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敢跟魏忠贤叫板获誉“海内直臣”

发布时间:2017-05-09 00:05:49   88804

滨州杜家是滨州最知名的名门望族,从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移民滨州城内,滨州杜家以俗称“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名扬天下。综合统计,滨州杜家共有12名进士,其中6人入翰林院。在所有进士中,又有10人是一脉相传,是杜诗和他的后代子孙,比较知名的有一代帝师杜受田、军机大臣杜翰等,他们都诞生于南街杜家大院。

 

自幼聪慧异常13岁一举中秀才,殿试考卷成为范文

 

杜诗,旧滨州城内人,即今天的滨北街道南街人,出生于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之前,字以兴,号友白。杜诗自幼聪慧异常。儿时,在刑部为官的叔祖杜其萌曾抚摸着他的头顶说:“衣冠礼乐尽在是矣”,对他寄予厚望。

有一次,他的父亲杜继业在外与人饮酒,有一酒徒醉酒后把一头猪追赶进了知州衙门,触怒了郡守,郡守下令连同杜继业一同捉去。当时杜诗只有六岁,他牵着父亲的衣服紧随其后,郡守见此情形,觉得这个孩子非同寻常,说:“这真是汗血、骅骝那样的骏马,小小年纪就显露出不凡,怎么是他父亲能比得上的!”

13岁时,杜诗应童子试,全私塾他的成绩最优秀,一举中秀才。老师认为他的文章最为出色,超过了官学中秀才们的水平。杜诗以圣贤自命,滨州学者皆称他为友白先生。

万历二十年(1592年),杜诗被选拔为贡生,进入太学学习。他精通儒家学说,写文章芟除浮华,力追先贤。当时的著名学者当众赞扬他说:“做文章和从政是相通的,从杜诗的文章就可看出,将来能革除弊政,移风易俗的,正是他这样的人啊!”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杜诗考中举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中进士。主考官对杜诗赞赏不已,以他的考卷作为范文

 

改革饷银制度节约白银达25万两,朝廷上下无不称奇

 

考取进士后,杜诗曾历任户部主事,兵部员外、户部郎中、庄浪道参政、山西按察使、湖广驿传道、江西布政使、湖广布政使等职。

初授户部主事时,他奉命督查粮仓。粮仓重地涉及各种大大小小量器的计量,是容易滋生奸弊的地方。杜诗小心谨慎,对其中复杂纷乱的情况了如指掌,因此官吏不敢欺骗他。由于政绩卓著,他获得官吏考绩的最高等级,被派往上谷掌管戍边军队的粮饷。

明朝初年,朝廷开始招商纳粟充实边疆,以防外敌入侵,多年沿袭下来,往边疆运送粮草改为折合银两,至杜诗上任时已滋生出许多弊端,权要之家甚至持一纸空文谋取私利。杜诗看到这种情况,下令革除陋规弊政,仔细列出百余年被破坏了的法规,悉数恢复,仅此一项就节约白银25万两杜诗上缴户部,户部尚书赵南星特上奏皇帝,准许贮存以待边需,此举令朝廷上下无不称奇,称此是前所未闻的。

 

边境忽传警报从容应对,众将吏皆下拜叹服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湟中(今青海东北部)一带社会治安急剧恶化,朝廷任命杜诗为庄浪道参政,负责整顿庄浪州(在今甘肃)。

他披星戴月赶往任所,刚到任就到要害之处巡视。他下令把淤塞的汉渠、唐渠疏浚,开辟良田,使数以万计的羌民得以归耕。他废除了以牛马赎罪的旧法令,恰逢有羌民犯杀人罪,他愤然说道:“恩不立则散,威不立则骄”毅然将杀人者绳之以法,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这年九月,边境忽传警报,各级官员闻之都相顾失色,只有杜诗镇定自若,拿起弓箭登上城墙,整顿军队准备应敌。下属阻止他,他说:“当此危急时刻,我作为主帅,怎么能推卸责任呢?”不久,前去侦探的骑兵回来报告,原来是外境部落千余人前来归顺。闻此讯,众将吏皆围绕着杜诗下拜,佩服他临危不惧。

在庄浪任上时,西宁参将祈秉忠倜傥多谋,因受到上级的压抑,不能有所建树,杜诗与之交谈,认为他出类拔萃,第一个向朝廷推荐,此举让许多人敬畏。之后,杜诗升任为山西按察使,临行时,当地百姓拦路哭泣着说:“杜公一去,我们百姓可依靠谁呀?”

 

巡察辰州府、常德府等地,保境安民百姓由衷感念

 

不久,杜诗改任湖广驿传道。他上任后即裁减冗员,惩治奸吏,规定驿站车马无印信不发。一时,过往的王公大臣无不收敛行迹,敬畏杜诗三分。此处有一富商积蓄银两5万多,富商死后,其妻子与仆人私通,将银钱全部据为己有,还赶走了富商的嗣子,并贿赂官吏枉法袒护。杜诗考察出实情,平反了冤案。

之后,因黔楚(贵州、四川、湖南交界一带)不断发生变乱,在内阁大臣沈一贯的推荐下,朝廷下令让杜诗以布政使身份巡察辰州府、常德府等地。当时人们多认为此差较为棘手,杜诗说:“为了国家利益就不能顾及个人得失,那些害怕出使西南域的人,不是大丈夫啊。”

到任当天,他下令整顿保甲,设立警备,他自己不避寒暑亲往各地巡查。这年,当地发生了大饥荒,杜诗列出当地大户名单,数次亲自登门劝赈,又下令禁止私自买卖粮食,以保证粮食供应充足,帮助老百姓安度荒年。一时在民间流传“常德耗,恃巡道;常德丰,赖杜公”的歌谣。

杜诗认为诉讼案件不断,是由于此地文化教育落后所致,因此忙完政务,稍有余暇,就集合士人中的优秀者讨论、学习,还扩大到武官的弟子,为他们讲授诗书,使他们通晓道理。他还不时亲自深入学校激励学子,后来还将这一措施推广到临沅、辰阳一带。

不久,杜诗再升任江西布政使,离任时,数以万计的百姓自发为他送行,依依不舍,哭着说:“自古以来,到此地任职的地方官,哪里有人像我杜公啊。”

 

魏忠贤逆焰熏天各地巴结奉迎,在他力主下江西未建生祠

 

杜诗任江西布政使时,宦官魏忠贤独揽朝政,逆焰熏天,被称为“九千岁”。一些阿谀奉承之徒,纷纷为他建造生祠,弄得民怨沸腾,甚至入祠不拜者,都要被处以死刑。

看到全国各地都在巴结魏忠贤,江西巡抚也提议为魏忠贤建生祠,遭到杜诗的拒绝。巡抚不甘心,又联合巡按,二人一起做杜诗的工作,提议把孔子的弟子澹台子羽的祠改为魏忠贤生祠,杜诗听了非常震惊,说:“怎么可以得罪圣贤呢?”巡抚说:“孔子在世时,子羽并不著名。”杜诗说:“那为什么不供奉侍候齐王的阉人呢?”巡抚听了羞愧难当。

当时,全国只有福建和江西未建生祠。本来因为杜诗德高望重,内阁推荐他任浙江巡抚,终因冲撞了魏忠贤,杜诗被罢官。罢官回乡时,路经武定府,他前往祭奠被魏忠贤迫害致死的“六君子”之一的袁化中当时有人劝阻他说:“袁化中是因为触犯了魏忠贤而死的,还是不要去吊唁吧!”杜诗说:“有路过故人家门而不吊唁的道理吗?即使因此得罪大太监魏忠贤,我也决不躲避!”由此,杜诗被誉为“海内直臣”。

崇祯即位后,启用因触犯魏忠贤而罢官者,而杜诗不显扬自己,仅官复原职,出任湖广布政使。在任湖广布政使期间,将原来应归属地方的附加税40多万两全部上缴国库,朝廷上下无不称赞他廉洁,崇祯皇帝也为之感动。

晚年,杜诗深感社会动荡,大明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又加自己年逾古稀,年高体弱,遂告老还乡。崇祯十五年(1642年)春,病逝于旧滨城南街家中。

 

    杜诗诗文指陈时弊直抒胸臆,浩然之气和威武不屈的精神

 

杜诗是一个感情特别丰富的人。他爱家乡、爱家人。如《咸阳署中偕仲弟守岁》:“逆旅咸阳共榻眠,离家一月倏经年。惊闻五夜通晨鼓,却忆双亲带岁钱。骨肉钟情吾辈事,风尘对尔客心牵。牛医马走知霜露,望望云东路几千。”诗中有官身不由己的感叹,抒发了强烈的思乡情绪。诗人远离故乡一个月,就到了新年。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他不禁回忆起幼年时过年父母送压岁钱的情景,那时是多么无忧无虑啊!但是,那段时光只能作为幸福的回忆了,眼下只能徒然地东望远在几千里之外的故乡,咀嚼着客居他乡的孤独滋味,忍受着对家乡的无限思念。想到旅途中的风雪霜露,风尘仆仆,又使他有了对形役之苦的感慨。全诗细腻地写出了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中诗人内心的各种感触。

杜诗步入仕途后,为官40年,一生刚直。如《庚午入觐过济宁有怀旭窗柘山二年丈》中写道:“吾兄骨鲠复谁俦,没后途人嗟未休。荐剡竟虚宣室召,著书徒有茂陵求。触珰真可成三传,吊死何堪赠百忧。海内素交零落尽,惭余白发已盈头。”这首诗写于崇祯三年(1630年)过济宁时,为怀念同年好友而作。诗前有序,记述了诗的背景和缘由。万历庚辰,即万历八年(1580年)朝廷从山东诸郡选拔士人22名,杜诗和旭窗、柘山均在其列。此后三人宦海沉浮,聚散离合,几十年匆匆而过。天启六七年间(1626、1627年)他们都因触犯了魏忠贤而被罢官。崇祯即位后,启用因触犯魏忠贤而罢官者,杜诗官复原职;但是旭窗、柘山已离开了人间。诗人百感交集,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赞扬旭窗、柘山刚直的性格,感叹他们没有等到魏忠贤倒台的那一天。三人都因触犯魏忠贤而被罢官,只有自己还独活人世,在吊唁二友时,诗人悲不自禁。魏忠贤肆意罗织罪名,残害忠良,朝中正直之士,几乎被他的爪牙杀害殆尽,想到故交老友多已被残害致死,诗人的悲愤、沉痛之情可想而知。既而想到自己虽幸免于死,却也白发满头了,内心涌起无限的感伤。

杜诗现存的诗多五言。诗如其人,他的诗,直言不讳写现实,指陈时弊,直抒胸臆,较少用典,更少用偏典。去浮华,少雕饰,语言简洁洗练,明白如话。他的诗作以思想性取胜,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有的诗透出一种浩然之气和威武不屈的精神。


(作者:侯玉杰)


责任编辑:王光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