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大爱点燃生命之光!31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获评“滨州市见义勇为奖”

2019-10-15 18:53:27 作者:记者 郭文璐 赵鑫 报道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出品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10月15日下午,滨州市红十字会和滨州传媒集团联合打造的大型公益救助栏目——《金力·情暖滨州》节目现场,全市31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被授予“滨州市见义勇为奖”。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李全太,市委副书记张凯,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孟晓雷参加活动。

善举传递正能量 大爱点燃生命之光

大屏幕中,播放着捐献者一次又一次的爱心接力,他们用自己的善举传递着社会正能量,用自己的大爱,点燃了患者的生命之光。

“孩子的病情必须做移植手术,我们做父母的年纪偏大,细胞质量不好。在没有遇到你时,我们的心要碎了。在知道你愿意捐献你宝贵的干细胞的那一刻,我们感到了人性的美好。”专题片《夜空中最亮的星》闪过这感人的一幕,在2019年7月29日山东省解放军第九六0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北京取造血干细胞的医务人员正在将受捐患者写的感谢信读给正在采集的捐献者翟广艳听。翟广艳是无棣县中医院的一名外科护士,也是滨州市第3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2017年,她志愿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19年6月6日,翟广艳接到滨州市红十字会的电话,通知她的造血干细胞和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询问她是否愿意捐献。而她的回答是简介明了的一个字:捐!

2019年7月29日,经过4个小时的采集,222毫升被寄予重生希望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一点一滴从翟广艳的身体采集出来。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的包裹好从翟广艳身体里采集出的造血干细胞,将这222毫升生命的种子马不停蹄地送往北京,一刻也不耽搁地输入患者的体内。翟广艳捐献的这颗生命的种子,将在患者体内生根发芽,给他带来重生的希望。

视频中的另一个主人公名叫刘彬,是滨州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的队长。在翟广艳采集造血干细胞过程中,刘彬一直陪在她的身边。今年37岁的刘彬是一位退伍军人,这是他第十次陪伴志愿者捐献。从2015年开始,只要有志愿者采集造血干细胞,身为队长的他都会自费从邹平赶到济南,给捐献者做志愿服务。

2001年,刘彬参加了所在部队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从此以后,他每年定期无偿献血,这个习惯他整整坚持了18年,截至到现在,刘彬累计献血量高达一万多毫升,并获得无偿献血铜质奖章。2012年,刘彬在一次献血过程中,无意中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他毫不犹豫、主动采集了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入库一年后,2013年,刘彬接到了滨州市红十字会的电话,通知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但由于患者的身体原因,最终没有捐献成功。

第一次捐献没能如愿,2014年5月,刘彬再一次接到滨州市红十字会的电话,通知他的造血干细胞与另外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询问他是否愿意捐献?刘彬二话没说,又痛快的答应了。2014年9月11—12日,经过连续两天的采集,刘彬终于如愿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成为滨州市第12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志愿者。“作为一名志愿者,能够奉献一点爱心,就能够挽救一个患者的生命。再加上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没有任何伤害,我觉得能够让更多的人去关注能够加入中华骨髓库,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刘彬说。

源于捐献造血干细胞与红十字会建立的这段情结,2017年,刘彬成立了“邹平红十字甘霖志愿服务队”。他希望这支队伍能像“久旱逢甘霖”一样能给困难群众送去温暖。目前,这支团队已有1100多名志愿者。2018年3月,刘彬又把100多名志愿者的私家车联合起来,成立了“红十字雷锋车队”,他把1号标签贴到了自己的车上,担任雷锋车队的总队长。

善良的刘彬走到哪里,就把温暖带到哪里。红十字甘霖志愿服务队成立两年来,据不完全统计,跟随刘彬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多达3000人次,录入出勤28000多小时,行程超过15000多公里。刘彬个人服务时长超过1800小时,被评为五星级红十字志愿者,这也相当于他几乎全年没有休息日。

二次捐献挽救患者生命,也是我市唯一既捐献造血干细胞又捐献淋巴细胞的志愿者刘春喜,讲述捐献背后的故事。

二次捐献挽救患者生命 受捐双方初见面道恩情

对于很多人来说,一次捐献都会面临巨大的压力,而现场有这样一位志愿者,当他得知患者病情恶化,需要二次捐献时,没有一丝犹豫,他二次捐献的淋巴细胞再次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他就是滨州市城市管理局职工刘春喜。刘春喜是滨州市第2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迄今为止,我市唯一既捐献造血干细胞又捐献淋巴细胞的志愿者。

受捐者李林及其家人来到了节目录制现场,与给他第二次生命的大恩人杨书峥紧紧拥抱。

这样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捐献者杨书峥也是其中一个。杨书峥是滨州市中心医院放射科的一名医生,他于2007年捐献了血样,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16年5月12日,他的血样跟一名20岁的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接到电话后他当即表示愿意捐献。经过高分辨检测配型和体检之后,杨书峥于2016年8月9日上午,在济南千佛山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悬浊液204毫升,并为受捐者捐赠1000元。

捐赠者杨书峥与受捐者一家。

鉴于“双盲原则”的国际惯例,杨书峥对受捐者的信息几乎一无所知。但杨书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他来说,对方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付出能够换取一个健康的生命。就在这时,现场发生了感人的一幕:经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的特别批准,受捐者李林及其家人来到了节目录制现场,终于与给他第二次生命的大恩人杨书峥见了一面。“你是上天派来挽救我们家庭的英雄,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啊!”李林的父亲和爷爷哽咽地向杨书峥连连道谢,这一幕也让现场的无数观众感动落泪。

31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获评“滨州市见义勇为奖”。

31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获评“滨州市见义勇为奖”

对重症血液病患者来说,挽救生命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移植配型成功的造血干细胞。而配型成功,只有两个途径,一个是亲属配型,如果不成功,那就只有最后一个办法,与中华骨髓库,甚至世界骨髓库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配型,而这个配型的概率又是非常非常的低。即使配型成功,紧接着便是志愿者要面临的一个艰难的选择:捐,还是不捐,救,还是不救?而我市32位配型成功的志愿者(包括二次捐献者),在面对这个选择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捐!救!

节目录制现场,全市32位捐献成功的志愿者(包括二次捐献者)有26位也来到了现场,他们有的人,因为捐献,被退了婚;有的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捐献多年至今,家人仍然不知情;还有的志愿者捐献的造血干细胞,跨越国界挽救了一名伊朗孩子的生命.....经市红十字会提报申请,市政法委、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研究,决定授予我市31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滨州市见义勇为奖”,并现场为志愿者进行颁奖。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市已有11025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其中,31名志愿者成功实现捐献。

责任编辑:宋静涵

滨州日报

滨州日报源于革命战争年代的渤海日报,于1985年10月1日创刊,为中共滨州市委机关报 详细

推荐文章 RECOMMEND

扫描关注滨州网官方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