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专题

更多

@滨州人  全民国防教育知识竞赛初赛时间延长至10月14日,邀您继续答题闯关

@滨州人 全民国防教育知识竞赛初赛时间延长至10月14日,邀您继续答题闯关

阳信秉持“1234”思路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16-08-25 09:14:39   19115

今年以来,阳信县司法局围绕“强基础、促规范、办实事”的工作目标,提出了“1234”工作思路,着力突出“司法为民建设”和“法律服务便民建设”两个工作亮点,强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取得良好效果。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纳入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是一项社会化工作,需要广泛参与,协调推进。阳信县健全“一项”工作机制,保障良性运行。积极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纳入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司法行政具体实施、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长效工作机制。

通过各级实体平台、窗口服务单位、政务微信、召开座谈会等渠道,做到定点监测、定期分析、定向运用,不断创新和完善服务机制,确保公共法律服务“适销对路”。加强与财政、税收、政法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着力构建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的长效机制。

建立“普法讲师团”和“法律援助服务团”,丰富普法服务供给

普法工作,也需要优秀队伍的有效供给,提供丰富的普法知识和法律服务。为此,阳信县司法局组建“普法讲师团”队伍。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实行“普法通知书”制度,要求执法部门在做好本单位学法用法的同时,承担起普法的社会责任。通过个人自荐、单位推荐等方式,将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中专业水平高、热心于法治宣传的同志纳入“普法讲师团”,在全县进行巡回普法演讲。县司法局与县教体局联合行文,为全县112所中小学配齐法律顾问和法制副校长,确保学校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

组建“法律援助服务团”。注意吸收社会执业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以及具有一定法律专业技能的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和法律服务志愿者组成全县法律援助服务团,在业务上接受县法律援助中心的管理和监督,主要承担参加法律援助机构值班接待工作、向社会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接收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办理法律援助事项、参与法律援助公益服务活动等职能。县法律援助中心定期组织服务团成员到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站点,以法律参谋员、人民调解员、法律咨询员、法治宣传员等多种角色开展法律服务,使法律援助更贴近群众、贴近民生,受到群众和基层组织的欢迎。

打造“三大”平台,推进载体建设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包括实体平台、热线平台、网络平台。

打造“全覆盖”的实体平台。按照“临街落地、交通便利、方便群众”的原则,慎重选址,高标准、高起点建成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按照“超市化布局、陈列式展示”的要求,一站解决群众基本的法律服务需求。依托司法所建立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设立服务窗口,每月定期组织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社会组织等力量资源,指导和帮助群众办理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等事项。目前,阳信县十个乡镇(街道办)中有三个已经完成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的建设。在各乡镇,选取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居,依托村两委和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村级司法行政工作室。通过对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及部分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等资源的有机整合,优化业务流程。在发挥好村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作用的基础上,引导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和社会力量与村委会挂钩结对,定期及时为村级治理提供法律意见,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参与纠纷化解。在民政、妇联、残联等部门单位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12个,努力形成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城乡全覆盖。

打造“多功能”的热线平台。按照便民、利民原则,将12348法律服务咨询热线和法律援助热线合二为一,建成12348法律服务热线平台,赋予其法律援助、法律咨询、法律服务、普法宣传、人民调解、综合服务等职能,做到“一号对外、集中受理,分类处置、限时办结”。

打造“便捷化”的网络平台。建立县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全面升级阳信司法行政网站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设立“办公证”、“求法援”、“找调解”、“社区矫正”的网上法律服务项目,推动法律服务在线咨询、网上申请调解矛盾纠纷、网上申请办理法律援助公证等法律服务。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平台上开发“法律导航”栏目,让群众动动“指尖”就能找到最近、最便利的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打造“四个”服务品牌,满足群众需求

打造“法润阳信”普法宣传品牌。建立由司法行政干警、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员、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组成的普法宣传队伍,以“法润阳信”为主题,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通过开设讲座、发放资料、接受咨询等形式,大力开展“公证突击宣传月”、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反对家庭暴力”、“拒绝校园暴力”、基层依法治理等系列专题宣传活动。积极开展法治文化建设,精心打造县级法治文化宣传教育体验馆和县级法治文化公园,在十个乡镇(街道办)建成了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一条街覆盖全县80%的村居。

打造“智慧矫正”社区矫正品牌。率先在全市建立了“特殊人群管理指挥中心”,开发设计集精准定位、轨迹回放、越界报警、分析监测等功能于一体的监管系统,将全县社区服刑人员信息纳入信息平台。指挥中心可视频连线乡镇司法所,远程开展集中教育、在线交流等,实现了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的工作目标。

打造“树强调解室”人民调解品牌。精心打造以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县调解中心主任李树强命名的“树强调解室”。多年来,“树强调解室”专心化解全县疑难矛盾纠纷300余起,有效维护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稳定,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上级部门的赞扬。《法制日报》、《大众日报》、《滨州日报》等媒体先后对“树强调解室”进行了专题报道。

打造“便民利民”法律服务品牌。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引导全县法律服务人员组建法律服务团,为拓展区域合作、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全县律师共为20余家规模以上企事业单位担任法律顾问,为企业避免、挽回经济损失一千余万元。积极拓展民生领域公证业务,为全县村两委办公场所确权、村级“双代管”协议、城乡环境整治拆迁安置等进行监督公证,以法治方式为民事权利提供正当依据,预防和避免可能发生的矛盾纠纷。

本报记者 罗军 本报通讯员 吴焕梅 蔡占柱 张莲莲)

分享到: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