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两会特刊】惠民人社工作“加速度”服务“增温度”提升群众获得感

2021-01-26 07:47:36 作者:记者 郭向春 通讯员 崔云蝶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出品

2021年1月26日滨州日报两会特刊。

2020年以来,惠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始终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倾力打造“阳光人社、智慧人社、法治人社”,严格落实各项政策,全县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劳动者权益得到依法维护,各项人社工作再上新台阶。

2020年12月,惠民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新国被评为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先进个人,是全市十个县市区唯一被评选为先进个人的人社局局长。

6月10日,在“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重庆站,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社厅厅长梅建华在惠民县招聘展台听取介绍。

■ 坚持党建引领,提升工作水平

坚持“围绕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工作”的工作思路,突出“严”字当头,坚持“实”处发力,积极探索新常态下党建工作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全面构建“政治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模范机关,充分发挥党建“红色引擎”作用,使党的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强大动力。

全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现场观摩活动现场。

讲政治顾大局,发挥人社职能优势。着力防疫情、强应急、保复工、助企业、惠民生。深入开展人社重点工作攻坚,通过专题学习、调研走访、解决基层问题等形式,强力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组织开展党内法规集中学习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深学细照笃行,抓好党内各项制度落实,自觉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抓学习强信念,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实施党员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人社系统“练兵比武”系列活动,组织全局党员干部“日日学、周周练、月月比”,争做业务的行家里手。开展支部书记谈心周活动,把握党员干部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想问题。落实意识形态季报制度,及时分析研判人社领域意识形态风险,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强化舆论引导和舆情监控,守好意识形态阵地。

要素式办案庭审观摩会现场。

重服务讲奉献,拉近党群关系。把服务作为机关党建工作的鲜明主题,积极实践探索服务方式,结合全县脱贫攻坚精准贫困户帮包工作安排,部署开展机关服务基层、党员服务群众、合力推动发展活动,努力推动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严党纪转作风,树立人社标杆。坚持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加强警示教育、纪律教育、政德教育、家风教育,开展廉政教育月系列活动,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和道德修养。深入推进人社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开展对民生领域涉及群众利益问题的专项整治,加大“优质服务窗口”“人社服务标兵”等典型宣传力度,讲好行风“好故事”,持续改善政风行风。健全志愿服务活动机制,开设人社政策大讲堂,组织政策宣讲进社区、进企业、进高校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志愿人社”服务品牌。

■ 搭建“人力之桥”,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坚持抓紧“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大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深入推进各类补贴政策落实落地,助推惠民县高标准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在确保全县就业基本盘稳定的同时,工作亮点纷呈:推荐的山东惠民华红家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主任(杲福清)获得全国优秀农民工荣誉称号;孙武街道获得2020年度省级创业型街道(乡镇);5家社区获得山东省第四批省级“四型就业社区”认定;李庄镇绳网特色产业园获得第三批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魏集镇、桑落墅镇获得市级创业型街道(乡镇),3家社区获得市级“四型就业社区”;就业人才中心获得2020年度滨州市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

到企业实地了解企业疫情防控、人员招聘和岗前培训等情况。

主动对接服务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强化专职宣传,疫情期间线上线下全力做好就业岗位推送服务,保障职业供求匹配。36名干部主动担任人社用工服务专员,服务县内8个重大项目和64家企业,强化定点服务、一对一精准帮扶,多方式多渠道发布企业用工岗位需求信息。

惠企政策送上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编印3期《惠企利民政策汇编》,精准推送给企业,实现了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的转变。为264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372.31万元,惠及职工8426人;为在28家企业就职的111名大学生发放生活租房补贴65.9万元;为56家企业创业者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67.2万元;为49位创业者发放创业场所租赁补贴24.5万元;为519位个体工商户创业者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03.2万元;为我县135位大学生创业人员发放大学生创业补贴67.5万元;为7家企业发放大学生吸纳补贴2.3万元。

突出政策兜底,助力精准扶贫成功收官。促进惠民县零就业家庭成员、农村零转移家庭成员的失业人员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2020年开发临时公益性岗位1663人,开发互助性公益性岗位103人,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102人,开发青年见习岗位127人,为6788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1193.747万元。

联合镇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班。

提升职业能力,就业技能培训成效显著。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进企业”专项服务活动,推广线上“互联网+职业培训网络平台”,为城乡及企业各类劳动者提供即时免费的教育培训服务,在疫情防控基础上,有序快速推进线下培训工作,共计开展339个培训班,培训18076人次,发放培训、鉴定补贴286.7万元。大力支持企业以训扩岗、以训稳岗,以工代训政策送上门,助力企业稳定岗位,为105家企业发放以工代训补贴705.95万元,稳定岗位13811个。

激发群众活力,以创业点带动就业面。助力创业“贷”动就业,把创业担保贷款工作与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工作紧密结合。联合县邮储、农商银行推出“不见面线上办贷”业务,企业和创业者线上申请贷款,符合条件立即审核发放,切实帮助创业者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共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55笔,共计3.83亿元。组织参加省、市创业大赛,1家企业获省级创业大赛创业扶贫组二等奖,8家企业获在市创业大赛获奖,全市最多。组织开展“创业惠民、成就梦想”创业大赛,评选出25个获奖项目,发放奖金30万元。

■ 精准引才入惠,注入新鲜血液

研究制定《惠民县“六个一”大学生招引实施办法》(制订一个方案、下发一个通知、建好一个台账、写好一封信、联系一批高校、用好一个平台),在引才入惠上走出新路子,实现新突破。2020年共引进本科以上大学生1260人,其中硕博士132人,“双一流”高校毕业生66人。12月11日,在全省人社工作会议上,惠民作为唯一县区代表作典型发言 。惠民县引才入惠相关经验做法被《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杂志、滨州政务信息《领导参阅》刊发推广。

畅通三条渠道,让人才“引得进”。畅通本土人才回归通道。面向1216名惠民籍应届本科毕业生及毕业生家长和52名时任高中班主任发放《致大学毕业生的一封信》,大力吸引惠民籍毕业生“回家”就业创业。打通急需人才引进通道。会同组织部、编办协调编制,拿出92个事业编制用于“双一流”本科毕业生和硕博士的专项招聘,在全市率先开展硕博士线下选聘、线上面试工作,主动联系对接139所“双一流”院校和71所省内高校,面向省内外“双一流”高校开展密集招聘,搭乘“山东—名校直通车”,先后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开展招聘。在首场“双一流”高校招聘重庆大学现场,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社厅厅长梅建华听取惠民县招聘政策介绍后,对惠民县的招聘政策及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开启优秀人才调入通道。打破户籍限制,开展县外优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回调绿色通道,对高层次人才配偶需安置的,可随调随迁,属机关事业人员的,由县委组织部按照原单位性质对口原则安排工作;无法对口安排的,按照市、县有关政策规定协调解决就业问题,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惠民人社业务骨干参加市级练兵比武获第一名。

完善三个举措,让人才“留得住”。政策上帮扶。为来惠就业创业大学生发放生活、租房、购房、实训补助,创业及创业场所租赁补贴,并举办创业大赛,让来惠学生与创业伙伴一起交流,共同成长。住房上优惠。已建成实现拎包入住公寓312套,可为来惠人才提供优质住房保障。惠民人才港已经投入使用,可为来惠就业创业的各类人才提供住房周转、就业培训、创业孵化等一体化服务。生活上关爱。集成整合县内20余项服务资源,打造“兵圣英才服务卡”,持卡人可在全县旅游景区免费旅游,为高层次人才衣食住行提供全方位便利。

创新三项机制,让人才“干得好”。建立个性化培养机制。组织县直单位新招录事业干部进行为期五天的岗前集中培训,县委书记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创新采取理论学习和军事训练相结合方式,邀请上海浦东桃浦镇社区党委副书记杨兆顺、惠民县清河镇牛网店社区党总支书记王飞到场授课,帮助干部开阔视野、丰富经验、提升素质、增长才干。建立人才队伍锻炼机制。积极推动县直单位新招录事业干部到镇(街道)、社区挂职锻炼工作,把挂职干部安排到重要工作岗位上,“双一流”毕业生挂职镇(街道)班子成员,普通高校毕业生挂职社区副书记或社区主任助理,以达到锻炼目的。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做好“传帮带”工作,县委组织部和接收单位各指派一名班子成员和一名政治素质高、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的业务骨干作为“双帮双带”服务团队,“一对一”全程跟踪指导,切实掌握挂职干部工作进展、思想动态,帮助挂职干部尽快适应岗位、成长成才。同时,建立必要的容错机制,为打造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扎实、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奠定坚实基础。

■ 兜牢社保底线,着力保障民生福祉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民参保计划”成效显著,截至2020年12月底,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居民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员分别为4.53万人、1.07万人、39.13万人、4.12万人。

进村入户为老年居民办理认证业务。

社保扶贫保障作用显著。对符合代缴条件(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的人员,按每人100元的标准为其代缴居民养老保险,同时享受政府补贴。2020年,为11632人代缴民居养老保险费;为172名60岁以上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贫困人员办理了居民养老金发放手续;为1020名55至59岁重度残疾人员及时办理了待遇领取手续。

社保惠企政策精准落地。落实国家、省社保降费率政策,为企业“松绑”“减负”。参保单位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由18%降至16%,失业保险单位和个人费率由1.5%降至1%,工伤保险费率下调50%。精准落实阶段性减免社保费政策,共为819家用人单位、17336名职工落实社保费减免政策,减征社保金额6637万元。

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加快推进人社服务点布局,深化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基层,实现偏远农村全覆盖。将原先多部门、多业务整合成“一网、一门、一次”,更大程度便利群众。村级人社服务点实现109个社区全覆盖,共铺设193台设备,为村民“足不出村”办理业务145万件,覆盖城乡的人社服务“惠民经验”被新华社宣传报道3次,大众网、滨州网等省市媒体报道45次。

■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疫情防控期间,惠民县人社局设立临时微信群,累计受理案件30余件,并对相关案件办理延期手续等;通过微信在线视频功能实现网上开庭2件,并成功调解1件工伤案件;派出4名工作人员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对复工复产企业进行检查指导,确保企业在疫情期间顺利、安全地复工复产。

为提升劳动争议案件的案件处理水平,惠民人社局同县法院积极对接,共同交流提升。创新“工会+仲裁”办案模式,协同处理七级伤残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推广“互联网+调解”平台使用,提前完成省厅下达平台使用率100%的任务要求。2020年9月25日,滨州市首次工伤案件要素式审理在惠民县举办,经验做法全市推广。2020年,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379件,当期结案率100%。

广泛宣传政策,维护职工权益。成立惠民县清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联席会议办公室,建立了联防联控长效机制。2020年以来,共妥善处理职工维权案件273起,职工举报投诉案件257起,积极协调处理上级督办案件11起并全部结案,结案率和群众满意度均为100%。为妥善处理好疫情防控期间职工权益和劳动关系问题,5月15日联合司法局、综合行政执法局、住建局、交通局、深入工地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宣传工作;6月11日邀请滨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会主席、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支队长劳宏伟为参会人员解读《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

使命重在担当、担当方显真情。惠民县人社局全体人员将以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敢闯敢干、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思想观念上更新换代、能力素质上升级换挡、工作方式上提质增效,推动社会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杨孟子

滨州日报

滨州日报源于革命战争年代的渤海日报,于1985年10月1日创刊,为中共滨州市委机关报 详细

推荐文章 RECOMMEND

扫描关注滨州网官方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