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写2019山东高考作文】热爱劳动是一种选择

发布时间:2019-06-07 17:35:21    作者:李巴克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本文作者指出:耕种收获是劳动,操作机械也是劳动;劳动既包括操持公务、管理企业,又岂能排除行商坐贾、教书育人。

复兴中学的各位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热爱劳动是一种选择》。没有笑出声来的每一位同学,非常感谢你们表现出来的涵养,因为我知道你们听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内心一定是嗤之以鼻的。肯定有人会想,又是“热爱劳动”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从小到大耳朵里的茧子都反复磨出来又磨掉了三遍以上。有人会想,爱不爱怎么能是自己的选择?如果喊口号、灌鸡汤有用,告诉大家要爱自己的配偶,这社会上哪里还会有离婚?告诉大家要爱每一个人甚至敌人,这世界上哪里还会有盗窃、伤害和谋杀,哪里还会再有冲突和战争了呢?

没错,当我们在教育中反复把“热爱劳动”作为传统美德而加以提倡、把劳动模范作为榜样加以表彰时,也很容易意识到,当一件事情需要反复提倡的时候,必定有某种阻力从中作梗。而这种阻力,源于人性。这世界上从没有一个政府、一个社会组织公开提倡大家吃饭,然而所有人都在自发地吃饭——除非吃不起。根植在人性之内的东西是无需提倡的。因此,我们或许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的本性是不热爱劳动的。如果有一个姿势可以代表大多数人内心的渴望,那一定是葛优瘫,我相信。

而我们应当庆幸,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在关于劳动的选择上,比起古人有了更大的自由度。我相信各位同学有很大一部分——包括我自己在内——并没有太多劳动的经历,因为你的家庭环境、你的父母长辈、你所处的社会环境允许你在不劳动的状态下,依然可以安全地存活,甚至吃成一名肥宅。而先民并没有这么幸运,在人类走出森林、走向城市之前,不劳动的结果要么是自己饿死,要么是客观上帮助其他动物不至于饿死。除了劳动,他们别无选择,与其说是热爱劳动,不如说是因为热爱生命而不得不热爱劳动——不劳动的人都被自然选择淘汰了。所以各位同学不妨给自己鼓鼓掌,我们都是达尔文先生眼中的胜利者。

如果说从前我们没得选,那么现在呢?你是选择做一个“好人”,还是一个懒人?我没有做过统计,不敢说大家都如何如何,至少我会选择后者。这世界便是因为懒人而变得更好,而人类的热爱劳动,归根结底也根源于懒堕。这听起来像一个悖论。但试想,如果不是希望可以坐着插秧,拖拉机怎么会诞生呢?如果不是希望可以坐着走路,马车、汽车再到高铁飞机的发展动力又从何而来?伟大的发明往往来源于一劳永逸的动机,暂时的劳动是为了更长久的懒惰。由此,对劳动的热爱实则来源于对懒的热爱,正如先民对劳动的热爱根源于对生命的热爱,劳动始终是目的而非手段。狙公手下的猴子分橡实,朝三暮四则怒,朝四暮三则喜。如果我们朝三暮百则怒,朝四暮一则喜,再来嘲笑这些猴子,岂非百步笑五十步?从纯功利主义的角度,我觉得大家倒不妨把“懒”做得更极致一点。

最近关于996工作制,网上颇有一些争论。我曾经和一位业内颇有成就的人谈过,他告诉我,真正的程序员是无所谓996的,因为他们单纯地享受和代码相处的感觉,心中都有一个改变世界的理想。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我们今天之所以能不带现金出门购物、坐公交、看电影、吃大餐,过上仅仅几年前还难以想象的一部手机走天下的懒人生活,当然犯不上用“吃人血馒头”这么暴力的比喻,但如果说每一步都踩在程序员们或自愿、或被迫脱掉的头发上,这话应该也不算过分。近几年的计算机热潮,其中充斥着求学期间对编程一知半解,更谈不上热爱——而仅仅出于就业和薪酬方面考虑一窝蜂涌入,工作几年后又纷纷转行的人。老杜诗云:“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这当然不是道德绑架,一个人不热爱编程,能说明此人的本性不好,抑或编程这项劳动的性质不佳吗?能够最终转行选择自己喜爱的事业,也不过“觉今是而昨非”罢了。

所以,对于在座的各位中学生而言,热爱劳动是一种选择,是一道极其关键的选择题。它不在于对具体的劳动形式选择热爱或者不热爱——爱从来不是一件可以凭借理性做出选择事情。这项选择的关键,在于怎样的劳动形式可以合乎自己的实际爱好。就像我们并不能任意决定对一个人的感情好恶,但我们都在无意识地疏远自己憎恶的人,而与自己欣赏喜爱的人交往。这样的圈子就构成了我们的舒适区——对于事业,也并没有什么不同。“物之不齐,性也。”耕种收获是劳动,操作机械也是劳动;劳动既包括操持公务、管理企业,又岂能排除行商坐贾、教书育人?所以各位在埋头学习的同时,一定要对自己的情性保持清醒的认识,对想要报考与从事的专业做足充分的了解。选择了自己最享受的劳动形式,“热爱劳动”才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才能有所附丽。不然,即使不会糟糕到和自己无法热爱的东西相与一世,也总要多走一些弯路。

当然,我只是就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而言。北宋大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从小便立志做圣贤。他也确实做到了。然而圣贤之所以存在,正是由于有无数的凡人作他的背景;如果每个人都能达到圣贤的标准,那么先前的圣贤便泯然众人。每个时代都有圣贤,甚至在座的同学之内便可能有这样的人。在他们眼里,劳动本身便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他们如墨家信徒一般摩顶放踵以利天下,只为了心中最高的理想;他们对劳动怀有最纯粹的热爱,对懒惰则抱有最深切的厌恶——或许不是厌恶,而是悲悯。对于这种人,我们理应致以无上的敬意。我只是希望,我们每个并非圣贤的凡人,通过合乎理性与实际的选择,都能过上自己适意的生活。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张婵

网友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