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棠:三次支前屡立大功 卅载从教桃李芬芳

发布时间:2017-03-24 16:03:25   34748

王华棠,1912年4月出生,1937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4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至1962年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工作,先后担任过小学教员、高小校长、县政府文教科长、子弟兵团营长、专署教员轮训班主任(副县级)、专区第二联师校长、利津师范学校(省属)校长(正县级)、北镇师范学校副校长、惠民师范学校副校长等。其间,1946年3月任无棣县政府教育科副科长。1962年12月至1972年3年任无棣第一中学副校长、校长,1972年3月任无棣师范学校校长至1981年4月离职休养,享受副厅级待遇。2007年5月7日逝世。

在解放战争中,他三次带队支前,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无私奉献。他从事教育领导工作几十年,为无棣县乃至全市的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无棣县支前功臣、老教育家王华棠离开我们10个年头了。特写此文,以资纪念。

 

    三次带队支前,参加沙土集战役、潍县战役、渡江战役

 

在解放战争中,王华棠三次带队支前,在我华东野战军大反攻出击豫、皖、苏,沙土集战役、解放潍县和举世闻名的渡江战役中,不怕牺牲、身先士卒,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1947年荣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党内表扬一次,全营受第三野战军三纵11师政治部嘉奖一次。

1947年正当敌人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屡遭惨重失败,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前夕,无棣县于5月初接到了组织运输营开赴前方的任务。

身为县教育科副科长的王华棠,主动向组织要求支前,县领导决定由他担任营长,苏祥轩担任教导员。全营辖3个连、9个排、27个班共500余人。

在前线8个月,他率民工跟随随华东野战军由鲁中打到鲁西南,而后越过陇海路,转战于鲁豫皖苏4省广大地区,直到光荣完成支前任务,奉命复员回到无棣。

征尘未洗,戒装未脱,他又请求参加了由专区组织的担架团,担任三连连长,于1948年春节期间(正月初二)出发到桓台城北邢家村,由华东支前委员会分配到华野十纵,随即开赴昌潍前线,参加攻打潍县的战役。潍县解放后,于当年6月凯旋。

1949年初,为支援渡江战役,王华棠又被任命为由无棣、浦台、滨县3个县组成的民兵团团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渡江战役,直抵南京城下。

 

处处以身作则,每次执行战勤任务都亲临第一线

 

在前方王华棠处处以身作则,每次执行战勤任务都亲临第一线。1947年攻打济宁时,他们负责往阵地上送弹药,他带着通信员走在全营的最前头,一面看地形、地物、观察敌人炮火射击方位,一面指挥全营沿着较为隐蔽的路线行进,保证了民工、弹药安全地到达我军攻击阵地。

在鄄城地区的黄河渡口接运炮弹时,遭到敌机昼夜轰炸,低飞扫射,处境十分危险。王华棠不顾个人安危,在树底下观察摸清敌机活动规律后,带领全营转移到外围村庄宿营,避开了敌机的狂轰滥炸。

在我军发起陇海路破击战役时,部队首长本来没有分配给无棣营任务,王华棠与教导员苏祥轩同各连干部讨论后主动请战,全营与当地军民一起在规定的地段把陇海路彻底破坏。

1948年4月昌潍战役期间,无棣营接到了抢运伤员的任务,王华棠亲率两个排,冒着敌人炮火到前线战壕里把伤员抢运到包扎所。后又奉命到张店一带参与阻击敌人,行军途中被山头上的敌人发现,王华棠站在沟沿上指挥民工转入道沟前进,敌人的子弹嗖嗖地在他头上、身边飞过,待全连进入隐蔽地带后,他才回到队列中来。第二天转进到周村东北一个村子住下,夜间他又带领民工去堵截由潍县逃跑来的散兵,果然抓到了8个逃兵,缴获了8支美式步枪。

当王华棠随军渡过长江,身处紫荆山下、金陵城上,目睹了蒋家王朝的灭亡,写下了“千帆百舸过大江,蒋家王朝顷刻亡”的激奋诗篇。

 

从事教育管理工作30多年,作出了不平凡业绩

 

回到地方后,他继续从事教育领导工作,这一干就是30多年。

他热爱教育事业,废寝忘食,孜孜不倦;他热爱党的工作,公而忘私,兢兢业业;他热爱学习,谦虚好学,学以致用;他品格高尚,待人和善,作风端正。

教育工作中,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他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探索教育教学发展规律。他具有较高的理论文化水平,在教育战线工作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他离休后,继续保持和发扬了党的光荣传统、革命本色、优良作风,保持了一名老党员、老干部的革命立场和高尚的革命情操。

他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热情关心帮助困难家庭和失学孩子。他还主动承担了为市干休所板报投稿任务,积极为市领导献计献策,关心全市的发展和教育事业,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

时间的流逝,冲不淡我们对这位德高望重老前辈的崇敬和怀念,更带不走沉淀在人们心底那份难以磨灭的记忆。


(作者:吴宝章)

责任编辑:王光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