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专题

更多

@滨州人  全民国防教育知识竞赛初赛时间延长至10月14日,邀您继续答题闯关

@滨州人 全民国防教育知识竞赛初赛时间延长至10月14日,邀您继续答题闯关

应援尽援!滨州市司法局5年为受援民工挽回经济损失6000余万

发布时间:2017-11-10 11:10:00   18577 作者:通讯员 韩英选 报道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做好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工作,特别是解决好建筑领域农民工的工资拖欠问题关系到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社会稳定的大局。近年来,市司法局在全市积极开展“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争先创优年”活动,深入实施“法律援助应援尽援”民生工程,以“应援尽援、能援多援”为目标,以方便农民工寻求法律援助为导向,扎实开展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

五年来,全市法律援助机构通过“12348”法律服务热线解答农民工法律咨询8826人次,办理农民工讨薪、工伤赔偿、劳务纠纷等案件3805件,受援人数5905人次,为受援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6627.28万元。

农民工受援,首先难在申请渠道上。五年来,全市8家法律援助机构先后在临街一层、政务大厅或四个中心分别设置便民服务窗口,悬挂标示牌,设置指示牌,方便农民工寻找申请法律援助。服务窗口均配备值班律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佩戴胸牌上岗。安排专业律师接听电话解答咨询,接待农民工来访。

各县区法律援助机构也都完善了接待场所和服务设施。为了避免相互干扰,还设置了专门谈话室。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援助机构采取双休日值班制度。在城市社区、乡镇街道司法所或人保、建设等部门,有的还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协助农民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走进法律援助机构,关键是有条件能够申请受援。我市根据《山东省法律援助条例》和《滨州市法律援助办法》规定,结合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实际,逐步放宽申请条件。比如,我市将经济困难标准由最低生活保障线提高至最低生活保障线的两倍;对农民工因追索劳动报酬、工伤赔偿、发生死亡或重大伤害的交通事故、医疗事故的案件不予审查其经济条件;对农民工确因情况特殊,无法及时提供身份证明、经济困难证明或即将超过仲裁、诉讼时效的案件,采取先受理、后补齐证明材料的办法特事特办。对农名工群体性案件,采取简化程序、快速办理、优先指派的办法急事急办,确保农民工维权效益和质量。

法律援助工作,重心在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上。全市各法律援助机构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法律援助在农民工中的知晓率。

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发放宣传页、明白纸、案例书等,方便农民工了解相关维权知识和申请法律援助。推进“法律援助进社区、进企业、进工地”活动,组织法律服务人员和法律援助志愿者到农民工较为集中的社区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宣传活动。指导社区法律援助服务站,安排法律援助志愿者经常参与服务站工作,宣传法律援助的对象和范围、工作程序以及各项规定,指导农民工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注重保留证据,减少在发生纠纷时因没有证据造成的诉讼风险。将法律援助和相关劳动法律知识纳入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内容,让农民工知法懂法,当其合法权益遭遇侵害时,想到法律援助,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各法律援助机构还综合运用行政、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矛盾纠纷,在办理农民工案件时,尽量采取调解的方式解决,尽快挽回农民工的损失,减少诉讼,降低维权成本。

分享到:
责任编辑:宋静涵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