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出一个超爱阅读的孩子?中国教育报编辑爸爸的八年陪读经!

发布时间:2022-02-28 08:48:42    来源:胶州教育心语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的过程是创造美的过程,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了让广大家长朋友们更多更好地掌握教育艺术,靠近孩子心灵,在家庭教育中与孩子共同发现美好、收获成长,滨州市教育局官方公众号开设“我为群众办实事/家庭教育心语”栏目,以期对家长朋友们有所启发,敬请关注。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今天小编与您分享的内容是《怎样培养出一个超爱阅读的孩子?中国教育报编辑爸爸的八年陪读经!》。

就像曹文轩说过的一句话:“阅读是一种对生活方式的认同。”

我的孩子(小名叫哲哲)现在是十一岁,我越来越发现他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很大程度上就是跟读书有关的。我从孩子不到两岁时,就开始给他每天读故事,一直到他十周岁生日那一天,读了八年多。

这八年多对我来说,不止是收获了特别亲密的亲子感情,更重要的是,我觉得他的视野已经非常开阔了,写作水平也很高,而且他内心非常有爱。

如何养成阅读的习惯

边读边交流非常重要

我们经常说要给孩子一些价值观的渗透,或者一些精神引领,其实在边读边交流过程中的引领是最润物细无声的,是最有效的。

“孩子好奇心的发展,至少需要一个可以分享这种好奇心的成人的陪伴,跟他一起,重新发现周围这个世界里的快乐、激动和神秘。”

我觉得,跟孩子亲子共读的过程,就是一个分享的过程,这种过程对孩子的成长来说非常重要,可以鼓励他的阅读兴趣,也可以让我们发现孩子内心在想什么。

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里的“读”“行”——读书和行走,是紧密结合的。

如果说阅读是让我们在心里面走遍大千世界,那么行走就是让我们在大地上阅读更多的书。

这样一来,孩子能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感受,是一种让孩子有身临其境感觉的学习方式。去看看实物听导游讲解,对历史会有一些更深刻的认识。

选书应该与孩子的年龄相契合

儿童阅读,有个黄金定律,就是什么样的年龄读什么的书。

幼儿园主要以绘本为主。

小学低段以桥梁书逐渐过渡到儿童文学。

小学生中段的时候,开始接触一些科普书、历史地理类的书籍。

小学高段就可以持续地往各个门类深入发展。

把不同类的书相结合,逐渐扩大视野

我们在引导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把不同种类的书都给孩子看一看,逐渐扩大他的视野。

文学作品,能够让孩子的内心变得更加柔软一些,很多儿童文学作品的故事都比较温馨,内核感人,具有真善美的力量。

如果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不太爱阅读,其实也是可以从动物小说入手,因为动物小说的特性和孩子的天性很契合。

任何一个书目,都并不能包治百病,只是作为一个参考。

读书的几个误区

读书过程中,少打断、少提问

给孩子读书的过程中,尽量不要打断,不要给孩子提出过多的问题。

有些父母很用心,他们会自己先大致看一遍书,向孩子提几个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去读书。

但事实上,如果孩子一开始就带着父母提出的问题去读书,会很难一下子进入书中的世界,这种看似很好的做法,不但不能帮助孩子更好的阅读,反而破坏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对于孩子的阅读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孩子的阅读兴趣。

要正确看待孩子读漫画书

有些父母很担心孩子怎么就爱看没营养的漫画书。

不过,我觉得漫画书就像孩子成长路上必经的一段旅程一样,或早或晚,一定会有一个阶段,对漫画书的确着迷的。

我的观点是,在孩子对漫画书感兴趣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不让孩子看漫画书,而是给孩子一些好的漫画书,比如《丁丁历险记》《高卢英雄历险记》《雅卡利的神奇历险》。

这些书都是非常好的漫画书,对于培养孩子读图能力、孩子看图与图之间的逻辑联系的能力、塑造孩子的绘画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

看待孩子读书,父母功利心不能太强

还有一些父母读书可能是功利性太强,比如一定要读出什么东西来,一定要摘抄好词好句,这些都不必要;让孩子有一个愿意读书的心情、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往往更有意义。

孩子读了大量的书,那种自然流露的东西往往是更值得我们去呵护的,更值得我们去反复琢磨和思考的,也更有意思。

当孩子读了大量好书的时候,他的心中就会特别有爱,就会对生活、对生命有独到的看法和见解。

有一个儿童文学作家说过一句话:

“只有童年读的书才是预言书,可以告诉我们有关未来的种种。”

我们给孩子读的儿童经典,说不定这些经典哪一天就对孩子的抉择产生影响。父母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把孩子带到更远的远方,但是书籍可以做到这一点。

责任编辑:孙洁

网友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