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2022年3月佳作选评‖听芦轩诗辑(第24辑)

2022-04-18 23:04:08 作者:滨州市诗词学会 来源:原创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出品


 

宋彩霞(北京)

春风如贵客,一到发兰芽。

稳坐梢头上,招来无数花。

 

韩淑静评这首小诗技法圆融,意境开阔,语意畅达,把春风来处百花盛开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绝句清新自然、率真可爱。

 

过乃胜评一首诗的质量,与字数多少没有一毛钱关系,短短20个字包含无限内容,真作手! 如首句不借用古人句,则更佳。

 

 

春望(新韵)

唐海民

一窗烟雨意朦胧,往事霏霏入画屏。

八百相思无倦悔,芬芳只为故人生。

 

 韩淑静评这首绝句以写景开篇,继而引出对往事的回忆,转之以相思,用“芬芳只为故人生”做结,点明主旨。整体读来如行云流水,结构匀称,起承转合运用娴熟。“八百相思”,夸张,极言相思之多;“无倦悔”略直白。

 

过乃胜评雨最容易引起诗人的思绪,起承转合非常到位,惜尾句读来稍觉涩,还可再酌。

 

王广峰评《春望》是旧题,杜甫、陆游都写过。作为一首七绝,翻出新意,难度颇大。诗人起笔用“一窗”修饰“烟雨”,“窗”字用得古雅。窗作为建筑的组成部分,从古至今都是文人墨客笔下的重要元素。古代诗人常常把窗作为一个取景框,以此来描述窗前或屋内的场景,与其想表达的情感联系在一起。

而此诗把“窗”活用作量词,起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窗外烟雨迷蒙、混沌不开,而室内呢?或暖意溶溶,或春寒袭人……诗人的思绪在这样的意境中开始放飞。窗前看雨、听雨、思雨,不禁心绪慵散,神思迷离,“往事”便如幻灯片一样毫无头绪的闪现在眼前。欣喜的、恬淡的、忧郁的、惆怅的、幽怨的等等,凡此种种,万千思绪涌上心头,纠缠在一起。

隔窗凝望,仿佛嗅到了春天泥土的清新、花草的芬芳,聊作对往事、对故人相思而不得的慰藉。

诗人在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含蓄朦胧、难以名状的意境,虽为思往事、怀故人,又不点破,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可谓是景朦胧、意朦胧,情思亦朦胧。

 

 

初春晨游清河有吟(通韵)

孙玉专

清河两岸嫩莺啼,晓露犹凉湿客衣。

最是枝头新绿早,春风到处柳先知。

 

韩淑静评开篇写游赏所见,“嫩莺”“晓露”体现初春之景,动用了听觉、视觉、触觉。转句用“新绿”绘色,突出画面感。结句 “柳先知”,体现了“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意境。

 

过乃胜评起承先从听觉、肤感下笔,写活了初春。转句转到视觉,构思非常巧妙。惜尾句的“先”写的有点满,或可再酌。一般来说,梅是报春使者。

 

王广峰评初赏此诗,让我想起唐代诗人杨巨源的《城东早春》,其中有句“绿柳才黄半未匀”,寥寥几字就把春之早表现得淋漓尽致、妙不可言。而此诗亦颇得其妙。从“嫩”、“凉”、“先”等词中可知,诗人紧紧围绕“早”来选取意象,“嫩莺”、“晓露”、“新绿”皆缘于此。立意鲜明,主旨突出,此诗可称道者之一也。

此诗语言通俗质朴、平易近人。而传达出的意蕴却含蓄隽永。特别是三四句,颇得宋诗之遗风,哲思意味浓郁,思辨性颇深。“枝头”若得“新绿早”,那是要禁得起“高处不胜寒”的考验和历练的。天地万物、各行各业莫不如此!而“春风到处柳先知”,又有“春江水暖鸭先知”之神韵。但二者之间所阐述的哲理不同,柳若“先知”需春风一度,事物的发展除了起决定性的内在因素之外,外在因素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此诗可称道者之二也。

 

 

编  辑:韩淑静  卢玉莲

编  审:马明德

刊头题字:高军法

 

滨州日报

滨州日报源于革命战争年代的渤海日报,于1985年10月1日创刊,为中共滨州市委机关报 详细

推荐文章 RECOMMEND

扫描关注滨州网官方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