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中医中药文化漫谈9】林则徐自拟中药戒断鸦片制剂

发布时间:2019-03-25 14:45:04   2908 作者:特约作者 郑书翰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稍微了解一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人,对于林则徐的赫赫大名都不需要做过多的介绍,只要说起虎门销烟、谪贬伊犁、编纂《四洲志》等等这些历史名词,都不需要笔者做过多的赘言介绍,他可以称得上中国近代史开篇以来第一位民族英雄,也有着“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历史定位。在历史书上书写的那些历史成就之外,林则徐是一位对中医医理了解相当深刻的人,就在他奉命查禁鸦片烟的时候,还整理了许多中药的戒烟方法上奏朝廷以期推广。

先不说这些戒烟的方法,先说一篇林则徐撰写的在中医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一篇序言吧。清代有一位鼎鼎有名的大名医叫做陈修园,他是福建人,半修举子业半读医书,仕途坎坷,遂于66岁时辞官返乡,著书立说,讲学授徒,先后完成了十数部医书,这些医书都成为后世学者入门中医的必读书。为什么要在这里提到这个人,就是这位陈修园先生与林则徐先生的父亲十分的要好,时常在侍奉长辈交谈时聆听到陈修园的医学知识,这也许是林则徐对中医理论深入了解的重要途径。在陈修园辞世后,陈氏的儿子陈元犀在其父的遗作《金匮要略浅注》付梓前请林则徐撰写序言,林则徐欣然应允,就完成了这篇脍炙人口并且彪炳中医史册的序言:

余奉讳里居(道光四年林则徐母亲逝世,辞职返乡守孝——笔者注),每婴痁疾(即疟疾——笔者注),偶念方书,茫无津涘。因叹前贤如坡公沈存(指苏东坡和沈括,宋代的《苏沈良方》即是苏东坡与沈括辑著的效方验方和许多中医理论认识——笔者注)中辈,皆明于医理,用以济世利物,其不效者,特格物未至耳。吴航(指福建省长乐县——笔者注)陈修园先生,精岐黄术,以名孝廉宰畿辅,晚归里中,与先大夫(指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笔者注)结真率会,余尝撰杖侍坐(指林则徐在长者交谈时伺候在旁——笔者注),聆其谈医,洞然有见垣一方之眼(引用《史记·扁鹊传》典故,这里指医术高明——笔者注)。窃谓近世业医者,无能出其右也。今先生捐馆数年矣,令嗣灵石传其业,世咸推重焉。

先生生前所刻医书若干种已传海内,今复读其《金匮要略浅注》一十卷,明显通达,如眂(音是)诸掌,虽王叔和之阐《内经》不是过也。灵石又遵庭训,为《金匮歌括》六卷,取韵语之便于记诵,附以行世,犹先生志也。昔范文正公有言: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先生在官在乡,用其术活人,岁以千百计。况著书以阐前人之旨,为业医者之䤨摫(规矩的意思——笔者注) ,其功岂浅鲜哉!

灵石(陈氏的儿子陈元犀——笔者注)以序见委,余固不知医,然窃愿为医者讲明其理,庶有以济世利物而勿误人于生死之交也。是为序。

道光十年岁次庚寅仲春望后愚侄(林则徐比陈修园小30岁左右,所以自称侄——笔者注)林则徐拜撰

这里将这篇序言全文引用,笔者做了一些注解使得读者可以了解文中大概,这篇文章既可以看到林则徐凝练老道的文风文笔,更可以看到林则徐在中医知识上的深厚功底。恰是因为林则徐当时的官职与学养,使得他在奉命南下戒烟时与当时许多的医生(主要是与清代名医何其伟一起)共同发明制定了中药戒断鸦片的制剂——林文忠公戒烟方。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林则徐上奏朝廷的奏折中说道:

十多年来,臣目睹鸦片烟瘾泛滥成灾,心中忧愤万分。经长时间寻访,采集了各种医方,配置成药料,在禁烟及戒烟的时候,即施药给吸烟之人以治疗。其中,经过多次试验有效的药有丸方两种、饮方两种,臣特地另行抄写,敬献给皇上亲自审阅。不知可否颁行于各省,以供各地疗治吸烟成瘾者,敬待皇上裁定。……臣以为往采编辑录的戒断烟瘾药方共十多种,而屡试有效的以这几种最佳。忌酸、补正两种丸药用法最合适,四物、瓜汁两种饮剂用法最方便。臣冒昧的将药方一起抄录,随奏折一起恭呈给皇上。是否可以颁行,敬待皇上裁定。

根据山东中医药大学张效霞教授在《名人与中医》一书中的记述,林则徐当时用中药拟定的“戒烟方”有如下几种:

忌酸丸方

不曰戒烟丸而曰忌酸丸者,盖以既用烟灰,吞服之后,若与味酸之物同食,则令人肠断而死。故以忌酸名方,欲服之者顾名知忌耳。

生洋参五钱 白术三钱 当归二钱 黄柏四钱 川连四钱 炙黄芪三钱半 炙甘草三钱半 陈皮二钱半 柴胡二钱半 沉香二钱,忌火 木香二钱,忌火 天麻三钱 升麻一钱半

共为细末,入生附子七钱,米泔浸透,石臼中捣如泥,再入烟灰一两,搅匀,入面糊同药为丸,如小桐子大。丸成后共秤重若干,约计平时有瘾一分者,每日所服之丸须有烟灰一厘二毫为度。必于饭前吞下,否则不验。起初一二日或多吞些,令其微有醉意,则有烟亦不思食矣。吞定三五日后,每日减忌酸丸一丸,用补正丸二丸顶换吞下。

补正丸方(各药分两俱照前方)

生洋参 白术 当归 黄柏 川连 炙甘草 陈皮 柴胡 沉香 天麻 升麻

共为细末,用蜜和丸,如桐子大,以之顶换忌酸丸。如初一减忌酸丸一丸,则用补正丸二丸吞下;至初二则减忌酸丸二丸,又用补正丸四丸吞下,余可类推。至忌酸丸减尽,再服补正丸,十日或半月后,连补正丸亦不用服矣。如瘾重者,一剂不能尽除,即多服两剂,瘾亦必断。

忌酸丸加减法

红白痢,加黄芩、白芍。梦遗,加龙骨、牡蛎。诸痛,加重木香、玄胡索。咳嗽,加紫菀、炙冬花、炙枇杷叶去毛。咳甚者,加杏仁、阿胶。热痰,加川贝母、瓜蒌霜。寒痰,加半夏、南星。若觉下焦有火,加黄柏、知母。眼晕,加丹皮、白菊。小便短,加猪苓、泽泻。水泻,加白茯苓、车前。身体不虚者,去洋参,换沙参,炙芪不必用。如无头晕者,不用天麻。气短不足者,加蛤蚧尾。气喘者,加故纸,并加蛤蚧尾。

以上,或入药,或煎汤送下。

关于忌酸丸、补正丸的配伍机理,林则徐也有详细的解释:

人之喉管有二:食管以主饮食,下达二肠;气管以主呼吸,周通五脏。气管本属清虚,不受一粒半滴之物,若物误入其中,即时咳逆,必出之而后快。而烟乃有气无形之物,故可吸入呼出,往来于五脏,虽其气已去而其味仍留。但人之所以得生者,胥借胃间所纳谷气,循环于经络,以培养其精神。今食烟之人,其脏肺惯得烟气以克谷气,故常人一日不食五谷则饥而惫,食鸦片烟者视五谷犹可缓,但对时不吸烟则瘾而惫。无他,正气为邪气所制也。《本草》所载生烟,即今之旱烟,其气辛,故止于入肺。若鸦片,则其性毒而淫,其味涩而滞,其色黑,而入肝肾。故一吸而能透于肉筋骨髓之中,一呼又能达于肢体皮毛之杪,遍身内外上下,无处不到。是以食才下咽,自顶至踵均觉舒畅,遂溺其中。始则由渐而常,继则由常而熟。至于熟矣,内而脏腑经络,外而耳目手足,皆必得此烟气而后即安。一旦无之,肾先告乏,故呵欠频作;肝因而困,故涕泪交流。肺病则痰涎并生,心病则痿软自汗,必至是时而起者,脾主信故也。彼溺乎其中者,至是而适受其困矣。然溺而知戒,不过困于一时;溺而不戒,则直徇以身命。以烟气克谷气,引邪夺正,其能久乎?果其戒之,并非难事。瘾之轻者与体之壮者,即无药方,亦可断绝。兹专为受瘾深而气体弱者,立前后两方:一曰忌酸丸,一曰补正丸。

忌酸丸,即以烟灰和药为之。缘初戒时不能遽绝,故以灰代烟也。重用附子者,取其走而不守能通行一十二经也。佐之以柴胡之左旋,升麻之右旋,沉香之直达下焦,四者相合,则彻乎上下表里,顷刻而能遍于一身矣。顾吸烟之人,中气无不伤者。中气伤则气不能化精而血衰,故用参、芪以补肺气,白术以补脾气,陈皮、木香以利诸气,皆所以安其中也。中气既固,再有当归、连、柏以凉血而生血,且连、柏能杀附子之毒,以生一源之水,且制二相之火也。气血两虚之人,保无昏晕,非天麻不能止,故加以天麻。其用甘草者,不但可以补中,兼可益血,并和诸药也。此方气血两补而药味不杂,寒热并用而于理不悖。炼以为丸,吞入于胃,行气于五脏,输精于经络,不俄顷亦即彻顶踵,遍内外,无处不到。是以烟瘾不起,诸病不作。且有沉、木二香,气息芬芳,借附子以行之,熏蒸于五脏之中,吞至数日后,若再取过火之烟吸之,不独脏气与之扞格,即鼻孔闻之,已嫌其臭矣。

补正丸,即以忌酸丸之方减去黄芪、木香二味,不用附子,且不用烟灰,其余药味分两,均与忌酸丸方同。

《名人与中医》书中讲到,在林则徐的“戒烟断瘾方”中,忌酸丸是主方,补正丸则是其辅佐方。具体服用方法是:先单独服用忌酸丸三五天后,每日减忌酸丸1粒,加服补正丸2粒,如此每日递减忌酸丸递增补正丸,即每减1粒忌酸丸,换加2粒补正丸,逐渐减至不服忌酸丸,只服补正丸十日或半月后,就可停药。后来,林则徐鉴于忌酸丸、补正丸“固极灵验,而配合两剂需钱数千文,彼惮于断烟者尚有所借口。或谓一时乏此整项,或谓配合费事,有需时日。即劝人断烟者,亦未必均肯捐资多制药丸,随人施给”,于是又“再定两种简便戒烟药方,皆费钱极少,而收效甚捷。一曰四物饮,一曰瓜汁饮”。

四物饮

赤砂糖一斤 生甘草一斤 川贝母八钱,去心,研细 鸦片灰三钱,瘾重者四钱

上,四物,以清水十余大碗,入铜锅煎两三时,约存三四碗,愈浓愈妙。将渣漉出,取汁贮瓷瓮内,置静室无人行处。每日早起及夜卧之前各取汁一杯,以开水温服,瘾即可断。如瘾极重者,取已煎之汁而重煎之,十杯煎成一杯,照前再服,必效。

瓜汁饮

南瓜正在开花时,连其叶与根、藤一并取下,用水涤净,于石臼中合而捣之,取汁常服,不数日宿瘾尽去。甫经结瓜者,连瓜捣之,亦可用。

谨按:《本草》载:南瓜,甘温无毒,补中益气,截其藤,有汁极清,如误吞生鸦片者,以此治之即不死。是其解毒如神,故除瘾亦极著效。此物最易蔓生,虽荒僻村野无处无之。惟至冬则藤叶皆枯,无汁可取。其在夏秋则取之不穷,并可不费钱而得。凡劝人戒烟者,皆宜多取此汁,广贮坛瓮,留以济人,可谓不费之惠。

从这细致入微的方药配伍程度,就可以知道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拳拳赤子之心,这更是医学水平之外更应该被铭记的精神光辉。

责任编辑:宋静涵

滨州日报

滨州日报源于革命战争年代的渤海日报,于1985年10月1日创刊,为中共滨州市委机关报 详细

推荐文章 RECOMMEND

扫描关注滨州网官方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