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文征》编纂者到底是谁

发布时间:2017-12-10 21:28:13   52378 作者:张海鹰

手抄石印版《无棣文征》出版于中华民国十三年(1924年),集录后唐至自清末无棣历代先贤文稿共计223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励志向上、劝学向善,辞藻华丽、文采飞扬,成为民国纪年之大型典籍之一。《无棣文征》编纂者是谁?《无棣县志》上说是张方墀与韩邦治集录的,《无棣文征》则说是韩邦治编辑成帙的。

 

《无棣县志》载,《无棣文征》编纂者为张方墀与韩邦治

 

1925年,续修《无棣县志》编纂委员会主任张树英(字任夫,廪贡生,获五等嘉禾章,无棣人)在《无棣县志续修序》中云:“壬戍冬,张君秋阳与韩子文华商裒辑先正遗文,名曰《无棣文征》,以津逮后学。”这里的“张君秋阳”即张方墀,“韩子文华”即韩邦治。张树英说,1922年冬,张方墀与韩邦治在一起商量并汇集编辑前代贤人留下的诗文,辑录成《无棣文征》,以此引导后学。

张方墀(1850-1928),字秋阳,原籍马山子镇高井村,后迁碣石山镇大山东村,其父张寅清,字敬斋,太学生,例封文林郎,因母过世悲思过度随母而逝,同乡以“孝德”表其墓;其祖父张兆渭,字晋阳,太学生,例赠文林郎,质直好义,乐善好施,事母无违,乡里称颂;其曾祖父张自标,例监,例授武信郎尉、诰封武略骑尉、貤赠昭武骑尉、河南新野营守备,仁义宽厚,施仁布德,结厚四方,孝义载邑。

张方墀自幼好学,上私塾时,即酷爱经史。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张方墀考中文举人,乡试一等第二名,大挑二等,授捡选知县,例授文林郎。张方墀因德高望重,还担当过乡饮大宾一职,每到开展庆祝丰收、尊老敬老等宴乐时,他都与无棣官吏一起主持活动。张方墀满腹经纶,殚见洽闻,且一表人才,风度翩翩,初事教育,遍树桃李,相继以读者,迩遐竟赴。废科举前,在无棣希贤书院任教,教学态度严谨,对学生要求严格,为无棣培养了诸多人才,“学子欢洽,书声朗朗,人才云集,高足辈出”。后出任无棣县立高等小学堂首任堂长,并主讲“读经讲经”“格致”等课目,兼及历史、训诂,诲人不倦,一丝不苟。


(1924年版《无棣文征》张方墀序)


1922年冬至,张方墀有感于县志年久失修,决心续修县志。在等待无棣县公署批准续修《无棣县志》及续修《无棣县志》期间,张方墀与无棣县立高等小学校教员韩邦治历时两年余,广采无棣历代文人学子名篇巨作,精心编辑四卷,命名为《无棣文征》,并于1924年12月由无棣历史上第一家石印部无棣县立高等小学校石印部石印出版。

《无棣文征》出版前的1924年冬,由张方墀纂修的全书含疆域、建置、爵秩、赋役、学校、兵防、典礼、选举、宦迹、人物、列女、祥异、风土、艺文、丛志计6册24卷的《无棣县志》完成初稿,并于1925年夏由山东商务印刷所铅印出版。《山东方志汇要》认为“是志资料翔实,为民国所修志中之佳本”

续修《无棣县志》付印后的1926年,张方墀应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无棣县第三任县长李凯鹏(山西榆社人,抗日模范县长,1940年被日寇杀害)之邀到无棣县公署做客,谈书讲经。数月后,张方墀应聘到无棣县师范讲习所教授国文等课目。1927年,张方墀回乡栖居碣石山之阴,辟地数亩,遍植树木,读书自娱,怡养颐和,溥化乡里,笃厚和睦。张方墀传承曾祖父张自标“仁孝布德”家风,一生以俭朴好学为表率,治家本忠厚诗礼训子孙,故将“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十字定为后代继世之序。张方墀嗣子张玉琦(字昆山,举人),官至盐山知县。张玉琦仅有一子张忠濂,即张建,中共党员,1943年参加革命,1987年从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岗位上离休。

1928年,张方墀病逝,享年79岁。张方墀一生蕴藏策籍,批阅典册,舌耕笔耘,著述颇富,其《王氏殉难记》《东牟先生传》《王澹泉先生传》等载《无棣文征》。

 

《无棣文征》载,《无棣文征》编纂者为韩邦治

 

1924年八月,时任民国北京政府无棣县第11任也是最后一任县知事、续修《无棣县志》监修的熊仕昌(字炽民,京师法律学堂毕业,副贡出身,安徽凤阳人,安徽法学社创始人之一,其次子是知名的中共情报工作“后三杰”之首、被毛泽东誉为“一个人能顶几个师”的熊向晖)在《无棣文征序》中写道:“适值续修县志,韩子采访艺文,编辑成帙。”“韩子”即韩邦治,字文华,无棣县师范讲习所毕业,无棣县立高等小学校教员,曾任民国版《无棣县志》协修。熊仕昌说,当时恰好遇到续修《无棣县志》,韩邦治便搜集寻访无棣人撰写的辞章,编辑成书。


(1924年版《无棣文征》熊仕昌序)


作为外乡人,熊仕昌认为无棣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无棣为东省文明之区,作前朝文苑之府。渤海挟石,无底墨池;宝塔插空,极大文笔。开希贤书院,科甲如林;荷天子宠光,方伯联第。其间,黻黼庙堂,华国文章,必有奇观者。”熊仕昌对将集录的无棣先贤文章取名《无棣文征》很为赏识,并认为这是孔子和孔子的嫡孙孔伋(字子思)的心愿:“窃为拟之曰:‘昔孔子于夏殷之礼,两叹文不足征。’子思子亦曰:‘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是文以征为贵也。’是编系名‘文征’,犹是孔子、子思之意也欤。”

1924年,七十高龄的续修《无棣县志》协修者张树杞(字士谨,附贡生,山西蒲州府经历,无棣人)在《无棣文征·序》中对韩邦治给予极高评价,说他好学深思,高瞻远瞩:“韩子文华,青年中之好学深思人也,任学界教员,颇具世界眼光。适吾邑有续修县志之役,采访艺文,连篇荟萃,爰择其文之雅驯而又有关风教考镜者,分为四卷,拟其名曰《无棣文征》,即行付梓问世。”


(1924年版《无棣文征》张树杞序)


张树杞在《无棣文征•序》中指出,刻人遗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昔人谓刻人遗稿,传之后世,与埋枯骨、哺弃婴同功。噫何言之切而痛也。棣俗素习诗书,先民类蓄道德能文章,其中科名著述,焜耀一时。而后人复能读父书,流传珍获者,固属不少。间有穷乡僻壤,白首寒窗,当其获一句之奇,逗一字之巧,精心独造,指千秋以为期,往往敝帚自享,当世无闻,不过与野草荒烟,同归澌灭已耳。”他说,《无棣文征》的付梓问世,韩邦治功不可没,“凡文之习见者,从兹有目共赏,相得益彰;文之初见者,亦俾潜德幽光,不能终閟。韩子之志如是,其功为何如也。”

1924年夏六月,续修《无棣县志》纂修张方墀在《无棣文征·序》中写道:“韩君文华,主高等小学校教席,于授课之余,手录若干首,分别部居,汇为成书,付诸手民,使后世征文,不至等于杞宋。”张方墀说,韩邦治在教书育人闲暇之余编辑出版《无棣文征》,使无棣文化宝典得以传承下去,流芳百世。

对于土生土长的无棣人张方墀来说,古邑无棣,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人文荟萃。“吾棣人文,始著于有唐之季,历宋元明,至清代而极盛。掇英撷秀,科第联翩,贤相名卿大夫,递出于其间。大抵蕴而为德行,发之为事业。故其所为言者,纯实朴茂,腾涌蓬勃,而不可遏抑。即有纡体衡门,穷年兀兀,名不列于甲乙,身未膺乎民社,而根柢经史,贯串百氏,发言抗论,尽理析微,即游嬉短札,亦悠然于尘坷之外。以之绍前修、迪后学,斯其言为有德之言,即有功之言,其诸古之所谓不朽者欤”。

张方墀说,搜寻收集历朝历代书籍典籍,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地进行准备和保留,这是读书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夫搜罗载籍,放矢备文,斯亦儒生之责也。”他对韩邦治采辑儒先著作编纂《无棣文征》给予极高的评价,并道出作此序之由衷“昔人之立言不朽,而韩君之为功于昔人,亦于是并著,特以余谫陋之言,羼缀其中,狐裘羔袖,不能无愧作云。”


(1924年版《无棣文征》韩邦治序)


1924年五月,韩邦治于《无棣文征》出版前《自序》云:“幸值邑中续修志牒,钜公旧稿,硕儒新制,连篇接牍,奔赴汇聚,已亡者诚难再补,现存者讵可再失。爰不揣谫陋,于授课之暇,从事钞录,积之年余,浸成巨帙。”

韩邦治在《自序》中交待了集录部分先贤文稿的初衷:“从来文章矩矱,宜步趋于先民,大雅流传,足饷遗于后进。吾邑自有明以来,人文蔚起,迨清代科第蝉联,作者益盛,或黻黼庙堂,珥笔赓扬,鸣盛于家国;或隐居里闾,等身著述,什袭于名山。莫不发摅乎翰墨之场,驰骤乎篇籍之囿。时而雄深雅健,则元气浑然;时而冲淡夷犹,则神味别出。洵足绍芳,徽于既往,标懿范于来兹矣。无如沧海桑田,半成剥蚀,零金碎玉,不乏散遗,虽欲搜罗订辑,殊匪易易。”韩邦治感慨道,虽然没有看到古之哲人、今之贤俊在写作时的谈笑风生及表现出的脱俗的风度、高尚的品格,但是通过编辑他们的文稿即有如临其境之感,景慕之心油然而生“虽曩哲时彦,不获闻謦欬亲雅范,而披阅简编,亦可想望风采,油然而生景慕之心,亦后学进取之资也,用付手民,弁数言于简端。”

 

《无棣文征》的出版,成为无棣文化发展史上一大盛事

 

《无棣文征》集录有无棣首位进士、后唐宰相李愚和明清时期户部尚书王佐、吏部尚书杨巍、兵部侍郎谷中虚、监察御史关扬、贤名远播高毓秀、文教兴家张思桂、提督学政张为仁、大理寺正李道昌、拙讷居士张逸、吏部侍郎王清、内阁中书张鏐、礼部尚书吴绍诗、湖北巡抚吴垣、著名文士李烋、一代廉吏张映玑、湖广总督张映汉、重修邑志张克家、振兴文教张可大、名宦三省吴自肃、太仆寺卿王惟諴、翰林编修吴式敏、金石学家吴式芬、封疆大吏吴重熹、爱国楷模吴峋以及无棣最后一位进士、晚清广东英德知县张树桢等60余位名宦贤宰、文人学子的传、记、序、行状、碑、志铭、祭文、呈、启、奏疏、引、书札、赋、赞、颂、题跋、铭等名篇巨作共计223篇。

可以这么说,没有续修《无棣县志》也就没有《无棣文征》的问世,兴学修志的张方墀既是民国版《无棣县志》的发起人之一又是唯一的纂修者,他参与并编辑《无棣文征》确为可信。1925年,《无棣县志》编纂委员会主任张树英在《无棣县志续修序》中所云“壬戍冬,张君秋阳与韩子文华商裒辑先正遗文,名曰《无棣文征》,以津逮后学”是载入正史的,可信度不可置否。另外,1994年由齐鲁书社出版的《无棣县志》(1840-1990)和2010年由方志出版社出版的《无棣县志》(1990-2007)其《人物•张方墀》篇(编)均记载:“张方墀有感于无棣县志年久失修,1922年冬,他与友人韩文华集录了部分先贤文稿,取名《无棣文征》。”

那么,熊仕昌、张树杞、张方墀、韩邦治四人所作《无棣文征》之序中为什么都说《无棣文征》的编纂者仅为韩邦治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张方墀曾是无棣县立高等小学堂首任堂长(即校长),既为领导又为硕儒,而韩邦治是无棣县立高等小学校(原无棣县立高等小学堂)教席(普通教师),既是下属又是后学。编纂《无棣文征》时,张方墀应为组织者或主持者,韩邦治则为具体办事人员,也就是做一些收集、编辑等工作;二,张方墀高风亮节,不争名利,有奖掖后学、提携晚进之美意。

《无棣文征》不论是张方墀与韩邦治二人合作编纂还是韩邦治独自编纂,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无棣文征》的出版,成为无棣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大盛事。

如今,令无棣广大文史工作者、文学爱好者漫卷诗书喜若狂的是民国版《无棣文征》问世93年后2017年,由政协无棣县委员会点校注释的《无棣文征》出版发行,充实和丰富了无棣文库,传承并弘扬了无棣文化,成为研究无棣悠久历史、地域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责任编辑:王光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