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池古城李化熙家族“一门五乡贤”

发布时间:2017-08-16 00:05:26   67105 作者:卢兴国

清朝年间,邹平县临池镇古城李化熙家族以一门五乡贤,安商抚商代完周村市税200年之旷世伟业而泽被桑梓,耀古烁今。

 

李化熙率部回乡促成周村商贸繁荣,成为“鲁商发源地”

 

2009年12月,淄博市周村被中国史学会商业史专业委员会命名为“鲁商发源地”,揭牌庆典,饮水思源,盛赞李化熙家族对周村发展功不可没。

周村,清中期以来即被誉为“金周村”、“天下第一村”,是与佛山、景德镇朱仙镇齐名的全国四大“旱码头”之一,“山东唯一市场”,“驾乎省垣之上”,“天下之货聚焉”。一枚枚璀灿夺目的桂冠落在她的头上,招来艳羡的目光。

周村原非府非县,当年隶籍长山县的一个小镇,到明朝嘉靖年间才只有三百多户居民,人称“周村店”。大约从万历年间(1573——1620)周村店集市贸易日渐繁荣,成为辐射半径上百里的农牧产品贸易中心,有了一批靠运销货物为的常住人口,繁荣程度已大大超过县治所在地的长山县城,遂改名为周村镇。

清兵入关前后十年中,中国北方处于激烈动荡中,大明、闯王、满清三股军事力量拉锯争夺,周村地方动荡不安,加之连年大旱,赤地千里。周村一带“饥人相食,盗贼蜂起”(《长山县志》)这时周村一带,散兵游勇明抢明夺,商人地主为保命纷纷逃往长白山中,农民则逃难异乡,土地大片荒芜。然而就在这兵荒马乱中,周村却迎来了一个小小的发展机遇——榆林三边总督李化熙率部回乡。

李化熙(1594—1669)字五弦,号长白小樵。原籍长山县古城(今邹平县临池镇古城村),后又由长山城迁往周村西邻的傅家庄。父亲是乡贤李梦凤,秉承家学,对他自幼严加训诲以轻财重义清白做人为家训相勉。崇祯甲戌科(1634年)进士,初授湖州推官历官津门兵备、累迁四川巡抚。

清兵入关这一年,他刚接到四川巡抚的任命,还上路,闯王李自成的义军就夺取了潼关,逼向北京。崇祯帝疾忙传檄派他改任榆林三边总督,率十万大军抵御闯王,救援山西。然而李化熙的军队尚未调齐,势如破竹的闯王义军就攻进了北京,崇祯吊死煤山,明王朝大厦已倾,李化熙知道无力回天,只好带着一支部队退至周村,以待时局之变。这时家资富饶的乡绅已纷纷逃往长白山中,他的父亲也在此列,逃命途中遇上一伙散兵,被劫去财物后还身中数箭,不久便撒手西归。化熙的弟弟李振熙身中两箭,也几乎丧命。

李化熙来到周村,一方面带来大批军饷,增加了当地的购买力,激活了周村商业另一方面于战乱中辟出了一个相对安定的避风港。游兵散勇闻风而遁,闯王义军只是在淄川及周围地区驻足望,农民武装偃旗息鼓。于是四乡的乡绅、官僚、商人和逃难的百姓纷纷归来迁往周村,这是周村镇人口第一次大幅度增长,相应地消费需求大幅度增加,社会的安定给商人提供了发财的机会,有一批商家应运崛起,周村市面由复苏而昌盛,出现了空前繁荣。

 

清初土地大片荒芜,祈请豁免荒田田赋减轻农民负担

 

满清平定北方之后,采纳了范文程“汉满共治”的治国方略,大量启用明朝遗臣,李化熙应召入京先任工部右侍郎,寻迁左侍郎,后迁兵部侍郎,累迁刑部尚书。这时,周村已奠定了商业地位据嘉庆年间《长山县志》载:“顺治七年,峄滕以周村为商贾辐辏之所,千余雨集至……”,周村商家之众至少在全省已经闻名,否则怎么会把数百里之外的一千多人吸引过来呢?

后来,周村市面上繁荣之中渐渐出现了隐患,一些土豪市霸地痞于城中巧取豪夺,欺行霸市,税赋加码,正常的交易秩序难以保证,不少商人互相告诫,不能到周村做买卖了,刚刚繁荣的市面又开始萧条正在这时,李化熙为奉养老母而辞职还乡了,这一年是顺治十年(1653年)。

那年代,一般的致仕官员多以杜门家居不涉公门不有司视为懿德善行,而李化熙却反其道而行之,他经常把长山知县到府中或长白山的别墅中宴饮品茗,诗酒唱和。归养13年中,善举累累,至今盛传。

豁免荒田田赋是齐鲁百姓人人称道的惠民善举。清王朝定鼎前后,山东一带极不太平,战乱频仍,饥荒连年,盗贼四起,百姓流离失所,乡村人口大幅下降土地大片荒芜。

当时仅长山县就有一千六百顷土地无人耕种,一片衰草连天惨景。然而朝廷却要照常纳税,这些荒田税银只能转嫁到耕种土地的农户头上,农民不堪重负,纷纷逃往他乡。李化熙向山东巡抚陈说利弊,说了巡抚专呈上奏“特疏得免”,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流民大量回乡复垦。

 

一门四世代完市税二百

 

另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举是安商抚商,代完周村市税。顺治年间(1644——1661)的周村,已被商贾称为“都会”,四方商人不远千里会聚于此,是鲁中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

但当时的市场十分混乱,地方官吏的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一日数征;市场上有些人强行当驵侩,以巧取“介绍费”;还有一些地痞无赖敲诈勒索外来客商,半讹半抢地“吃大户”。外来客商不得已降价销售,打算处理完存货便打道回府。

李化熙洞察到当地人正在饮下足以使地方经济衰退的鸠酒,他毅然慷慨解囊,由李府全部承担周村街市交易税,商人不再缴纳分文。还请县衙下令禁止市面上的一切不法行为。他还向商人承诺,在离周村二百里的范围内遇上路劫,由李府负责找回,分文不取。



李化熙死后,他的儿子李溉之、孙子李斯佺、曾孙李可淳又继续代完市税,还刻了“今日无税”的六棱碑立于市中。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长山知县金鉽在《周村义集记》中记载了李化熙一门四世代完市税的义举,周村街居民商贾感恩不尽。也是这一年,李斯佺殁于两淮盐运使任上,灵柩运回周村时,“阖镇遮道哀迎,不杵不舂”,可见民望之高。根据金鉽的记载:一门四世代完市税至少是80年的时间。但是在古城《李氏族谱》中介绍李宗昂(李化熙七世孙)时记载:

(宗昂)慷慨好义,素多隐德。先宫保公捐纳周镇课税近二百年,商贾赖焉。至道光九年忽有黠者假增课税,以便私图,致使商不安业,市集几坠。公义愤御之,历禀各大宪,请示勒石安阖镇之商……

李化熙家族代完市税至少持续了二百年,周村无税的佳誉风传遐迩,四方商贾牵缧驱车鱼贯而来,周村街日渐繁华,成为商贾去集的“旱码头“。

《李化熙传》说他“岁备周村市税”。民国初年,清季知县民国周村会会长王遂善所撰《重修宫保李公周村祠堂碑记》中说:

当清顺治时,周村在长山仅一小墟落,而逋为奸薮,行旅相戒不出其境。公予告归,则上言,周村票市征请以身任。勿设驵侩,其商族则世世无所与。当事义之俞其请,著为令。于是东徂海,西逾河,达于秦晋,南尽湖湘,北抵燕云而辽而沈,商旅闻风慕说,羽萃鳞游,周村一隅屹焉为东南大都会……

“今日无税”的石碑铭记着李化熙家族的义举,隐含着商贾的感激,更现实的是,它便是七品正堂的法令。它默默无语,立在周村“北极阁”前三百年,渐渐幻化为重商的传统和造福桑梓的乡贤奉献精神。

李化熙的善行义举深得民心,商贾、手工业户和庄稼农户从内心感激李化熙,他死后,全县绅衿百姓联名公呈上宪崇祀乡贤祠,商民集资建感思专祠以祭祀。康熙《长山县志·卷二·乡贤》载,李化熙家族共有五人崇祀乡贤:赠光禄大夫李公梦凤、宫保尚书李公化熙、福建巡抚都御史李公斯义、赠中大夫滦州知州李公溉之,浙江平湖知县李公斯珣。

 

李氏家族族风重义轻财、急公好义

 

“问渠何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李化熙安商抚商,代完市税二百年,一门五乡贤可谓旷世奇观,绝非偶然溯其源是李氏家族的重义轻财急公好义的族风使然,是家族教育与家族影响的必然。

翻开古城《李氏族谱》简直就是一部宣传孝悌思想的典型材料汇编。始祖李士举,洪武由枣强分发山东长山县古城定居,耕读继世,诗礼传家。

大约在嘉靖年间,第四世的李光先给三个儿子逢春、遇春、迓春分家。这时李家已是家资丰饶的大户,有数千亩土地和几处房产,相距几十里。为了体现公平公正,老人让兄弟三人抓阄析产。这长子逢春已是个监生,抓到了古城老家的房产和土地。次子遇春已得了个候选县丞资格,抓到了长山城里的街宅和城郊沃田。三子迓春体弱多病正在县学上学,手气不佳,抓到的是长山城东北十里许的田家庄房产和土地,这里地势低洼,十年九灾,地瘠民贫,距离老家古城40余里,离县城也10里余,因而面有难色。

二哥遇春便慷慨相让,主动将家安在了田家庄,迓春则在长山城里安了家。后来迓春死在两个哥哥之前。当地旧谷,祖茔里墓穴安排有以伯仲叔季为序的定规。遇春应得的墓空地是名为“牛眠地”的一穴风水宝地,谁葬此子孙后代人丁兴旺,荣华富贵。遇春十几年前分家让产,现在又以“牛眠地让给迓春弟,并大度地说:这穴地如若确实灵验的话,就让弟弟的子孙发达吧!迓春便是李化熙的祖父,迓春后代子孙确实人丁兴旺,科第蝉联,成为长山豪门显族,而遇春子孙也是武运昌盛,出了武进士3人,武举人4人,3人官至都司总兵,晋骁骑将军。

古城李氏族人把遇春让产又让墓地的事迹列入族谱作为族训家风教育后昆世世传袭。李氏人也确实未辜负祖先期望,乐于助人早已蔚然成风,疏财助人解囊济困者不乏其人。

化熙长兄重熙像冯谖一样烧掉一千多两银子的借券而面无德色。化熙交割后听说卖主无处栖身,毅然退回房契,而房价银不再收回。有一次他过洞庭湖,风波骤起,一只客船覆没,落水者挣扎呼号于水中,他高举包袱对船夫们说,谁救起一人我付一两银子,船夫们立即跳入水中救人。不一时救起百余人,他如数付了银子。文熙进士后初授中书舍人。康熙十七年(1660年)任乡试分校官。上自主考,下至分校,集体舞敝,案发都获罪下狱,或杀头,或充军,唯李文熙一人因廉洁自守,奉公选才而得脱。类似这样的记载俯拾即是。入祀乡贤是他们的代表而已。

 

李化熙父亲、仲子、侄孙均崇祀乡贤

 

李化熙家族第一个乡贤是李梦凤。嘉庆《长山县志》载:(梦凤)字见山痒生,性纯孝,父迓春病,不解带者入阅月,迨疾革,哀几至灭。性多隐德,好施与。仲子化熙初任湖州司,手书谆复以清白与诲勉。明季避兵长白山中,受创卒。国(清)朝赠光禄大夫,祀乡贤。

第三个乡贤是李化熙侄孙福建巡抚李斯义。李斯义(1644—1707),字质君,号静庵,自幼秉承家学,深受叔祖李化熙钟爱。从小受到良好的道德和文化教育熏陶。中戊辰科(1688年)会试第5名,殿试二甲第26名进士,以高第钦选翰林院庶吉士,历官京畿道监察御史、通政司右参议左参议、太常寺少卿、大理寺正卿,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福建巡抚。这时他已61岁。任上,他“洁已率属,劝农督,清囹圄,锄奸猾,毁淫祠,禁溺女,建育婴堂,修共学书院。二年之内,种种兴除,具有成效两年间,福建文风丕振,社会安定,农工商兵各安其业。适值康熙帝南巡,他赴平江迎驾,康熙赐他御书联曰关山远握南天节,海勤宣北阙恩。并赐匾湛思堂“,赏赐他砚墨、扇面及其他珍贵字画等,同时还赐其母亲“寿萱”两字。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夏,福建大旱,斯义与省城官员徒走祈雨,竟“雨沾足然。他抱病视事,不辍公务到了年底,病情愈重,于丁亥年(1707年)正月病死于任所。李斯义死后,康熙帝下了一道温旨:“李斯义虽在任未久,居官甚好,着给予全祭葬”。闽中士民感戴其功德,崇祀入福建名宦祠,与韩文公(韩愈)、狄梁公(仁杰)并祠祀祭。家乡长山士民公呈上官请入乡贤祠。《长山县志》说他“然以自牧,接属下以礼,人亦无敢慢者。于贫疏戚行辈居先者,未尝以富贵易其称呼,故乡称长者,国曰纯臣焉。所著有《孝悌篇》《初学便读》《李氏家乘》行于世。

第四位乡贤是李化熙的仲子李溉之。李溉之(1627-1672),字岱源,由恩荫任滦州知州。《长山县志》载:“滦州乃京畿重地,溉之恩威并用,不到一年胥吏肃然,豪右敛迹,不事发奸摘伏,而人无遁情,士民称神君焉。州数经驻跸,凡廪给供亿垂槖而办,毫不民,其廉而能干类此。他清廉自守,却招致群奸诬陷。不久,以“盗案诖误”落职归田。归田后,一门之内蔼然春和,推田宅之善者,以与诸弟持家井井有条。御下严而有恩,其沾被于亲戚族党之间者,殆难悉数也。虽未获大竟其用,而孝友敦睦是亦为政矣。死后县士民公呈崇祀乡贤。

第五位乡贤是李化熙的侄孙李斯珣。李斯珣(1663—1743),号纯庵,父徙居夫村(今邹平县西董街道夫村),廪贡生,初授滕县训导,历官滋阳教谕。因卓有效绩,任满晋升浙江平湖县知县。任内极力“省催科,除旧弊”,革除旧规陋制,为民造福。整修学宫,创办书院,聘延名儒陆稼书讲学大力发展文教。时已年老体衰,无意仕进,致仕归田。归隐后多有隐德善举,死后崇祀乡贤。




责任编辑:王光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