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滨城区杨柳雪卫生院基层医生研发出多项 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 发布时间:2017-06-28 11:20:01  星期三
  • 2222
  • 记者 罗军 通讯员 韩秋娥 李欣
  •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张卫东是滨城区杨柳雪卫生院的一名医生。从医近三十年来,他学习、工作、进修,逐渐喜欢并热爱上了这个职业,并最终成了他的一份事业。

1990年,张卫东从卫校毕业后,去了渤海化肥厂工作。当年9月份的一个夜里12点钟,张卫东刚下夜班,听说一位工友在职工宿舍里喝了农药,就急忙赶过去救人。

当时,病人周身湿冷大汗,瞳孔缩小。根据所学的医学知识和实习时的一点临床经验,张卫东判断这属于重度有机磷中毒,于是立即联系厂医务室找到急救药品,并进行了急救。随后,工友被送到滨医附院治疗,最终得救!事后,工友感激地对张卫东说:“幸亏有你的急救,不然我就没命了!”

这次将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成了张卫东当时最大的成就。正是这份成就感,让他感到医学这个行业的神圣,意识到作为一名医学科技工作者责任重大。

之后,从1990年12月份开始,张卫东先后到原滨县杨集乡卫生院和张集乡卫生院工作。

那时的乡镇卫生院,严重缺医少药,面对很多急症束手无策。为了解决自己知识不足的状况,张卫东大胆地向院长提出外出进修的想法,并得到了院长的大力支持。而这次进修学习,让张卫东积累了不少临床知识和经验,为后期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张卫东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村农药中毒的患者特别多,有时一天能接诊四五个农药中毒病人。

随着抢救成功的案例越来越多,积累的临床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张卫东撰写的学术论文逐渐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让他有了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在实践环节,张卫东结合现有的医疗方法,寻找技术上存在的不足,不断地进行改进,并发明了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例如,病人在需要快速输注甘露醇治疗时,由于瓶内的压力过大,很容易造成液体外漏。经过反复研究尝试,他成功改进了“单向进气输液器”。另外,为了让护士输液更加方便,他把输液使用的耗材增加到输液器包装袋上,形成了“一次性输液器包装袋”。

工作中,张卫东不断尝试新方法新技术,研发出了一次性输液(血)器、一次性输液(血)器附件包、一次性针灸针组件、一次性医用速干消毒湿巾、自来水磁化装置、带有漏电装置的饭铲(勺)等工具,并获得国家专利。 

责任编辑:宋静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