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技师学院院长丁爱军德国职教考察学习见闻

发布时间:2018-08-24 10:30:34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编者按

7月29日至8月11日,应德国职教联盟邀请和国家外专局批准,滨州市技师学院组织了10人的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及应用培训团,由该院院长丁爱军带队赴德国进行了学习考察。

培训团在德国学习考察期间,先后听取了18场专题讲座,涉及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工业4.0”、工匠精神、集成电路等专业理论和实践案例,考察了菲尼克斯、保时捷培训中心以及宝马、德马吉生产车间自动化技术生产线等,并到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多特蒙德应用技术大学、阿恩斯贝格职业学院、慕尼黑工业大学等学校的专业实验实训室、教学工厂、实训中心等处学习考察。

在德期间,培训团成员认真学习观摩,组织纪律严明,展示了滨州市技师学院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受到了德国职教联盟和相关院校的高度评价。成员们表示,此次培训使他们深感震撼和启发,充分了解学习了德国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方法、理念及成功经验,在今后工作中将学习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教学的思路及方法,切实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工业经济崛起秘密武器

发奋图强 做实基础

——应德国职教联盟邀请赴德考察学习见闻

滨州市技师学院院长 丁爱军

德国是欧洲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人均GDP4.75万美元。德国制造成为全球品质标签,而且进出口总额与GDP之比在90 %左右,被誉为全球经济领导者。今年8月上旬,我们在德国北威州考察,汽车穿行在德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北威州鲁尔工业区里宛如行进在森林里,空气清新,各色高档汽车川流不息却听不到鸣笛声,穿着随意的人们或健步走或骑自行车。

我们参观的宝马集团即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股份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800亿欧元。所参观的慕尼黑工厂主要生产零部件,包括汽车前后杠、外壳、发动机、电动马达等,可以生产1000种以上的发动机。高大的车间里工人很少也只是陪角,每个工位通过扫码枪识别零件型号并进行相应安装,无人驾驶的智能运输车来回穿梭,生产及运输过程几乎全部实现自动化或智能化,高度节能环保,零部件清洗使用干冰,碳排放量几乎为零,废水零排放,冷却零件产生的热量转换为热水供给整个厂区循环使用。所到之处,处处可见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化。

复合材料一体成型的前保险杠其强度超过金属且质量很轻,整个过程1·5分钟。车壳使用碳纤维材料,成品漆200多种颜色可供个性化定制。个性化定制、自动化生产的流水线上15分钟走下一辆“独特性格”的宝马。宝马汽车之高档在于设计美学、动感和动力性能、技术含量、整体品质等方面有着丰富内涵。德国电动汽车、数字联网、辅助和自主驾驶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拥有大众、宝马、戴姆勒、奥迪、保时捷、欧宝这六大强势品牌的德国汽车,占据世界70%的中高级和高级汽车市场份额,其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美观、耐用的品质雄踞世界之巅。这得益于德国工人近乎强迫症的专业专注,得益于每年高达180多亿欧元投入研发、诞生3650项专利的核心竞争力,得益于先进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得益于入心入脑的规划意识、规矩意识、规则意识。不管是位列世界500强的大企业,还是数量占比到达99.6%的中小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德国汽车工业实力强大绝非偶然,完整的工业体系、全面的创新能力、扎实的基础设施、专注的工匠精神是其坚实支撑。

成立于1923年的菲尼克斯电气集团是全球著名的接口供应商,以做端子排起家,坚守一业特强,百年创新不懈,已经成为电气连接、电子接口、防雷及电涌保护、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和工业自动化行业的世界领袖,是“工业4.0”的先锋。其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控制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为主题的“工业4.0”基于RFID芯片、条码系统的全过程追溯,可保证产品在任何工位可读取所有生产信息,保障了从产品设计、生产计划到制造执行的高效协同。其物流中心建立了总长度8公里的物流输送系统,全自动的立体仓库,批量产品可以自动包装,并根据产品体积自动裁剪包装盒。

菲尼克斯所展现的创新执着,正是德国拥有大批百年企业的根本所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现代化工业的战略支撑。这令人反思也更加让人警醒。

机床工业被誉为“工业母鸡”。德马吉公司是数控机床专业生产厂家和供应商,产品主要在数控加工、航空航天、医疗卫生领域高端市场。他们信奉的是“科技即明天”,追求“四个第一”,即质量第一、客户第一、培训第一和服务第一。主轴和刀库是企业最核心竞争力。数控加工中心采用最先进的五轴联动技术,从零部件的生产到安装全部自动化,几乎没有人的参与,极大提升了产品的精度。其研发的最尖端的激光烧结技术已走在世界前列。

能取得这样的成功与成就,这一切要归功于德马吉公司的企业文化,归功于公司员工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高效的生产机制。德马吉公司高度重视员工培训,视作为员工提供的最大福利。最能体现精神实质的是,这样一个世界最高端企业的员工培训,首先是从最传统的手工加工开始,再到机械生产、自动化生产,最后到“工业4.0”培训。培训的目的首先是端正态度和心态,做事先做人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未来,国家间的竞争将是科技制高点的争夺。我们别无选择,发展是解决问题的惟一出路,加快加强创新是必由之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重要遵循。

曾经有很多人寄希望于“弯道超车”,通过德国的发展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厉害是长期锤炼的结果,急于求成可能反而不成。工业的发展与基础条件、资本积累、科技水平、文化禀赋、人才建设密不可分。经济发展是有规律的。我们要保持清醒,要有严谨老实的态度,充分学习借鉴德国“工业4.0”经验,重视办好职业教育,高质量推进“中国制造2025”,发愤图强,做实基础,美好的梦想才能实现。

做实基础,关键在于有人才支撑。二战后,德国经济奇迹般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双元制职业教育这一秘密武器。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通俗地讲,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的一个典范。

我们要抓住机遇,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我们需要培养一大批面向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技术技能人才,推动我市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王志学

网友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