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不在山西洪洞大槐树?明初大移民或是一次南民大北迁

发布时间:2017-10-23 23:43:19   73065 作者:卢兴国

元代末年,冀鲁大地烽火四起,经久不息。韩山童、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战火燃遍大河南北,元统治者疯狂镇压和屠杀。红巾军摧毁了元朝统治基础,朱元璋借机建立朱明王朝。开国伊始,即命令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兵25万出师北伐,平定山东河北,战乱造成“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无人烟”的凄惨景象。

民间谱牒对此多有记述。如长山镇鲍家村《鲍氏族谱序》中说:“长山县之有我鲍族,始于明洪武四年。因前时遇春常将军率花马军平山东,道平而复起者再三,将军于是赫然斯怒,所过州县无论盗贼良贱概行诛戮,虽有幸存者百不一二,是以地广人稀,钱谷无所出焉,而太祖下旨州县复迁各省占地居为……”朱明王朝为了巩固政权,恢复经济,发展生产,先后发起了洪武、永乐两次移民高潮。

 

山西洪洞、河北枣强应是移民集散地、中转站

 

《明史》记载,明朝早期共移民18次之多,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移民行动,开始多来自作为山东邻省山西的太原、平阳2府和泽、潞、辽、沁、汾5州。洪洞县时属平阳府,地处要道,官府在城北广济寺旁大槐树下办理移民手续,“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也就是说,官府在广济寺设置分丁局,移民在此集中编队,由官兵押送,分赴各地。洪洞是移民集散地,中转站而已,并非迁出地。

然而却有了“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的民谣,一直流传了四五百年,影响广远。进而,移民后裔们误把“大槐树”和“老鸹窝”当作惜别故乡的标志,把山西洪洞认作姓氏的祖地,甚至一些并非山西移民的后裔也虔诚地充当了“槐裔”到山西洪洞去寻根奠祖。

由《明史》得知,山西移民主要流向河北省南部和山东省西部,以东昌、济南、兖州、莱州、青州5府为最多。新修《寿光县志》载:“今县境内有990个自然村,其中由山西洪洞移民立村182个,河北枣强移民立村88个。”《青州市志》载:“今市境内1164个自然村中,在明洪武二年至永乐二十一年间(1369—1423),由河北枣强县移民立村的就有430余个,由山西洪洞县移民立村的近300个。”

由此可推知,河北枣强应是明初移民的另一个分丁局。有专家推断,明初山东移民分布情况大致为:山西移民集中的地区在聊城(即原东昌府)一带,河北枣强移民集中的地区在鲁中、鲁北地区,而数量相当的则是山东中部的寿光、青州一带。邹平地处鲁北,是河北枣强移民集中的地区,笔者对全县移民立村情况进行了分类爬梳整理,如下表:

 

邹平明初移民立村分类统计表

 

镇办

行政

村数

山西洪洞

移民立村

河北枣强

移民立村

洪武年间

移民

永乐年间

移民

备注

黛溪

26

11

9

0

20


黄山

38

15

5

9

11


高新

45

2

20

20

2

卢氏祖茔有明洪武年间枣强移民碑记

好生

39

5

10

13

2


西董

70

7

30

37

0


长山

109

3

37

40

0


魏桥

82

9

62

63

8


临池

43

17

1

18

0


韩店

46

1

8

9

0


焦桥

48

1

18

19

0


孙镇

41

2

31

33

0


青阳

17

6

0

6

0


九户

67

3

21

24

0

成氏有洪武二年从枣强而来碑记

码头

78

2

65

65

2


台子

72

1

61

54

8


明集

36

14

10

23

1


合计

858

99

388

433

54


 

今邹平县境内858个行政村,由山西洪洞移民立村99个,河北枣强移民立村388个,其中洪武年间移民立村433个,永乐年间移民立村54个。

 我们可以依据上述众多的统计数字,重新审视在山东大地流传了几百年的“洪洞寻根”说。

 明初山东移民的迁出地,究竟在何方,史书未作详细记载,方志也只是只言片语,“不见诸史,惟详于谱牒”,最终还须从族谱这历史文化的信息库中提取,以揭开这历史之谜。

 

明初移民来何处,昆山徐谱正迷津

 

在笔者所披涉的几十部族谱中,最具特色与史料价值的当数长山西街《徐氏家谱》。

其一,创修最早。县域内存世族谱创修多在族人为十世、十一世传人的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清王朝大讲孝道治国,倡导修谱,是民间修谱热时期。《徐氏家谱》创修早在明嘉靖已酉(1549年)年间,徐氏第五世传人徐以龙在家族人口仅百人许即原辑成谱。时隔始祖迁来150年左右。以明人写明事,时间跨度小,可信度高。

其二,家谱卷首录《昆山徐氏族谱序》,记述了徐氏远祖徐突娶郭大人女儿为妻,因家运不幸而厌世为僧,郭氏严父慈母一身担,勤俭度日,礼仪治家,教诲四子成才,后俱高中进士,并先后官居尚书,其母郭老夫人也被朝廷赐尚书衔,成为“母子五尚书”的“昆山徐”,后续九世十二相,封侯公卿不胜数,昆山县境无徐不村,城乡广设徐氏义学,以供贫富子弟就学。南京谚云“书香望族称徐氏,天下有名第一家”。谱后序附明初徐氏往山东移民五十丁的流向。《西街徐氏家谱谱序》不同于其他姓氏族谱序言开卷记述始祖明初(或某年)由枣强(或洪洞)迁来……,而是开篇直接点明“吾族昆山人也,始祖伯谅公自直隶迁居兹邑,卜宅西街。”凡围长山城居住的西街徐族人门前多悬“昆山世家”匾额。

《昆山徐氏族谱序》(摘录)云:

 

 明洪武初,山东丁稀,奉文以直隶枣强为分丁总局。按,南省人缘稠密州县择迁于枣,陆续分发山东各处。维时昆山县徐姓迁于枣者五十丁,除留枣强五丁,余分聊城、昌邑、福山、莱阳、高密等县。其发聊城县者三人,同落东关;发泰安县四人,路过德州死一丁,余同落寨里;发新台县一人,落杨柳店;发荷泽县一人,落城府学巷;发长山县四人,二落城西门里,一落焦家桥,一落周村;发曲阜县一人,落泗河滩;发临淄县四人,一落西关,一落东关,二落河圈;发昌邑县一人,落沙河镇;发福山县二人,同落丁家町;发莱阳县二人,同落大江沟;发高密县一人,落窧家屯。尚有十六丁,所发地名局册损,无可考。

后序

正德十年,寄籍松江府华亭县徐斯恒,赤昆山籍出仕冀州,由枣强分丁总册查出迁到徐姓发往山东县名,令子带银五百,抵东按县察明自枣发到徐姓住址,于任所刻入昆山县徐氏族谱序尾,留本题枣强县徐氏族谱。

  道光十年得录于莒州知州徐大老爷之手。

 

《后序》阐明徐氏移丁分发山东各县及村庄名单的由来,更显真实可信。又据沾化区南徐、利津徐集世系联谱《徐氏族谱》(民国二十五年编)谱序载:

 

道光十年,有苏州昆山县人士杰徐公,分发山东,历任沂郡之莒州,携带昆山徐氏族谱,因盐务得遇长山徐公讳止敬者,嘱遗昆山谱序一纸,有原籍昆山寄籍松江府华亭县斯恒徐公,出仕翼州,由枣强分丁总局查出迁自昆山徐姓,除枣强坐留五丁,过德州路死一人,此外分往山东共计四十四人,遂令子抵东,按册寻查,其所在州县村庄,与现时大同小异。然局册损坏,尚有十六丁无可稽查。而考当时各支谱序,其皆迁自直隶枣强,并以所列年月及相传辈数计之,俱各针锋相对,若合符节,无可疑矣。

 

此文又详细交待莒州知州“徐大老爷”即徐士杰及他得遇长山县徐止敬而交付徐斯恒查出的分布文稿,由此留传山东。

笔者尔后又查阅发现,邹平县高新街道徐毛驼村及淄博马尚大、小徐家庄的《徐氏族谱》皆统一在卷首刊录了《昆山谱序》。谱序阐明移民原因(山东丁稀)、移民机关(在直隶枣强设分丁总局)、移民迁出地(南省人缘稠密州县)、实施方式(移民集中到枣强分丁总局分发各处)、分发地区(直隶枣强和山东各地)。

《徐氏族谱》回答了明初移民方方面面的问题,因此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成为研究中国古代移民史尤其是明初冀鲁大移民不可或缺的历史资料。

正如孟浩然《南还舟中寄袁太祝》一诗所言,“桃源何处是,游子正迷津。”明初移民来何处,昆山徐谱正迷津。

 

明朝有三次由枣强迁往山东各地的较大移民活动

 

《邹平县志》(1992;192)载:元朝末年,战争频仍,瘟疫流行,县内人口大减,土地茺芜,为增殖人口,发展生产,明王朝从河北枣强,山西洪洞迁来大量移民,县内大部村庄是由明洪武、永乐年间移民所建。”

山东各地相当数量的民间谱牒自称祖先是明朝初年由枣强迁来。《昆山徐氏谱序》提供的信息证明此说值得商榷。河北枣强、山西洪洞只是官方在此设置的两个分丁局,移民集散地,并非移民迁出地。

 有明一代,由枣强迁往山东各地的移民活动较大的有三次。

一、明初洪武、永乐年间移民。枣强县元代属真定路(治今正定)冀州(治今冀县),明初改为真定府冀州枣强县,为元末明初的战争的重灾区之一,全县仅剩六千余人,被朝廷列为移民迁入县之一。《昆山徐氏谱序》明确记述“昆山县迁于枣者五十丁,除留枣五丁,余分聊城……”,“留枣五丁”即明确证明枣强是移民迁入县。“迁出县”一说与历史事实相悖。

但是,为什么那么多的家族族谱却记为“由枣强迁来”呢?笔者分析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可能在元代中后期由于战乱、灾荒,枣强一带一些居民自发地逃往山东各地,其后裔在家谱中误记为明初大移民来自枣强。二是移民后裔误把山西洪洞与河北枣强这两个明初移民分丁局所在地当成了迁出地的代名词。三是民间创修族谱多在始祖移来以后二三百年后的清康熙年间及雍正乾隆以后修撰,日久年深,迁出地失记,从众说为“洪武年间迁自枣强”。

二、明正统年间移民。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族瓦刺部发动大规模进攻,明英宗朱祁镇在太监王振劝说下冒险亲征,八月十五日在河北怀来县土木堡兵败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百姓纷纷逃难来山东。此乃自发移民,非官府强制性移民。修谱时亦把枣强作为标志物而误记为明初迁自枣强。这些家族的世系一般比明初移民少四世左右。

三、明成化年间移民。成化年间(1465-1487),驻守枣强一带的花马营发生士兵哗变,朝廷派兵镇压,河北又一次陷入战乱,百姓纷纷逃难来山东。其后裔亦把枣强作为移民地的代名词误记为明初自枣强迁来,这也是一次自发性移民。识别这些家族的方法是,他们的世系一般比明初移民少五世以上。

 

明初大移民或是一次南民大北迁

 

史载,中国历史上有过多次大移民,历次移民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推动了迁入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从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征发数十万人征服南越起,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和南方各地的移民一直没有停止过。

以后较大的有两汉之际的一次人口南迁,东汉末年至三国大批北方人南下避难。再以后又出现了三次黄河流域汉人南迁的高潮:

一是从4世纪的西晋永嘉年间(307—312)到5世纪中叶南朝宋元嘉年间(424—453);二是从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到唐末五代;三是从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到南宋后期。

这几次大南迁,涉及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时间持续百年以上,移民总数都在百万以上。至元代,南北人口之比达到了中国人口史上的极点,南方的实际人口估计占总人口的80%以上(葛剑雄《移民类型知多少》,《文史知识》2016,3;4)。

14世纪后期的明朝初年,朱元璋组织了大规模的由南而北的移民,动员与鼓励长江流域人口稠密州县的一部分富户迁往人口稀少的冀鲁地区,今江西、江苏、浙江和安徽的南部都有大量人口输出,江西成为最大的移民迁出地。

明初的移民强制与鼓励相结合。洪武三年(1370年)发布诏谕,颁行济南知府陈修及司农官关于鼓励移民垦荒的上疏,免除3年田赋,对于无农具、无耕牛和种子的贫困移民予以相应的补助,新垦荒地归垦荒者所有,甚至永不加赋。

明初移民采取强制与鼓励相结合的方式,根本原因是江南各省庞大的人口数量所产生的压力,以至在中国内地已经很难找到大片的人口稀疏区供统治者进行大规模强制性移民。冀鲁是当时移民的最佳目的地。昆山徐氏谱序是这次南民北迁说的有力佐证和诠释。

另外,从邹平县高新街道周东村《王氏族谱》也可找到南民北迁说的佐证。《王氏族谱序》虽只说始祖王琏洪武二年(1369年)从直隶枣强迁来长邑,但族谱和《长山县志·文学》王琏条目说他:“器宇沉雄,学问渊博,少师宋濂,中洪武五年(1372年)省元,召见试诗,授史馆编修,入文华殿肄业,寻摄御史,按河南,回奏称旨,上悦,谓近臣曰:‘文化堂诸生如王琏辈,皆将相才也’。祀乡贤。”

“少师宋濂”,宋濂,乃浙江浦江人。明初文学家,明初奉命主修《元史》。“王琏少师宋濂”,一句提示人们:王琏洪武二年(1369年)迁来,洪武五年(1372年)即中省元(省元即会元,《长山县志·选举志》为解元)。少年师从浙江宋濂,他是哪里人,他从哪里来,不言自明。

有专家推断,山西洪洞移民迁出地乃山西、河南等北方少数几个人口稠密地区,而江南各省移民多集中到枣强,分发河北南部和山东大部分地区,各地移民立村的统计数字也佐证此说。上文列举的徐氏族谱《昆山谱序》的记载就是最佳诠释。

明初南民北迁的大移民,对明朝政权的巩固,政治中心的稳定、边防的加强和冀鲁等迁入地区的经济恢复,文化的发展等都起了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王光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