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邹平市高新街道盘活“沉睡资产”,让农村闲置房屋焕发新时代“精气神”

2020-11-21 09:36:07 作者:通讯员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出品

近年来,伴随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外出务工、进城买房等现象越来越多。日积月累下,村内的“老房子”越来越多,缺乏管理、长久失修导致的安全隐患等问题,成为一个困扰基层的难题。邹平市高新街道依托乡村振兴工作不断推进,以新型高效农业蓬勃发展为契机,积极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有效盘活村内闲置房、老旧房屋等“沉睡资产”,让老房子焕发出新时代“精气神”。

闲置房屋变身“实践基地”,彰显新时代新风尚

高新街道小菓村有一家特殊的超市,风靡全村。这家超市不用付钱,只需用积分就可以兑换各类生活用品。这便是小菓村“美丽爱心超市”——一家因“美丽庭院”创建活动而诞生的超有爱的“超市”!

步入小菓村“美丽爱心超市”,首先就被一颗山楂树抓住了眼球,红红的果子挂满枝头,站在树下,微风吹过,让人心情舒畅。再往里看,一座充满年代感的石磨坐落在树旁,斑驳的石面透露出历史的痕迹。小院不大但干净整洁,给人以悠闲舒适感。

经了解,此处原为村里的闲置房,长久无人居住打理而荒废,村委与小院主人沟通后,租赁下来改造成为“美丽爱心超市”。“这样既节省了村里新建美丽爱心超市的资金投入,又给房屋主人增添了收入,同时房子也有人打理,不至于荒废,有利于提升村容村貌,一举多得。”小菓村党支部书记鹿平顺谈起这件事就尤为自豪,“美丽爱心超市”隔壁的闲置房屋,我们也结合村里搞葡萄特色种植这个事,将其改造成了果酒体验园。”

伴随果酒体验园的投入使用,这个拥有35年葡萄种植的小村庄,又有了一张特色名片。每当葡萄成熟季节,过往来客可以在这里体验葡萄酒的制作流程,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添加配料,带来不一样的制作体验,让来客充分感受文化,品味时尚。

“接下来我们打算,把妇联、乡村记忆馆、文化实践站搬迁过来,充分把闲置房屋利用起来,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方式更好的利用好我们村的闲置住宅。”鹿平顺说道。

旧房屋变身“农耕博物馆”,留住乡风乡贤与乡愁

割草的镰刀、耕地的犁头,纺线的手纺车、烧火做饭用的风箱......在高新街道周西村的农耕博物馆里,一件件古老的农耕物品映入眼帘,恍如穿越到古代农业社会。

据悉,周西村农耕博物馆原为农户闲置的旧房屋,主人定居外地,房子便废弃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村两委在考察房屋构造、位置等因素后与房屋主人协商,将房子租赁下来,改造成为拥有190余件各类老物件的农耕博物馆。

“这房子好些年没人住了,自打村里把它改造成农耕博物馆后,我们村里这些老人没事就来转转。看到这些农具,就让我们想起以前一起下地干活的时候。周末我也会带孙子过来,现在都机械化了,这些农具都用不上了,孩子好多都不认识的,带他来给他讲讲我们以前的故事。”68岁的马思东大爷说道。

自农耕博物馆投入使用后,不仅周边村庄的村民前来参观,各个学校的学生、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青少年也都利用假期前来参观学习。农耕博物馆的改造,让孩子们感悟历史,让老人们回忆岁月,让村里保留了古老农耕生活的记忆。截止目前,周西村农耕博物馆先后接待参观人员8500余人。

“在农耕博物馆隔壁的老房子,我们还改造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并配齐了各类基础设施和规章制度。”周西村党支部书记王德福介绍,“通过对这些闲置的老房子进行再利用、再挖掘,不仅完善了我们村的活动阵地,也真正把乡风乡贤与乡愁留了下来。这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农村闲置房屋、老旧房屋的改造和利用,需要结合实际,更需巧用心思:借助新时期的各类核心工作,大胆革新、加以修葺、合理利用,老旧房屋、闲置房屋也能实现资源再利用、效益最大化,从而变出“新花样”,绽放“精气神”。

责任编辑:张婵

滨州日报

滨州日报源于革命战争年代的渤海日报,于1985年10月1日创刊,为中共滨州市委机关报 详细

推荐文章 RECOMMEND

扫描关注滨州网官方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