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为什么叫惠民?是不是把你问住了?

发布时间:2018-05-22 23:13:57   606582 作者:武伟军

“惠民”是笔者的家乡,地各有名,名以表意。从地名的演变传承上可以了解一个地域的发展变化情况。都说惠民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可为什么叫“惠民”?啥时候的事?还有啥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今日惠民,摄影:刘刚,拍摄时间:2018年5月2日)


据笔者考证,惠民县“惠民”为县名的历史并不长,距今也只有短短285年的时间,可以说是滨州各县区中“成名”最晚的。

“惠民”虽然“成名”晚,但惠民的历史却足够悠久。它最早的名字叫“厌次”(厌,读ya,同),而且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有关。《史记·高祖本纪》记载:“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嘉靖《武定州志》载:“始皇东巡厌气,次舍于此,又名其地曰:厌次

由此可,惠民县最初叫“厌次”。厌次(惠民)置县到今天,有多少年呢?根据《史记》等文献推,秦始皇赐名“厌次”是在他第三次东巡,即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距今已有2233年。


(嘉靖《武定州志》有关“厌次”记载)


厌次县域地理位置重要,历为州、府治所所在,特别到明清时期,扼守北上京师要道,有着“鲁北首邑”“燕津门户”“神京锁钥”之称。“厌次”名称,或改或废或省入阳信县,只是历史长河中的小小浪花,而消失是在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惠民县志》载:“明洪武元年,省厌次县入棣州”“厌次”县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清光绪《惠民县志》“省厌次”记载)


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徙封乐安成祖朱棣次子汉王朱高煦,也想以他爹朱棣为榜样,密谋以乐安州城为据点,抢他刚刚登基的侄子明宣宗朱瞻基皇位。时任四川道监察御史,因父丧返家丁忧的李浚闻变后,改名换姓躲过追杀,急速赶到京师向皇帝报告。明宣宗亲率大军,一举将朱高煦拿下。为记录自己御驾亲征,武力平息叛乱的“壮举”,宣宗皇帝不但写下《东征记》,并且下旨将“乐安州”改名为“武定州”,以流芳百世,永载史册。

武定州的确挺有“定力”,其后300多年间,即使战火纷飞,明清交替,仍然沿用此名,只是管辖范围有过些许变动调整,治所一直未动。到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励精图治的雍正皇帝,显然是发现武定州能够发挥更大作用,决定升武定州为武定府。武定府成立,府置附郭,遂置县,名“惠民”,编户九十八里。“惠民”县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清光绪版《惠民县志》“武定府”“惠民”县相关记载


“惠民”为县名,寄托着“施惠于民”愿景。“惠民”两字实际也是借用而已,因为县境内有一条沟的名字就叫“惠民沟”,在惠民县也有“先有惠民沟,后有惠民县”之说。

惠民沟是什么时间挖掘的?是谁主导的呢?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在县史志办原主任路公的指点帮助下,笔者查阅档案史料,实地走访探寻,慢慢理清了脉络。

据嘉靖《武定州志·川泽篇》中记载:“惠民沟距州城东南二十里,沟南望徒骇河。河溢北流于黑漥潴焉。景泰中,黑漥水遥侵州城,乃谋开沟东北三里,导黑漥于沙河。民赖之,因氏曰:惠民沟

明朝刘嘉桢(字永浮,武定州人,曾任河南尉氏县令)所的《棣州赋》也有“沟曰惠民,防郡郭之浸淫”。《山东通志》记载则更为详细“惠民沟,在县东南二十里,明景泰中,徒骇河溢,北入黑漥,因凿此沟,以导水入沙河。岁久湮塞,嘉靖二十四年大水,佥事王烨,再加疏浚,民甚赖之,因名惠民沟”据此可以推断,惠城东南二十里的惠民沟,开挖于明景泰年间(1450年-1457年)。


嘉靖《武定州志》有关“惠民沟”记载


《惠民县志河渠图》标注的惠民沟位置


“这就是惠民沟。”当地村民盖连君说。摄影:武伟军,拍摄时间:2018年5月19日


那主持开挖惠民沟的人是谁?通过查阅嘉靖《武定州志》职官表发现,景泰年间恰恰只有一人,他的名字叫计昌。计昌,字汝贤,浮梁(今江西省浮梁县)人,景泰元年庚午乡试进士。在其名下还特别注明:“严而不苛,廉而有为”。那么,景泰年的武定州知州计昌是开挖惠民沟的决策者。嘉靖年间的武定兵备佥事王烨(字韫孟,南直金坛人),在嘉靖二十四(1545年)大水后,对淤塞的惠民沟进行重新疏浚,恢复排水防灾功能,周围老百姓又得以依赖此沟,消除水患,安居乐业。

通过查阅惠民县地图和实地走访,可以发现在麻店镇王家店子村和岭上刘村以西,张铎村和西邢村以北,前、后屯以东,有很大面积的空白区,这里或许就是明清时期,承接徒骇河溢水之地—黑漥。

附近村老人记得这里是低洼之地,还有黑洼之称。1965年2月,惠民县人委组织全县群众在这里进行台田样板改造,低洼面貌得以根本改善,惠民沟的排涝作用慢慢减弱,并改称为孙家沟(因流经村西)。随着全县排水网的逐步完善和白龙湾灌区建成,现在的孙家沟(惠民沟)在孙家沟村西北并入支二排,往北直通沙河,结束它的行程。作为曾经以其冠县名的惠民沟渐渐被人遗忘。


地图中红圈应是“黑洼”之地,蓝线是“惠民沟”(现孙家沟)


(1965年台田样板简图,蓝线为“惠民沟”(标注为孙家支沟))


(今日惠民沟(左侧)汇入支二排,摄影:赵新孟,拍摄时间:2018年5月23日)


(惠民沟汇入支二排后往北与境内沙河相连,左边为跨沙河渡槽。摄影:武伟军,拍摄时间:2018年5月19日)


翻看泛黄的档案史籍资料,让我们了解“惠民”县名的那些人和事,也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不论什么时代,真正做到“施惠于民”,你就是不想留下名字,也会因你出的贡献,在某一天被人找出来、说起来,就像计昌、王烨由于“惠民沟”“惠民县”被今天的惠民人所怀念并将继续传颂下去。


作者单位:惠民县档案馆

参考史料:《史记》嘉靖《武定州志》《武定府志》《惠民县志》《惠民县水利志》《惠民县地名志》等


责任编辑:王光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