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措并举”助推传统文化走进农村校园

发布时间:2019-03-13 09:15:41    作者:王战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传统文化既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对融入我们生活的一种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那么,如何让这种博大精深、浩如烟海、源远流长的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尤其是走进农村的校园,值得每一位老师关注与思考。

教育部长陈宝生曾说过:传统文化进校园,是中国人的首要任务。作为工作在农村小学一线的教师,我们应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把这份任务完成好。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校园文化的拓展与校园氛围的创设。在校园文化中,古典诗文、节日传统、生活习俗;传统的剪纸、书法、戏曲;以及传统的体育项目,如武术、太极、五禽戏等,都可以作为校园文化拓展的一部分。农村学校适合什么,就开展什么。在学校的文化氛围创设方面,可以利用校园的墙壁、走廊等空间,张贴优秀的宣传作品,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更好的培植沃土、更好的宣传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宝贵资源。我们可以利用已有的本土资源,如请一些书法爱好者走进书法课堂,展示书法作品;邀请一些民间艺人,如剪纸艺人、说书艺人等走进校园,让同学们欣赏到最贴近生活的传统文化。另外,我们还可以借助诗词歌赋、经史子集等经典,编纂自己的校本课程。如春天来了,让孩子们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感受春风,感受“等闲识得东风面”“吹面不寒杨柳风”;欣赏百花,“竹外桃花三两枝”“百般红紫斗芳菲”;沐浴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这些都能让孩子们很自然地走近春天,走进诗词。

三是举办“传统文化大讲堂”等活动。举办这样的活动,可以引导更多的老师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并能更深层地进行研究与阐释,同时也可以培养更多的学科人才。在观看了《中国诗词大会》和《经典咏流传》这些节目以后,我感受颇深。之后,我在学校内和班级内尝试举办这样的活动,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活动中,我带领学生对优秀古诗词、历史典故、名著故事等进行讲解与阐释,把这种丰厚的滋养和文化积淀通过大讲堂的形式传播给孩子们,增强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与理解,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并能达到育人的目的。

四是举办各种比赛活动。结合课本中的相关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排练课本剧,举行经典诵读比赛、书法比赛、成语大赛等,通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走向“真合作”“真交流”,让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从平面走向立体,更能吸引学生参与和体验,同时也能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改变。如果说,有什么可以代表中国,我想最合适的莫过于书法了。培养书法能力,弘扬书法艺术,写一笔好字是我们每一位同学的本职。有了深厚的经典诵读基础,也就奠定了一生的文化功底。只有做到“读经”“解经”“力行”合为一体,才能够培养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莘莘学子。

五是利用点滴时间,日积月累。可以利用点滴时间,积累传统文化,丰富学生个人内涵。如上放学的路队时间,孩子们可以背诵《三字经》;在课前三分钟,可以用经典诵读开启每一节课;大课间时间,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武术表演。这些点滴时间的汇聚和积累,能让校园每时每刻都充溢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每一位同学心中生根发芽。

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路漫漫其修远兮”。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它承载了中华文明的演变,汲取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弘扬传统文化,是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作者为阳信县温店镇蔡王小学教师)

责任编辑:王志学

网友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