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头条 【滨州朗读者】用文字点亮生命 以诗歌叩问青春
发布时间:2018-07-19 16:12:27   38380 作者:记者 郭文璐 赵鑫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诗歌到底是什么?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汉字的艺术,是一个民族语言最高的工艺品,诗歌也是说不明白的,靠灵感也需要天赋,靠努力也需要机遇,而我认为,写诗是一次特殊的人生旅行,一路风景格外吸引人的眼球。文字有温度,声音有力量。当在朗读一首诗歌的时候,朗读者会跟作者产生共鸣,走进心灵深处,感觉生活是这样有诗意,生命是这样的丰盈。就像文中所说:“我写的是诗,你读的是我。”一起跟随朗读者邵辉、马宝玲来听一听吧!

《用文字点亮生命,以诗歌叩问青春》节选

作者:时培建  朗读者:邵辉、马宝玲

1987年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2009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2014年春天父亲病逝,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异常凄冷,那年冬天湖北脑瘫病人余秀华一夜爆红,冰天雪地的日子里,诗歌出奇的火热。经常一个人静悟,也不习惯用口和嘴唇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维,又经常有所顾忌,害怕给诗歌以无形的枷锁和负担。我更愿意让诗歌为我带路,向前走、跳、或者跑。这种对诗歌的需求就是我的需求、对汉语的需求,对文字的需求。正是这种需求,引领了一切。我是那么渴求文字带给我的快感,那么渴求一首诗所能给我的灵魂上的洗礼和慰藉,父亲的离世彻底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望,让更多的感受和体会融入了诗歌创作中。我疯狂地读书、写诗,投稿、发表,时常深夜一个人静坐灯前,也是从那时起,我迷恋上深夜的风,深夜的静,甚至是深夜的痛,只有在深夜,我才是完整的。

文学创作离不开阅读,最早的阅读是初中时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考之前读完了四大名著,大学期间就整天泡在图书馆里,那时最沉溺于19世纪的工美文学。如今,家里的藏书从最初不足五十本,到现在的近两千册,阅读直接提高了我的创作水平,仅2017年就发表诗歌276首,有16首荣获全国大赛奖项。荣誉只能代表过去,只有写诗才是真正的当下。写诗的坚持出于一种执念,而渐渐变成一种信仰,而这种信仰是一种递进关系,情感、情节、情怀。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我而立之年,以诗歌叩问青春,让生命更有温度,真好。在父亲去世三周年之时,我把曾经发表的一篇散文《托清风捎去安康》带到父亲的坟头,点燃,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写作的真谛,不是为了入协,不是为了稿费,而是诠释生命的另一种状态,一种活着的状态!

责任编辑:王宗尧
滨州视频
内容平台 推荐
252粉丝 +订阅

热门推荐

  • 滨城区市民文化节:锣鼓秧歌闹元宵 非遗文化赶大集

    滨城区市民文化节:锣鼓秧歌闹元宵 非遗文化赶大集

    02-05

    立即播放
  • 【第五届中国伏生诗会】李婴《逆流之河》

    【第五届中国伏生诗会】李婴《逆流之河》

    07-22

    立即播放
  •  黛溪街道:国学伴成长 快乐过暑假

    黛溪街道:国学伴成长 快乐过暑假

    07-19

    立即播放
  • @党员领导干部:把“身边人”教好管好

    07-18

    立即播放
  • 中国伏生诗会在文脉传承里歌唱

    07-19

    立即播放
  • 航拍最美家乡|云上滨州

    07-12

    立即播放
  • 影阅齐鲁|实体强村 支部领办合作社开辟乡村振兴新路径

    07-09

    立即播放
发表评论
  • 全部评论
  • 我的评论
13082720636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