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第四期《改革会客厅》开播 聚焦滨州人才工作
发布时间:2020-12-03 09:05:40   199449 作者:记者 丁春贵 通讯员 魏龙飞 陈光志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全媒体互动访谈栏目《改革会客厅》第四期聚焦滨州人才工作:

实施“人才集聚工程” 助力富强滨州建设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人才结构决定产业结构,人才发展关乎滨州未来”的共识共为,将“双招双引”作为“一号工程”,聚力实施“人才集聚工程”,全市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更加顺畅,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人才集聚效应明显提升,有力推动了富强滨州建设全面起势、加快成势。

《改革会客厅》第四期节目邀请到滨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荣舜,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剑海,愉悦家纺有限公司技术主任、全国技术能手苏风驰,就实施“人才集聚工程”进行交流。

立足“新”,开创引才全新局面

主持人:我市实施“人才集聚工程”采取了那些特色做法?

李荣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为做好人才工作,我市突出比较优势,重点在“新”字上做文章。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荣舜

一是制定“新”政策。2019年,我们印发“万名大学生进滨州、百名硕博士进事业单位”“双进”工程《意见》,助力滨州首次实现大学生流入流出基本平衡。2020年,我们又印发“百名高端专家、千名硕博士、万名大学生进滨州”“三进”工程《意见》,即“2020版人才新政”,提出20条政策措施,更加注重政策的合理性和精准性,做到引才方式进一步多元、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支持范围进一步扩大、比较优势进一步突出,比如,系统提出了产业引才、活动引才、优选引才等八种引才方式;对来滨州企业就业和创业的“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博士、硕士、大学生,每月生活补助分别为7500元、3000元、1500元,全省标准最高,等等。

二是拓展“新”路径。推出“硕博优选计划”、选聘“双一流”建设高校优秀毕业生、定向招录北大清华大学生、公开选聘国有企业管理人才等工作,不仅吸引了优秀高校毕业生来我市就业,也为干部队伍充实了优秀人才。为吸引高层次人才,我们自2019年开始举办“赢在滨州”创业大赛,今年的创业大赛规模进一步扩大,设置国内4个赛区、海外3个赛区,遴选66个项目进入决赛,产生一等奖2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5人、优胜奖20人,已落地和准备落地项目20个,既引进了人才,又引进了项目。

三是搭建“新”平台。与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等20多所高校合作,设立引才工作站。拥有省级以上人才平台载体238个,其中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平台载体27个。建立驻京人才联络服务站,已经联系对接滨籍在京高层次430多人;设立长三角人才联络服务站,已联系对接长三角区域的滨籍优秀人才180多名,促进了滨州与先进地区人才资源、科技资源的一线对接。开发建设“人才滨州”信息化工作平台,集宣传推介、政策申请、线上对接、项目申报、人才服务、人才库等功能于一体,提高工作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滨州人才节”期间,通过平台开展了“万名大学生进滨州”——云端招聘会。

四是提供“新”服务。我们用心用情用力打造最优服务环境,致力于打造“办事不求人”的人才服务品牌。制定《高层次人才全周期服务流程再造实施办法》,围绕编制保障、子女入学、家属安置等11个方面,提供24项精准化服务,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为缓解年轻人才住房压力,全市筹建人才公寓10000套左右,其中今年投入使用4000套左右,全部达到拎包入住条件,同步建设青鸟驿站,书吧、咖啡吧、超市、健身房、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五是探索“新”机制。我们推出滨籍在外工作人员选调计划,连续两年帮助滨籍优秀人才回滨州干事创业。推出高层次人才配偶安置计划,帮助高层次人才配偶来滨工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同性质对口安置,企业工作的、推荐就业。省内首次设立并举办首届“滨州人才节”,把尊敬上升为礼仪,把活动升华为制度,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也是我们在机制改革方面做出的尝试。

着眼“好”,抢占引才战略高地

主持人:近年来,在招才引智方面,我市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李荣舜:人才工作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用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人才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体现在三个“好”。

一是引才效果“好”。去年,全市引进本科以上大学生近1.1万人,其中硕博士近1500人,分别是2018年的1.9倍、2.8倍。今年以来,面对人才的激烈竞争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我们持续加大引才工作力度,截至9月底,提前一季度完成“百千万”的年度引才任务目标。截至10月底,全市引进高端专家124人,本科及以上学生10980人,其中博士58人、硕士1211人。

二是引才前景“好”。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推进建设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全力打造“五院十校N基地”,构建“产学研金服用”科创体系,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其中,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突出数据咨询、设备共享、检验检测、人力资源等八大公共服务,已确定入驻各类机构116家;魏桥集团、国科大、中信信托三方共建魏桥国科研究院,5个研究中心揭牌,10个联合实验室和17个科技项目正式启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随着高铁、机场、港口、高速公路建设加速推进,1小时到北京、3小时到上海、25分钟到济南的交通圈、生活圈即将形成,国家主干道高铁枢纽城市和环渤海中心城市战略地位奠定凸显。

三是引才氛围“好”。今年我们首次举办“滨州人才节”,坚持活动全天候、人才全覆盖、市县全联动、传播全媒体,策划开展22场活动,共83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45个项目现场签约,269人达成引进(就业)意向。佘春明书记的主旨演讲更是引起强烈反响,迅速“刷屏”,甚至是“霸屏”。人才节的成功举办,在社会上形成敬才、爱才、求才良好氛围,掀起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新高潮。我们将继续举办人才节,创新活动形式,把我们的共识形成共为,共为形成合力,促进人才与滨州“共创·共享·共成长”。

营造“暖”,打造爱才滨州温度

主持人:作为一名技术型人才,请问您对滨州的人才工作有什么切身感触?

愉悦家纺有限公司技术主任全国技术能手苏风驰

苏风驰:我自2005年开始在滨州工作,今年已经是第15个年头,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干起,目前是愉悦家纺有限公司精蜡厂技术主任。从我自身来讲,我切身感受到了滨州这些年人才工作的发展进步,也真切体会到了滨州人才环境的不断优化。特别是近两年来,市委、市政府对人才工作非常关心,推出了一系列的人才优惠政策,让我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暖。作为一名技术人员,起初我们工作的社会认同度并不高,大家普遍认为我们的工作没有前途,但是近年来,滨州针对技术型人才评选荣誉称号,鼓励技术型人才申报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并发放相应补助,让我看到了这座城市对人才的尊重。今年我参与申报了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产业技能类),在整个申报过程中,工作人员对整个申报流程进行了悉心指导,不怕麻烦,不辞辛苦,为我申报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相信,只要保持这种爱才、敬才的温度,滨州这座温暖的城市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滨州的未来必将绚丽多彩。

突出“诚”,营造留才滨州环境  

主持人:您作为一名高端管理人才,是什么因素让您最终选择留在滨州,发展您的事业?

赵剑海:在选择滨州前,我也考察、对接过很多地方,最终让我决定留在滨州的,我想是这座城市的“诚”意。

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剑海

首先是敬才有诚意。拿李部长刚才提到的“滨州人才节”来说,把对人才的尊重上升为一种节日,这在山东乃至全国都是不多见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参加开幕式,并亲自为各类人才颁奖,体现的是市委、市政府对人才的重视。特别是佘书记在主旨演讲中,提出打造人才向往的“智者智城”,“ 让各类人才都能在滨州找到梦想与现实的结合点,与富强滨州同频共振、共赢未来。”将人才未来与滨州未来紧密连接在一起,体现出了最大的诚意。

第二是引才有诚意。滨州对企业的政策,非常优惠并且非常合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帮助作用,对政策的了解过程也是我们下定决心留在滨州的决策过程。同时,在人才引进方面的政策,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既有实用性又有创新性,例如对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高层次人才引进落编等政策,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项目落地的想法,全心为人才服务的态度,让我切身感受到这座城市浓厚的引才氛围和强烈的引才诚意。

第三是留才有诚意。对于创业者来说,最大的诚意是创造优良的企业成长环境,帮助企业发展壮大。滨州以其专业表达了对创业者的最大诚意。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作为一个国际化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一定程度上也承担着“留才”的职能。这里有完善的顶层设计和科学的管理体系,政策环境优良、硬件配套齐全,科创氛围浓厚,具有专业化的运作水平。我们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各类人才和富强滨州必将同频共振、共赢未来。

注重“活”,助力“富强滨州”建设

主持人:在今后的发展中,人才必定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一步我们将如何进一步提升人才工作,助力“富强滨州”建设呢?

李荣舜:市委对人才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佘书记多次为人才工作提要求、点题目,在8月份举办的2020“滨州人才节”上,提出打造人才向往的“智者智城”,让人才“成在滨州”,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为此我们在做好当前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思路,重点做到一个“活”字。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荣舜

一是思路“活”。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拓宽引才工作思路,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观,探索以实用为主的柔性引才方式。同时遵循本土人才成长规律,完善本土人才培养机制,让引进人才和本土人才“齐头并进”。

二是政策“活”。重点在探索制定具有比较优势的政策和措施上发力,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长远的眼光,对标先进地区和兄弟城市人才招引优势,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引爆性”人才政策和措施,凸显的滨州比较优势。

三是方式“活”。进一步加强与高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战略合作,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政企合作,政府建立多方参与的人才引进模式,企业充分发挥用人主体作用,合力推动人才发挥作用,实现企业和人才共同发展。

四是服务“活”。强化政府的人才公共服务职能,站在人才角度考虑问题,根据人才的需求提供服务,当好“金牌店小二”。全力打响“办事不求人”人才服务品牌,让各类人才在滨州便捷成长、顺利成功,推动滨州成为群贤毕至、安居乐业的幸福栖所。

责任编辑:王志学
滨州视频
内容平台 推荐
252粉丝 +订阅

热门推荐

  • 滨城区市民文化节:锣鼓秧歌闹元宵 非遗文化赶大集

    滨城区市民文化节:锣鼓秧歌闹元宵 非遗文化赶大集

    02-05

    立即播放
  • 【第五届中国伏生诗会】李婴《逆流之河》

    【第五届中国伏生诗会】李婴《逆流之河》

    07-22

    立即播放
  •  黛溪街道:国学伴成长 快乐过暑假

    黛溪街道:国学伴成长 快乐过暑假

    07-19

    立即播放
  • @党员领导干部:把“身边人”教好管好

    07-18

    立即播放
  • 中国伏生诗会在文脉传承里歌唱

    07-19

    立即播放
  • 航拍最美家乡|云上滨州

    07-12

    立即播放
  • 影阅齐鲁|实体强村 支部领办合作社开辟乡村振兴新路径

    07-09

    立即播放
发表评论
  • 全部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