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专题

更多

@滨州人  全民国防教育知识竞赛初赛时间延长至10月14日,邀您继续答题闯关

@滨州人 全民国防教育知识竞赛初赛时间延长至10月14日,邀您继续答题闯关

纠纷“有处调”“调得了”!滨西分局创新社区警务赢得百姓满意

发布时间:2018-01-18 15:53:56   13338 作者:通讯员 邱振华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滨海公安局滨西分局紧紧围绕基层基础三年攻坚战这一主线,以夯实民生警务为目标,积极拓展理念,搭建服务平台,在辖区碧林警务室创新建立“民调中心”,推行 “1+2+2”矛盾纠纷调处法,让纠纷“有处调”,创新工作模式,让纠纷“调得了”。接处警量同比下降57%,受立案数同比下降70%,矛盾纠纷调处率上升14.5%,辖区治安实现明显好转,以真情的服务赢得了身边百姓的满意。

2017年,滨海公安局滨西分局紧紧围绕基层基础三年攻坚战这一主线,以夯实民生警务为目标,积极拓展理念,搭建服务平台,在辖区碧林警务室创新建立“民调中心”,推行 “1+2+2”矛盾纠纷调处法,辖区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38.4%,矛盾纠纷调处率上升14.5%,以真情的服务赢得了身边百姓的满意。

搭建民调平台,让纠纷“有处调”。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油田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类利益群体交织,一系列新型社会矛盾不断涌现,成为影响社区稳定和居民安居乐业的不安定因素。“在2017年派出所的接处警工作中,各类纠纷占到出警量的29.2%,特别是碧林花园居民小区,常住人口达到6000余人,东家长、西家短的事情特别多,经常跑了这家、跑那家,疲于应付。”滨西分局滨华派出所副所长王绍林说。2017年初,滨华派出所针对社区纠纷类警情多的现状,在快速出警、规范处警的同时,主动探索,创新机制,联合胜滨物业在碧林花园小区成立了辖区首家矛盾纠纷调解机构“民调中心”,中心人员由派出所社区民警、小区楼栋长、热心帮扶志愿者和律师事务所派出的法律服务志愿者组成。“过去,对邻里矛盾的调解一直让我们十分头疼,特别是一些关于养狗、楼道公共卫生等方面的矛盾,有时候处理不好,就有可能被骂甚至被打。民调中心的建立,使我们在调解纠纷方面有了去处和帮手,工作开展起来顺利多了。”碧林物业站指导员姜林说。民调中心的建立,将警务室民警、居民社区、热心志愿者以及法律工作者等多种力量有机融合于一个工作平台,提高了纠纷调处的工作实效。

创新工作模式,让纠纷“调得了”。在工作中,民调中心推行“1+2+2”纠纷调处法,即以民调中心为工作平台,一般纠纷由社区民警和楼栋长进行调处,复杂纠纷则由社区民警、楼栋长、帮扶志愿者和法律服务志愿者共同调处。特别法律志愿者,在调解纠纷矛盾中,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法律专业优势和“第三人”公信力的作用,把法律的规定与调解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使当事双方易于接受和信服。既避免了人为将矛盾降格处理或处理不公导致矛盾升级,也利于矛盾纠纷在最短时间内能高效解决,减少警力的消耗。2017年六月份,滨西分局滨华派出所接到报警:十几个人在小区30号楼一居民家中闹事,情绪激动。经处警现场了解,系当事人张某与其已故妻子的父亲赵某因其妻子生前医疗等费用发生纠纷。赵某伙同亲戚朋友等人到张某家索要医疗费用。因现场没有发生违法行为,属于当事人双方民事纠纷。民警没有单纯的以非治安案件为由予以处置,而是本着预防为主、依法疏导的原则,让当事双方派出代表到民调中心“座谈”,由社区民警、楼栋长积极向当事人讲解法律知识,引导合法诉求,通过民警耐心细致的工作,当事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均表示通过法院途径予以正当解决,一起群体性聚集纠纷得以有效平息。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为小区居民“送满意”。在做好纠纷调处工作的同时,滨华派出所在日常工作中,引导民警树立“真情换民心”思维理念,进小区、进单位、进居家,把居民当作“自家人”。2017年四月份,居民沈某与耿某因地下室及楼道卫生问题多次引发争执,民警得知后,秉承“以人为本、和谐调解”的理念,分别走进沈某和耿某的家中,倾听他们的诉求,讲解邻里和谐的重要性,最终将矛盾化解。耿某自觉将地下室及楼道卫生打扫干净,两家又恢复了往日的和谐。“多亏了警务室民警,我们两家才能摒弃前嫌、和好如初。”耿某说。

派出所还经常性组织开展警民相约警务室等活动,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拉近了民警与居民之间的距离,密切了相互之间的联系,赢得了群众的满意。

分享到:
责任编辑:董锋磊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