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家长节缘何“情定”滨州

发布时间:2016-10-10 00:00:00   1981

作为一场国字号教育盛会,首届中国家长节绝对是贵宾云集。在千余名嘉宾中,来自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印尼等国家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地的学者将带来五彩缤纷的教育观点。

单说内地来宾,个个都属顶尖教育大咖,如“知心姐姐”卢勤、中国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孙云晓、“三生教育”倡导者罗崇敏等人。用教育从业者的话来说,这些人“哪一个都能独自撑起一台重量级教育论坛”。那么,他们为何都愿意拿出宝贵精力来滨州“交流争锋”?组委会为何放心大胆地将这次盛会交给滨州来办?尤其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CISV怎么也被滨州吸引而来,参与盛会主办呢?他们相中滨州的,究竟是什么呢?

聚焦当下教育难题,鲜明提出“家校社共育”的理念,吸引众多顶尖学者热情参与

吸引顶尖学者的,首先是中国家长节本身内涵的高度学术价值,其定位、宗旨、主题将直面诸多当下教育难题,力图在城镇化加速的今天,作出时代性的教育回应。

据中国家长节组委会秘书长、三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萧斌臣介绍,当前中国的留守儿童已经超过5800万,占农村儿童总数的近30%。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为2200万人。由于错失童年的亲情陪护,还有关键窗口期开发和良好家风传承,留守儿童普遍出现了自制力差、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自信心、孤僻、暴躁等倾向。此外,城市里出现“天价学区房”“海外留学低龄化”现象背后,也反映出了中国教育理念存在偏差,以及在家教、家训、家风教育出现了空白。

中国家长节组委会主任、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杨志海表示,创办“中国家长节”,旨在以一种温馨的方式来提醒成年人回归家庭,重视家庭,常回家看看;唤醒父母家长的“家长”角色意识,明确家长在养育下一代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地位;引导全社会都来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家庭、学校、社会在“共育”上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可见,这届盛会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并始终围绕“家校社共育”展开讨论。今天,“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取决于家庭文化素养和社会整体环境”,这一观点已逐渐深入人心,但要具体怎么做,仍困惑着普通家长、教师、管理者。诸如“当一名合格有高素养的家长”、“怎样与孩子共同成长”“如果家长都要持证上岗的话,要经过怎样的培训历程”,而在这方面,大会组委会不仅是提出问题,而且有了很多相关经验,其中,基于滨州实践的成果可称丰硕。

经一年多实践,家校社共育已经形成了“滨州模式”

从2015年4月开始,一场涉及3万多个家庭的教育实践拉开,地点就在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一实践名为“蒲公英·家校共育暨家长教育服务工程”,北京大学“三宽家长教育”课题组、三宽家长教育科学研究院希望帮助该区建设一个富有先进理念的示范区。

该区制定了《“家校共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家长教育、教师培训、学生成长、公民教育“四大工程”。在狮子刘村农家院,开辟了家庭教育宣教基地“三宽苑”,免费为周边村居家长咨询。自2015年以来,该区共举办13期184场公益培训和12次沙龙咨询活动,发放调查问卷6000余份,征集意见3万余条,培训家长、教师、学生近5万人次,梳理、解答各类问题4227个。同时,选拔责任心强、研究水平高的50名教师和家长代表,组成种子教师团队,赴北京大学参加了“家校共育”高级研修班。随后,选拔优秀讲师组建“家长教育讲师团”,经培训后承担全区家长学校授课任务。

2015年5月28日、29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光峰,市委副书记、市长崔洪刚分别到“三宽苑”调研,对“家校共育”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区探索家长教育的新路径,让家长在胡同口的邻居院就能接受到国内一流的教育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015年11月21日,山东滨州“家校共育”合作示范区建设·教育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在秦皇河畔顺利召开,“只有家长好好学习、才有孩子天天向上”的理念深入人心,该区教育实践经验开始向全市、全省“输出”。

在中国家长节组委会秘书长萧斌臣看来,目前,家校社共育“滨州模式”已经形成。它包括“一二三四五”要素:树立了一面旗帜“家校社共育”;形成了二大共识:家长教育工程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家校社共育是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找到了三个发力点:党委政府主导,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专家团队引领;实施了四项工程:家长持证上岗工程、教师重塑培训工程、学生素质教育工程、公民素养提升工程;作出了五点贡献:了解了社会转型时期基层群众对家庭教育的新需求,开启了帮助中国家长“持证上岗”的新实践,开辟了化解家校矛盾、改善教育生态的新路径,开发了提升公民素养、创建文明城巿的新思路,提供了区域化推进家校社共育的新范本。

滨州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古村镇大会,拥有厚实的人文底蕴和教育资源

刚刚成功落幕的第二届中国古村镇大会给予滨州信心,也增添了首届中国家长节组委会的举办信心。

在上海高谛中心主任、黄河古村风情带主要设计者后德仟看来,家底厚实、五彩斑斓的滨州古村镇资源同时是一份青少年人文教育的宝贵财富。单拿西纸坊天齐滨州世界柴火陶艺基地来说,它囊括了自秦汉以来的典型窑炉制式,可说是一部现实版的陶瓷烧制史。该项目已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明年将挂牌成立国际柴烧陶艺基地。在今年家长节上,它将成为学者、学生参观考察的重要项目之一。同时,明年8月份,该基地将迎来国际性的柴火陶艺论坛,欧洲、日韩等国陶艺大师、青少年将前来交流学习。

曾在今年5月来滨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CISV亚太会务部主任TommyAdarme如此看滨州:滨州拥有黄河、孙子等典型中国文化符号,距离泰山、曲阜近便,马上就要举办中国家长节,应当成为2017年承办CISV亚太年会的首选城市。他相信,如果滨州能够顺利承办该年会,必将让此次大会成为一个亚太教育的一次盛会。

“滨州丨中国家长节·10月22日-23日,邀您为爱而来”,正如主办方之一君学集团的邀约语:“中国家长节即将在滨州盛放,无数双眼睛在凝视着这里。我们就要让它开的五彩缤纷,让它开尽家长的心里,让那花香飘香更远的远方!”

(记者 刘清春 报道)

责任编辑 张婧雨

网友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