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平台

【滨州市全民营养周】专家倡议:顿顿有蔬菜 天天有水果

发布时间:2019-05-13 19:55:33   63424 作者:张麦兰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5月12日,2019年滨州市全民营养周活动启动仪式在市科技馆启动。本届活动的主题是:合理膳食,天天蔬果,健康你我。滨州网小编特意整理了启动仪式上专家的相关讲座内容与广大网友分享。

2.蔬菜水果与健康的关系

英国《自然》杂志揭晓了美国康奈尔大学刘瑞海教授关于蔬菜、水果与人类健康的文章,指出:蔬菜、水果具很强的抗氧化剂活性和抗肿瘤活性,能有用清除体内“氧自由基”,延缓人体衰老、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

蔬菜和水果对维护生命,促进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蔬菜水果的摄入不足,是世界各国居民死亡前十大高危因素之一。WHO统计显示,2017年,全球390万例死亡与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有关。

蔬菜水果除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外,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

膳食纤维主要包括纤维素、木质素、抗性低聚糖、果胶、抗性淀粉等;

人体进食后,膳食纤维在胃中可吸收水分而膨胀,由此增加了胃内容物的容积,既可减少进食过多的其他食物,还可减慢食物进入小肠的速度;而进入小肠的各种纤维可吸附脂肪、胆固醇和胆汁酸,减少其吸收率,因而进入血液的脂类物质减少,达到降低血脂的作用。

除此之外,蔬菜水果里还有多种植物化合物。

植物化学物对于人体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作用,如各类植物性食物,尤其是深色水果、蔬菜中的原儿茶酸、绿原酸、白藜芦醇、黄酮类;玉米、绿叶菜、黄色蔬菜及水果中的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玉米黄素;十字花科和葱蒜类蔬菜中的异硫氰酸盐、烯丙基硫化合物;酸枣、枇杷、豆类中的甾体[zāi tǐ]皂苷zao dai、三萜皂苷;各种可食植物种子中的肌醇六磷酸;豆类、坚果、植物油中的β-谷固醇、豆固醇等等,其生物活性主要表现在抑制肿瘤、抗氧化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抑制微生物作用、降低胆固醇等作用。

当人们摄入蔬菜水果时,就会摄取到各种各样的植物化学物,不仅能降低心血管疾病患病及死亡风险,还可以降低胃肠道癌症的发生风险。

3.蔬菜水果的分类

蔬菜和水果都不是正规的分类,两者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定,最容易混淆的就是西红柿,你可以说它是蔬菜,因为他是茄科的;也可以说它是水果,毕竟口感不错。所以这次的分类,只是按照习惯来划分。

蔬菜的分类:

蔬菜按照所吃植物的部位不同,大概分为5类,即根茎类、叶菜类、瓜茄类、鲜豆类和花芽类,当然,有些蔬菜全部都能吃,这里只按照最常见的方式来区分。

绿叶蔬菜的12个好处

在蔬菜中,从提供维生素的品种和数量来看,绿叶菜是属于营养价值最高的一类。绿叶菜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也是维生素B2的重要来源之一。绿叶菜的含钙量也比较多,一般绿叶菜的钙的利用也较好,但也有些绿叶菜,由于含有草酸而利用率不高。此外,绿叶菜含铁丰富,而且吸收率也较高。蔬菜中按颜色来分:颜色浅的营养价值低,其排列顺序是“绿色的蔬菜→黄色、红色蔬菜→无色蔬菜”。  

黄色胡萝卜比红色胡萝卜营养价值高,其中除含大量胡萝卜素外,还含有强烈抑癌作用的黄碱素,有预防癌症功用。

水果的分类

水果分类比较简单,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仁果类、核果类和浆果类,而浆果类又分为柑橘类、瓜果类和浆果类。

吃多少?

蔬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能量低,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合物等营养特点。富含蔬菜水果的膳食不仅能降低脑中风和冠心病的风险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还可以降低食道癌和结肠癌的发病风险,并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因此被作为优先推荐的食物种类。

《我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每天摄入蔬菜300-500克,水果200-350克,提倡顿顿有蔬菜、天天有水果。但根据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居民的蔬菜水果消费量并不乐观。

4.蔬菜水果消费总量及变化趋势

2012年我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蔬菜消费量为269.4克,达到膳食指南推荐量的比例较低,仅约为15%。1982-2012年间,蔬菜消费量整体呈持续下降趋势,与1982年的316.1克/标准人日相比,2012年蔬菜消费量降幅达15%。

2012年我国居民深色蔬菜消费量为89.4克/标准人日,浅色蔬菜为180.0克/标准人日。浅色蔬菜消费量呈下降趋势,与1982年的236.8克相比,降幅约为24.0%。

2012年我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水果消费量为40.7克,城乡居民达到推荐量的比例仅为4%。我国居民水果消费量整体一直处于较低水平,1982年为37.4克,1992年期间略有上升,但随后从呈下降趋势。

不同地区居民的蔬菜水果消费差异

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蔬菜摄入量高于农村,分别为283.3克和256.1克,城市居民达到蔬菜推荐量的比例高于农村居民。与1982年相比,城乡居民蔬菜消费量均下降,但农村居民下降幅度远高于城市居民,降幅分别为20%和6%。

城市居民深色蔬菜消费量高于农村,分别为104.8克和74.7克,以中小城市最高(105.1克),其次为大城市(103.1克)、普通农村(82.0克)、贫困农村(58.3克);浅色蔬菜消费量农村高于城市,分别为178.5克和181.4克,四类地区差距不大。1982-2012年的30年间,城市居民深色蔬菜消费量呈增加趋势,而农村居民称下降趋势;城市居民浅色蔬菜消费量在1982-2002年逐渐下降,2012年较2002年有所上升,而农村居民浅色蔬菜消费量在30年间不断降低。

我国城市居民水果消费量高于农村居民,分别为48.8克和32.9克,其中以大城市最高,为87.4克,其次为中小城市42.5克、普通农村35.4克、贫困农村27.2克。城市居民水果消费量达到推荐量的比例高于农村居民。城市和农村居民在1982-2012年的30年间水果消费量变化趋势不同,农村居民整体较平稳,而城市居民1982-1992年呈增加趋势,随后呈逐渐下降趋势,降幅较大。

不同年龄居民的蔬菜水果消费差异

我国居民蔬菜消费量随年龄增长呈增加的趋势,在高年龄组有所回落;达到蔬菜推荐量的比例随年龄的增加呈升高趋势,2-3岁年龄组最低,近2%,70岁以上年龄组最高,达21.3%。深色蔬菜和浅色蔬菜消费量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在高年龄组有所回落。

我国居民水果消费量随年龄增长呈逐渐减少的趋势,男性以11-13岁组最高,为42.4克,随后下降并维持着30克左右;女性以14-17岁组最高,之后随年龄增加消费量逐渐下降,70岁以上组最低,为25.3克。达到水果推荐量的比例也随年龄增加而下降,2-3岁组最高,为4.7%,70岁以上年龄组最低,为2.5%。

不同性别居民的蔬菜水果消费差异

男性蔬菜消费量略高于女性,而11-59岁年龄组女性水果消费量略高于男性。

以上数据表明,我国居民蔬菜水果摄入不足,且深色蔬菜摄入量达不到1/2,成为制约平衡膳食和某些营养素不足的重要原因。

例如,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可提供84%的维生素C, 由此造成我国居民维生素C摄入量达到或超过RNI的比例为23.4%,达到EAR的比例仅为32.5%。我国居民视黄醇当量主要来自蔬菜,占57.4%,水果位列第四位,占4.1%,蔬菜水果摄入不足使得全国居民视黄醇当量摄入量低于EAR的比例为90.6%。此外,蔬菜也是钾的主要来源,来自于蔬菜的钾占34.9%,在调节血压中起到重要作用。

总之,我国居民对蔬菜水果的重视程度不够,其摄入量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因此应大力倡导居民多吃蔬菜水果。

责任编辑:张婵
热门评论
俺们这 2019-05-13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