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科学与生活|吃海鲜如何预防痛风和结石

  • 发布时间:2020-10-13 14:34:14  星期二
  • 罗军
  •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据科普时报

今年的十一小长假又恰逢中秋节,也是大闸蟹的最佳品尝期,人们在阖家团圆之际,免不了要举杯望明月,大饱口福一番。可是,如果进食海鲜时大量饮酒,那后果可就不是“醒来明月,醉后清风”,而是“醒来结石,醉后痛风”了。

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就有研究证实,啤酒中的酒精能促进嘌呤生成,并减少嘌呤排出,诱发高尿酸血症。这是因为一方面,酒精在体内氧化产生醋酸盐,促进三磷酸腺苷(ATP)转化成乙酰辅酶A和一磷酸腺苷(AMP),一部分AMP进入嘌呤核苷酸降解,最终尿酸合成增加。另一方面,酒精代谢产生酮体和乳酸,二者抑制肾脏近曲小管排泄尿酸的功能。啤酒本身就是高嘌呤食物,大量饮用啤酒会导致人体血液中尿酸含量急剧增加,诱发高尿酸血症。同时,大量尿酸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以钠盐的形式沉淀、堆积下来,在关节部位析出会导致痛风,在泌尿系统结晶便成为尿酸结石。50%的痛风患者首发症状为急性第一跖骨——趾骨关节炎(即足部大拇指)。这是因为此处关节夜间温度最低、血液循环最差,最符合痛风发作的条件,发作时关节红肿热痛,一瘸一拐,痛苦万分。

有研究表明,每日多饮酒10克,痛风的风险增加17%。啤酒在所有酒类中最易引发痛风,因为啤酒中除酒精增加血尿酸浓度外,它的鸟嘌呤含量也很高,而且很容易被吸收。相比之下,红酒则不增加痛风发作风险。因为红酒中的嘌呤含量不高,同时含有抗氧化因子、扩血管素等保护因素。

海鲜中富含嘌呤成分,与酒精均为痛风的高危因素。海鲜中的扇贝、牡蛎、秋刀鱼、凤尾鱼、沙丁鱼嘌呤含量非常高,动物内脏、肉汤、芦笋、紫菜、香菇、豆苗等嘌呤含量也很高,所以啤酒最好不要与这些食物一起享用。螃蟹的嘌呤含量中等,健康人就着酒吃螃蟹肉,像苏轼那样“斫雪点酒”是可以的,但高尿酸血症患者最好避免这种吃法。

那么,喜欢吃海鲜的人如何注意预防痛风和结石呢?

研究发现,血清尿酸水平的遗传力估计为 63%,痛风和遗传有一定关联性。人体的尿酸代谢不易改变,对于高尿酸血症患者来说,最重要还是管住嘴,也即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若抵挡不住海鲜的美味,烹饪海鲜的时候,最好先将海鲜用水煮一下,因为嘌呤容易溶解于水,不要喝海鲜汤,减少嘌呤的摄入。除此之外,大量饮用白开水,保证每天饮水3000毫升以上,尿量在 2000 毫升以上,尿液pH值维持在 6.3~6.8,有利于尿酸的排泄,这是一种重要的非药物预防和治疗措施。同时,适量饮用柠檬水也有助于降低尿酸水平。

责任编辑:宋静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