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平台

滨州市人民医院便秘门诊开诊啦!专业解决不“便”之苦

发布时间:2021-01-21 17:17:50   66877 作者:崔俊霞 来源:滨州市人民医院

经常便秘,认准香某清!

很多人被这“一什么一黄芪”的洗脑广告迷惑,殊不知,长期服用,这里面含有的芦荟成分,会导致结肠黑便病!

你有没有中招呢?

便秘,或许正在折磨着你脆弱的神经,用力半天,却颗粒无收的感觉,你一定尝试过,这种难言之隐,无处可诉,轻信了电视上铺天盖地的广告,却收效甚微,甚至越吃越严重。

排便无小事,问君你可知?

什么是便秘?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命质量,表现为排便困难和(或)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

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肛门直肠堵塞感、排便费时和需辅助排便。

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为6个月。大部分患者没有得到规范的诊断和治疗。

便秘的因素有哪些呢?

慢性便秘的危险因素有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精神心理因素等。

便秘有哪几种?

慢性便秘根据病因可进一步分为原发性便秘(也称特发性便秘或功能性便秘)和继发性便秘。

功能性疾病所致便秘主要由于结肠、直肠肛门的神经平滑肌功能失调所致,包括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碍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等。

继发性便秘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是器质性疾病和药物相关的原因。

从大便形态看便秘严重程度!

轻度便秘者无需服用泻药,应检查自己的饮食习惯,是否摄入足够的纤维。

纤维是人体无法分解的植物性食物的一部分。当吃的食物含大量纤维时,有助于加速消化,保持大便柔软。

水果、蔬菜、全谷物、豆类等所有植物性食物都含有纤维。美国营养和饮食学会建议女性每天进食25克纤维,男性进食38克。

50岁以后,人体需要的纤维量减少:女性约21克,男性约30克。遗憾的是,大多数人每天仅摄入15克左右,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何便秘患者如此之多。

我们可以通过改善饮食来缓解便秘。

多吃水果蔬菜。每天要吃足够的水果和蔬菜。常见的膳食纤维丰富的水果有苹果、大枣、柿子、桃、梨、香蕉、葡萄、哈密瓜、李子、菠萝、芒果、木瓜、火龙果等。常见的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有西蓝花、空心菜、苋菜、油菜、芹菜等绿叶蔬菜,还有木耳、海带、裙带菜、口蘑等菌藻类食物,根菜类食物纤维含量也较多,如胡萝卜、红薯、山芋和南瓜,都含有很丰富的膳食纤维。

多吃谷物。用全麦和糙米如黑麦面包、小麦片、玉米片、燕麦片、荞麦片等谷类代替白面、白米饭和普通面食。

多吃杂粮,但一定要选择低脂和低糖的,如鲜玉米等。

多吃豆类食物。如豌豆、蚕豆、白豆、芸豆、青豆等豆类,每周至少1次或2次用豆类或豆类菜肴代替肉。

高膳食纤维素食物

避免高脂肪、辛辣食物

保持水分充足,便秘者务必多饮水,建议选择低热或者无热量的饮料。

还可以按摩腹部,顺时针揉腹,促进肠蠕动,达到畅通腹部的目的。

0便秘者在生活方式上应注意什么?

戒烟酒,减少对肠道的刺激;

勤锻炼,锻炼能让食物更快通过结肠,有助于保持规律排便;

足睡眠,保证肠道充分休息;

慢性便秘患者需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什么时候排便最合适呢?

晨起的起立反射可促进结肠运动,进餐后胃窦扩张、食物进入十二指肠诱发的胃结肠反射和十二指肠结肠反射均可促进结肠的集团蠕动,产生排便反射,有利于成功排便,因此建议便秘患者在晨起和餐后2h内尝试排便。

持续性便秘,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找专业医生对症治疗。

治疗也是需要根据患者便秘的不同病因和病理生理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措施。

欧车前、麦麸、乳果糖、聚乙二醇主要用于轻、中度便秘患者。果导、番泻叶、蓖麻油等仅可以短期、间断使用。

微生态制剂可作为慢性便秘患者的治疗选择之一。

生物反馈治疗是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骶神经刺激可用于常规内科治疗无效的难治性便秘。

腹部体表电刺激、三位一体协同治疗技术等神经调控治疗均可能改善便秘症状。

对合并精神心理症状的便秘患者建议先进行相应社会心理评估,再给予相应的治疗。

0特殊人群便秘怎么治?

老年便秘患者的治疗应首先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合理运动,尽量停用导致便秘的药物。药物首选乳果糖、聚乙二醇。

妊娠期便秘的治疗:首先,建议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其次聚乙二醇、乳果糖的安全性好、作用缓和且对胎儿无不良影响,可作为妊娠期便秘患者的首选泻剂。

便秘诊疗小贴士

便秘防治:牢记四要四不要,肠道健康远离便秘

对症治疗很重要!

滨州市人民医院设有:便秘门诊

为方便便秘患者诊疗,目前滨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已设立专门的便秘门诊,每周四上午,有肛肠测压,生物反馈,排粪造影、胃肠通过时间试验、三位一体胃肠功能治疗等多种检查诊疗技术,可为便秘患者提供更加细致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欢迎预约就诊咨询。

预约电话:3284114

                                                        

责任编辑:宋静涵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