控、社会监督、特邀监审“四位一体”立体化监督模式,把交易全程暴露在社会监督之下,形成“玻璃房中的交易”,进一步实现对交易过程实时监督、无缝隙监督。确保公共资源交易每一个环节都在透明、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进行,在阳光下运行,从而使得公共资源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实现全民的共建共有共享。

创新服务,打破市场羁绊,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放管服”改革是关系一个地方发展活力的大问题。深化“放管服”改革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战略举措,是实现追赶超越的强劲动力。随着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的深入开展,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滨州的营商环境得到了极大优化,滨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已成为全市一流营商环境打造的重要载体和重大项目实施的公平公正阳光交易平台。尤其是推出的星级化服务、“四零服务”等系列措施,降低了企业成本,提升了交易效率,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一流营商环境的打造,吸引了北汽集团、中信集团、华能集团、碧桂园、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等众多知名企业落户滨州,使得滨州成为极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投资宝地。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建立,促进了公共资源要素向更有效率的部门和企业流动,释放了企业发展的活力,调动了企业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在市交易中心网站注册的企业库会员已由1000家增加到25699家。

下一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继续严格按照国务院有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结合实际,采取有力举措,创新服务,打破市场羁绊,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使之真正成为外界了解、认识、参与开发建设滨州的一张“靓丽名片”,成为我市打造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窗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一座连心桥。

责任编辑:王志学

滨州日报

滨州日报源于革命战争年代的渤海日报,于1985年10月1日创刊,为中共滨州市委机关报 详细

推荐文章 RECOMMEND

扫描关注滨州网官方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