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消失的村庄立传】张道村:曾是“小营大米”主产村

发布时间:2018-02-09 23:17:40   125671 作者:刘清春 张春峰

村庄简介

 

张道村,隶属于滨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小营街道办事处,现有人口755人。相传,明洪武二年,曾有迁发之令,张氏兄弟二人自河北枣强县迁来,兄张本居于滨州天王堂,弟张道居于蒲台鲁家庄,后鲁家庄改名张道家庄,以名立村,而另一张姓为坐地户。目前张道家庄有张、赵、刘、齐、李、高、孙、戴等姓氏。


(张道村旧址航拍)


(张道社区鸟瞰)


村庄人物:14岁的郑培唐带着同学把国民党蒲台县长赶下台

 

今天,一个十三四岁的小伙子能干啥?或许就是上学读书吧。可曾有个14岁的学生头,居然把县长赶走了。这事您信吗?

这是真事,发生在1935年,地点是蒲台县第一高小。这个“闹事”的少年名叫郑培唐,就是张道村人。

话说,那阵正是日本侵略者气焰极其嚣张的时候,他们侵占东北后,对侵占整个中国蠢蠢欲动。那时,郑培唐就在蒲台一小上学,对此很是愤慨。他年纪不大,能量却不小,在当时反封建、反落后、反迫害的时代,带头建立了学委会,是十位学委会成员之一。他带头组织200余学生上蒲台城大街游行,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呼喊口号,浩浩荡荡地游行示威。

时任县长贾其中对此很不满,来到学校对学生训话。郑培唐带领学生高喊口号“不要以镇压来代替民主”,把这贾县长气得灰溜溜地逃之夭夭。

1935年,郑培唐考入山东省立第四中学。毕业后,郑培唐加入国民党鲁北抗日督导团,任蒲台县许王乡主任督导员。1940年,中共蒲台县委成立,是年夏,郑培唐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1941年1月入党。

抗战时期,郑培唐先后担任过清河军区参谋、排长、连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侦察队长兼指导员、营长,参加过莱芜战役、济南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闽西剿匪、攻打金门等重大战役。

解放后,郑培唐先后参与组建空降师第六营、空军强击航空兵九师第九供应大队,担任营长、参谋长。抗美援朝期间,由东北某空军基地带领部队赴朝鲜修复温井里机场,时任基地司令部副参谋长。1953年至1956年任朝鲜谈判朝中谈判代表团开城中心航空站站长。

和平年代,郑培唐先后在南京军事学院、北京空军学院学习,组建空军学院后勤教研室。文革期间,他先后在黑龙江“五•七”干校、贵阳空军“五•七”干校劳动改造。1973年空军政治干校(空军学院)(正军级)恢复,重建校务部,郑培唐任副部长。1975年6月至1983年在空军指挥学校(正兵团级)院务部担任副部长。1983年3月离休。1998年1月22日因病治疗无效逝世,终年77岁。

在接触过他的村民看来,郑培唐非常有个性。据张道村老支书代希和介绍:“他从来是沉默寡言,但是见到村里乡亲有事去找他却非常热情。上世纪七十年代,村里想搞个副业,村委托人到北京去找他帮忙,他给村里买了十几台编草绳的机器。那机器真派上用场了,编草绳用了好几年呢!

 

村庄经济:曾是有名的小营水稻高产村,据说是小营第一个购买电视机的村庄

 

“小营大米”,曾经红火全国的一个地理标识,让张道村民念念不忘。因为,它曾带给张道村一段集体荣耀——上世纪七十年代,张道村是小营水稻种植村中的佼佼者,它与申家等三个村的水稻年产量占据整个小营公社的一半!

那时普通村庄一天一个工只有几毛钱,甚至几分钱,但张道村却一块多甚至两块出头!正因这水稻和衍生的副业,让张道成为当时小营的富村,据说是第一个购买电视机的村庄!


(小营大米,来源网络)


黄河水灌溉出的小营大米,汤稠透明、香甜耐品、味道浓郁。稻米居然能在盐碱了多少辈子的小营长出来,曾经让张道村民惊讶不已。

盐碱,心酸、可怕的一个词,它曾长期缠绕、束缚滨州百姓,张道村老人更是记忆犹新。尤其秋冬季,白茫茫一片,放眼只有矮小破旧的小屋。在大旱的年份,甚至砖井里都没水,只得挖口土窝子等雨水,这“土窝子水”又脏又少,遭了灾的农民提着破破烂烂的瓷罐子来打水的景象,想想就可怕。粮食都接不上茬,吃国家统销粮,这种困窘在40年前得以彻底改变,其秘诀就是引黄压碱。

据田林军《忆先父田向前》一文记载:“1972年,地区(惠民地区)为解决农民吃饭问题,摆脱贫困,成立了稻改指挥部,驻在小营许王村。”稻改以小营为中心,在乔庄、纯化、蔡寨,在整个博兴小清河以北的地方全面铺开。开荒、引黄、种稻,军歌嘹亮,民心所向,历史性剧变开始了。

随后,小营大米知名度不断蹿升,最兴旺的时候当地人根本不用在路边摆摊,早有米贩子跑进各个村子去收米了。由于当时土质改良加上生产水平的提升,小营大米的产量也因此大增。而张道村更是各村中的佼佼者,一千多亩地到处稻花飘香。

水涨船高,随着水稻丰收,已温饱了的张道村村民进一步发展副业,搞养殖、搞运输,让村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尤其是1976年统一规划后,水稻面积逐渐到达顶峰。

在水稻丰收基础上,张道村又连续开办了马车店、面粉厂、养貂场,做起了木材加工。生产队里有东方红拖拉机、大型推土机,声势浩大。大约在1976年,张道村买来了当时小营农村的第一台电视机——友谊牌黑白电视机。那时,全小营只有两台电视机,另一台在公社,很多邻村人每天都来看热闹。

在一个下雨天,村民们就是在这台电视机上看到的毛主席逝世追悼会。那时,邻村村民羡慕,也跟自己大队领导要求买电视,得到的回答让他们无语了:“咱能跟人家张道比吗?!”意思是说,普通村庄经济条件远赶不上张道村。

“骄傲”的张道村人至今回忆起来,都认为那是一段“奇迹”。但这种“骄傲”可来得不容易,那时的张道村人干活是真拼命。村民们几乎没人偷懒,都在抢着干、让着吃。

有村老人回忆:“种水稻真是非常累,插秧栽苗都在水里,没地方坐,也没地方站。一片水,连个休息的地方都没有。可我们村干部带头干,夏天天刚亮就去插秧,早饭、午饭都在地里吃。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水稻丰产基础上,张道村开办了养貂场,红火了五六年,规模最大时达到近千只。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村民又兴起了养狐狸,堪称“狐狸专业村”。对狐狸的养殖,最初张道村人还心存疑虑,认为它有灵性。为养狐狸,张道村民去东北、潍坊等地取经,贷款搞经营。最早的一户当年就还上了两万元的贷款,这让村民很羡慕。于是,养殖风气渐起,最后大约有35户人家在养狐狸。

1997年5月,村委投资40万元建成滨州特种动物养殖基地,占地2公顷。2013年3月,村里几个养殖大户发起成立了爱民特种动物养殖专业合作社。当时,专业合作社有成员11户,养殖狐狸存栏3000只、貉子2000只。

 

村庄生活:老年人最爱楼房生活,全村尊老风气一如昨日

 

据《小营镇志》记载,张道村不知何年立村,明代大移民前有坐地户姓张,至今有后人。明洪武二年,张道从枣强迁居至此,于是以名立村,称为“张道村”。赵氏是光绪年间由麻家村迁入。刘氏是光绪年间由蒲城乡大刘家村迁入。齐姓由三里庄迁来。

如今,张道村已经村改居,土地已成为国家储备用地,村民们全部搬迁上楼,迎来城镇新生活。从农民到市民,从农耕田野到小区楼房,张道人适应吗、喜欢吗?


(2014年11月18日,小营街道张道社区建设现场)


2016年搬迁动员会一开始,绝大部分村民就在第一时间签字同意。一方面是因为该村人心齐,对党委政府的相关政策以及村居干部认可度高。另一方面,小区设施齐全,有老年公寓、健身广场等配套设施,每家每户90、120多平方米的房子足够居住。另外就是,他们认为,搬迁上楼是历史趋势,是改善生活的路径,老人们如今都夸赞上楼居住的好处。

“其实,老年人住楼房比年轻人都好。吃喝拉撒都不用下楼了。这里有天然气、电,不用烧柴火,做饭不累也不呛。你看,老人孩子的穿衣、模样也干净多了!以前,在平房小院里住,刮风下雨时候,出去上个茅房都难,真要让老年人再回去住那种平房,都不愿意了。一位老人说。

可以说,张道之所以这么顺利地搬迁,关键是“时机成熟了”——耕地全部流转出去,居民早已脱离了传统农业,从事工业、服务业的群众多,接受新鲜事物快。此外,打工机会多、沿街商铺增收途径多,让居民乐于张开怀抱迎接新生活。

今天,大部分年轻人都在村外打工,尤其是在愉悦家纺等附近企业就业的多。他们离家近,享受着城镇生活,没有奔波之苦,又能守着老人孩子,幸福感高。但与此同时,有红白事,劳动力缺乏的问题也来了,“年轻人不好总请假啊”!于是,从2012年起红白事开始本着勤俭节约原则来办。现在,张道村娶媳妇儿,就在家里炒上两三个菜,省了钱还不失热闹。


(2017年4月14日,张道居委会新老班子部分成员)


纵观张道村历史变迁,可以发现其中一个显著特点——全村尊老风气一如昨日。老人受到尊敬,乡村舆论和乡村道德没有因为搬迁而中断,而是一直在传承发扬。今天的张道人心里嘴里常念叨的,是感恩历届村委班子的无私奉献,曾经的那份稻花香始终在他们心里飘荡着。


责任编辑:王光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