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平台

绿色通道保障“黄金时间”,滨医附院 多学科协作提供“智慧诊疗”

发布时间:2019-08-13 09:03:28   31651 作者:记者 葛肇敏 通讯员 蒋芳芳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7月26日,在滨医附院神经内科病区,65岁的脑卒中患者闫先生身体恢复得非常理想。神经内科主任陈金波教授诊查时,老人不仅手臂、腿脚能灵活活动,也能正常说话了。

7月22日下午,闫先生突然发病,主要症状为言语欠流利。在老伴儿拨打120急救电话后,闫先生于一个半小时之内被送至滨医附院进行治疗。经接诊医师检查后,被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对此,医生初步考虑进行桥接治疗,先为患者进行静脉溶栓,在导管室造影、准备动脉取栓的过程中,患者明显好转、肌力恢复,并能够站立。目前,患者尚在住院观察,很快便可出院。

为患者全程开展院前筛查、院内急救、院后预防,“五件法宝”规范诊治脑卒中

在滨医附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陈金波的办公室里,他首先给记者展示了“五件法宝”:128赫兹音叉,检查患者的听觉和深感觉;叩诊锤,检查患者的膝跳反射;针刺感觉器,检查患者的触觉灵敏度;检眼镜,查看患者的眼部情况;以及最普通的棉签。

陈金波告诉记者,神经内科医生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规范地诊治脑血管疾病,即医学术语中的“脑卒中”。2008年,在全国的一项死因调查中发现,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死率高居第一位。2009年6月,国家卫生部启动了“脑卒中筛查及防治工程”,在全国各省及部分地级城市建立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滨医附院成为当时全国首批的几十家医院之一。

在那时,陈金波便开始开展院前脑卒中高危病人筛查。“事实上,脑卒中是可防可治的,少吃咸、少吃肉,戒烟限酒,增加运动,都有利于预防脑卒中的发病。所以院前筛查至关重要。”陈金波说。

2018年,滨医附院成为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医院。这一中心的使命,就是为患者进行很好的院前筛查、院内急救,以及出院后的二级预防。陈金波说,脑卒中有黄金治疗时间,行话叫“治疗时间窗”。而这一扇关乎患者生命与健康的窗口,敞开的时间是6个小时——即从患者开始发病到及时用药或介入血管开通需在6小时以内。而最佳的治疗时间,是在3小时以内。

脑卒中患者发病的表现通常为:突然说话不清楚,嘴歪眼斜,浑身无力。患者如果在黄金时间内接受治疗,甚至可以实现“躺着进医院,站着走出去”。但如果超过了黄金时间,则很多方法于事无补。“所以特别提醒广大患者,一旦发病千万不要有‘观望、等等看’的心态,需第一时间赶到有救治条件的医院,避免延误治疗。”陈金波说。

为脑卒中患者开辟优先治疗“绿色通道”,从入院到治疗控制在60分钟之内

对于脑卒中的治疗,通常采取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静脉溶栓,即向患者注射相应的溶栓药剂,这是较为常用的治疗方式,也是最便捷的血流恢复手段。而一旦明确是大血管发生病变,则将采取第二种方式——介入动脉取栓。主治大夫会联系医院介入导管室,立即对患者进行麻醉手术,之后通过抽吸、支架等取栓方法进行手术,比静脉溶栓更加有效。第三种方式是桥接取栓。先进行静脉溶栓后,有介入动脉取栓适应症的患者,会再进行动脉取栓。桥接取栓可以说是前两种方式的“1+1”,采取这一方式治疗的患者大约占到总数的十分之一。

在滨医附院,脑卒中治疗的最大亮点与特色,便是建立了“绿色通道”——在急诊科分诊台,有明显的“卒中患者优先”标识。一旦有卒中患者来院治疗,卒中分诊护士会立即联系卒中门诊大夫,进行精细评估。值班护士会给脑卒中患者带上印有“中国卒中急救绿色通道”的专门袖标,并第一时间为患者采血,代替患者家属“跑腿”,将血样送去检验科进行检验。

与此同时,神经内科的大夫会陪同患者经过绿色通道去影像科做急症CT,不需要排队。大夫会通过CT仪器直接评估患者病情。在半小时内,患者的血样检验报告就会出来,大夫综合报告来判定患者该采取哪一种治疗方式。“完成这一系列的评估,大概需要10分钟左右,能最大程度节约治疗时间。”陈金波说。

“绿色通道”的畅通,大大节约了患者的就诊时间,确保在最快时间打通患者闭塞的血管。“在我们行业里,有一个词是‘DNT时间’,即Door to needle time (门到针时间)。就是说,从患者进了医院卒中门诊,到打上针的时间,要控制在60分钟以内。”陈金波说,之所以如此环环相扣,就是为了最大程度地节约治疗时间,因为一旦超过黄金时间,患者将面临更艰难的治疗过程。而对于“超窗”治疗的患者,滨医附院也会进行规范诊治,除了常规的抗小板、抗凝治疗外,还会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最大限度减少残疾。

24小时无间隙值班确保“绿色通道”畅通,多学科协作为患者提供智慧诊疗

为了给脑卒中患者提供最快速、便捷、规范的治疗,滨医附院进行了方方面面的工作部署,以及多个层面的工作探索与创新。

比如,这里有全国为数不多、全省惟一一家专门的头颈联合超声室,能够同时为患者的头部和颈部进行超声检查。“通过对患者定期血检、进行超声检查,实现对脑卒中的预防。”陈金波说。

而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的值班安排,也实现了“24小时无缝衔接”——为了让“绿色通道”真正畅通,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承担卒中门诊的值班任务,从早上8点到次日早上8点,进行24小时值班,确保患者能第一时间得到诊断治疗。“另外,我们给每一个病区都配备了一部值班手机。有时候一晚上来两位患者,一个医护团队处理不了,就通过值班手机呼叫另一个医护团队来帮忙协助。”陈金波说。

在卒中绿色通道改进之前,如果给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护士需要去药房取药。从取药到为患者打针,大约要半小时。“现在,我们把药直接配备在病区、配备在护士站的治疗室里,进一步节约了治疗时间。”陈金波说,“下一步,我们将力求实现‘先住院后补录信息’。让紧急情况的患者先入病区先治疗,事后再补办手续。”

除了“便捷、快速”之外,滨医附院脑卒中治疗的另一大特色,便是神经内科与其他学科开展的多学科协作配合。“这几年,神经内科跟神经外科、影像科、康复科、营养科、放射科超声室一直在进行密切协作,并得到了各科室的大力支持,只为了为每一名患者提供多学科的智慧诊疗。”陈金波说。比如:神经内科、康复科和神经外科在协作过程中,会为患者提供规范、详细的二级预防方案。“脑卒中是高复发病,二级预防至关重要,目的在于不让患者再次发病。”陈金波说。

在此基础上,陈金波对神经内科的职能和发展方向也有自己的规划。“我们一直致力实现‘内科医技化、内科外科化’,模糊内科与外科的界限,让内科医生也能够操作机器,具备手术技能,这是我们科室下一步的发展方向。”陈金波说。

责任编辑:杨孟子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