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家长节将带给滨州一次教育理念“革命”

发布时间:2016-10-11 00:00:00   

家家都有孩子,人人关心教育。与此同时,正如本届大会组委会秘书长萧斌臣所说,“当前民众对教育的评价:发展最快的行业、老百姓收益最大的行业、遭受诟病最多的行业。”这说明中国教育存在着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教育是种刚需,中国教育又面临着诸多难解问题,这决定了首届中国家长节必将深受全国关注。

首届中国家长节将带来教育理念一场“革命”

人本来就是人,何必要学着做人?父母本来就是家长,怎么还要学着做家长?搞这些“持证上岗”“家长读书会”等花样真的有必要吗?——当人们知道中国家长节将在滨州举办的消息,最先提出的就是此类问题。

生活中,许多职业需要“持证上岗”,但是位居人类最重要的职位——父母,却既不经过考试,也不需要证书。事实上,做父母是很重要、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尤其是在当下这个充满剧变的信息化时代。而这,正是中国家长节要带给我们一场“思想革命”。率先提出家长要“持证上岗”教育主张的人,正是本届大会组委会秘书长萧斌臣。

萧斌臣是“三宽”(宽厚、宽容、宽松)家长教育理念的首倡者和“三宽”家长教育模式的创始人。近年来,在中国关工委、北京大学相关院所和学大教育集团的大力支持下,“三宽”家长教育团队奔走在全国各地城乡,举行了上千场家长教育公益讲座,向百万家长传播科学先进的家长教育理念,潜心探索新时期中国家长教育的规律,成功研发出适合不同年龄段家长需求的“三宽”家长系列课程,并先后在太原、西安、深圳、石家庄、长沙、北京等多个城市成功推广。

在滨州,萧斌臣认为,目前,家校社共育“滨州模式”已经形成,甚至将滨州视为三宽教育的“小延安”。因而,首届中国家长节带给滨州,或者说滨州将带给全国的,将是一场围绕“家校社共育”展开的理念“革命”——助推中国父母持证上岗。

首届中国家长节将提升滨州教育在全国格局中的历史地位

这些年,滨州教育对外开放力度日渐加大,不过,人们见到的更多的,是全国、全省一流教育理念的入驻,是滨州教育工作者走出去“取经”。如北京101学校入驻滨州一中,北京育英学校专家进驻滨城区三中,山东实验中学、行知中学等前来落户。在“吸收”同时,很少见到滨州教育理念的“对外输出”,而即将到来的首届中国家长节则将让滨州变身家校社共育的高地,吸引全国不同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前来取经。

萧斌臣认为,家校社共育在滨州有着实实在在的成绩,其“滨州模式”具有强烈推广价值。它包括“一二三四五”要素:树立了一面旗帜“家校社共育”;形成了二大共识:家长教育工程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家校社共育是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找到了三个发力点:党委政府主导,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专家团队引领;实施了四项工程:家长持证上岗工程、教师重塑培训工程、学生素质教育工程、公民素养提升工程;作出了五点贡献:了解了社会转型时期基层群众对家庭教育的新需求,开启了帮助中国家长“持证上岗”的新实践,开辟了化解家校矛盾、改善教育生态的新路径,开发了提升公民素养、创建文明城巿的新思路,提供了区域化推进家校社共育的新范本。

可见,家校社共育让整体还欠薄弱的滨州在全国独领风骚,其滨州模式让我们从长久的学习者、模仿者变成了被学习对象,被模仿对象。从全国教育的相对“洼地”到相对“中心”,首届家长节将带给滨州教育一次重要地位跃升。

首届中国家长节是城市品牌的一次重要营销机遇

首届中国家长节带给我们的历史性福利,不仅局限于教育。萧斌臣认为,所谓“滨州模式”中的两大共识是:家长教育工程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家校社共育是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可见,家校社共育及中国家长节将给滨州城市建设带来深远影响。

与此同时,盛会还将是滨州教育资源、文化底蕴的历史性的展示良机。如西纸坊天齐滨州世界柴火陶艺基地来说,它囊括了自秦汉以来的典型窑炉制式,可说是一部现实版的陶瓷烧制史。把它放在国际青少年教育格局中,也珍贵资源。再如,即将在盛会闭幕式上演出两个节目的百川小学合唱团,刚刚在南京艺术学院举办的中国校园合唱节上获得二等奖,并将在今年年底应邀赴德国演出。再如,以定吕小学足球队为代表的滨州校园足球现象等滨州教育成绩都值得在家长节上拿出来与国内外嘉宾分享。

上述资源将和大会议程一同为滨州带来一个丰满的卖点体系,是难得的城市营销的历史机遇,把握好它们,将大大提升滨州的城市人文底蕴,进一步擦亮城市形象,提升我们的知名度。可见,首届中国家长节带给滨州的“礼物”丰厚,我们有必要也有信心把握它,为我市教育进步和城市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记者 刘清春 通讯员 赵清华 吕利春)

责任编辑:王志学

网友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