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邹平辉里庄李氏家族“五子登科”

发布时间:2018-07-15 00:44:41   206252 作者:侯玉杰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这句《三字经》中的话语,不知被多少人引用和引申,“五子登科”遂成为普天下人的梦想和荣耀。清朝乾隆、嘉庆年间,邹平县辉里庄李廷桂的五个儿子,李鹏、李鹄、李景嵩中进士,李景岱、李景峄中举人,而且还是兄弟同榜,五个儿子高中科甲,被人们誉为“五子登科”,村内立有“五子登科”牌坊,辉里庄李家由此扬名天下。

 

辉里庄李氏家族明朝洪武年间由枣强迁来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邹平县孙镇辉里庄李氏家族的先祖李天锡与弟弟李天庆,由直隶枣强县移民邹平北部的荒洼安家落户,随着后代子孙的日益繁盛,形成村庄,即辉里庄。弟弟李天庆再向荒洼深处迁移,蕃衍生息,形成又一个村庄,即有里村。随着族众人多,李氏子孙又陆续再迁移外地,如桓台县李家庄、果里村等,但是,李家最著名的始终是辉里庄。

自始祖李天锡定居后,二世祖曰启,三世祖曰余,四世祖曰通。通有四子,分别是:春芳、春生、鸣春、魁春,这就是辉里庄李家四支。至第九世时,李家第四支有兄弟五人,分别是:永延、永先、永盛、永庆、永泰,这就是四支五房。其中,李永泰也有五个儿子,分别是:植、桓、桐、橘、檀。代表李家登上历史舞台的,是李永泰的次子李桓一支。

李桓,秀才。其子李复显,岁贡生。李复显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李晖、李曛、李晟。李家从此发迹,步入名门大户行列。

“五子”的祖父李曛,太学生。李曛有两个儿子,长子李廷藩,次子李廷桂。李廷桂即是“五子”的父亲。由于李曛早逝,李廷藩在外做官,李廷桂主持家政,未取得功名。李廷桂有六个儿子,除长子李景岩早逝外,其余五个儿子,均考取举人或者进士,被誉为“五子登科”。“五子”的后人,也多出类拔萃者。李鹏之子李德霈,太学生。李鹄之子李树泽,进士。李景峄长子李树元,太学生;次子李树谷,太学生;三子李濑南,举人。李景嵩之子李树培,太学生。

“五子”的大祖父李晖,举人。李晖的长子李廷屏,举人;次子李廷叙,举人;三子李廷俊,贡生;四子李廷佑,进士。李廷俊的长子李鸿,进士;次子李景颐,举人。

“五子”的三祖父李晟,举人。李晟的长子李廷翰,贡生;次子李廷相,太学生;三子李端黼,举人。

道光年间,“五子登科”之家开始修造庄园,房屋全部采用砖石结构。大门坐北朝南,上悬“五子登科”匾。民国年间,李家庄园被改作小学校。1957年,辉里小学扩建,拆掉楼房。1958年推行人民公社后,逐渐成为村大队部等集体房屋。“文革”后,李家旧房屋被逐渐拆除,李家的历史见证也随之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李氏家族共考取进士7名举人13名

 

宋朝之后,特别是明清两朝,科举是衡量一个家族兴旺的最重要的标志。辉里庄李氏家族以“五子登科”闻名。自乾隆元年开始,至清朝末年,其家族共考取进士7名,举人13名,另有恩赐进士1名。其家族的科举人数在邹平县首屈一指。分列如下。

 

一、李晖,乾隆元年(1736年)顺天举人,威远府同知。

二、李晟,乾隆三年(1738年)举人,直隶深泽州知州。

三、李端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顺天举人,山西岢岚州知州。

四、李廷屏,乾隆三十年顺天举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进士,四川太平县知县。

五、李廷叙,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顺天举人。钦赐国子监学正。

六、李廷佑,乾隆三十五年顺天举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进士。贵州龙泉县知县。

七、李鹏,乾隆五十一年举人,乾隆六十年(1795年)进士。福建福州府知府。

八、李宏道,乾隆五十一年,以年逾九十,恩赐举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恩赐翰林院编修。

九、李景岱,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举人。直隶平乡县知县。

十、李景峄,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举人。松江府知府。

十一、李景嵩,乾隆六十年举人,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

十二、李鹄,嘉庆六年举人,嘉庆十九年(1814年)进士。

十三、李昌会,原名浵,嘉庆十八年(1813年)顺天举人。怀来县知县。

十四、李景颐,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举人。南漳县知县。

十五、李鸿,嘉庆二十四年举人,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士。浙江省省云和县知县。

十六、李培,道光二年(1822年)举人。蠡县知县。

十七、李树泽,道光元年举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进士。福建长乐县知县。

十八、李濑南,道光十七年(1837年)顺天举人。湖南桂东县知县。

十九、李涛,道光二十年(1840年)顺天举人。内阁中书。

二十、李守坦,咸丰八年(1858年)举人。

二十一、李炜(榜名李其咸),同治十二年(1873年)顺天举人。登州府学教授

 

李氏家族著名人物

 

依据民国版《邹平县志》,整理李氏家族主要代表人物如下。

 

第一,李晖

李晖,乾隆丙辰(1736年)举人。历官剑川州知州、威远府同知。其在剑川也,循行阡陌,见土田肥饶,时苦旱干。知老君山有泉水,欲引以溉田,而为重岭叠嶂所格。晖请于上官,鸠工从事,亲力绝岩,相其高下坡陀,疏凿而汲引之。日以一骑从二健仆,指示曲折,期年工成。水流㶁㶁,循山腰行,遇涧壑接以竹笕,必不可通者,穴山而出之,由是溉田数千顷,岁屡登焉。后官威远府同知。致仕,归,以读书课孙自娱。初聘张氏女,未婚,女病瞽,张辞婚。晖曰:人瞽而我弃之,我瞽人将若何?”终娶如礼。妻妾各生二子。乾隆五十年(1785年),晖恭与千叟宴,邀上方之赉焉。

 

第二,李晟

李晟,晖季弟。乾隆戊午(1738年)举人,累官至深州知州。初任湖北咸宁知县。县六十年无科第。晟谓,学宫僻在卑污,士气不扬。捐俸为倡,更诸爽垲。日进诸生而训迪之。由是,科第连绵,成望邑焉。历直隶之广昌、青县、雄县及深泽任。皆有政声。

 

第三,李廷屏

李廷屏,晖长子也。乾隆乙酉(1765年)顺天举人,己丑(1769年)进士。官四川太平知县,簠簋自饬,不妄取于民。修庙学,建书院。厚其膏火。以严师自居。听讼不恃笞杖,日夜研审,务得其情。夜出巡徼,不以地之崎岖遥远,天之风雨寒暑而阻。未期年。以劳卒于任。囊橐萧然,合县助之,乃得归葬焉。

 

第四,李廷叙

李廷叙,晖次子。乾隆庚寅(1770年)顺天举人。力学不倦。官茌平训导。每月课,厚饮馔,以待诸生。诸生由是亦力学。多登科第者。嘉庆辛酉(1801年)会试,以年例得国子监学正秩。茌平后,卒于任。

 

第五,李廷佑

李廷佑,晖第四子,亦以孝友及好学闻。乾隆庚寅(1770年)与兄廷叙同登顺天乡榜,壬辰(1772年)成进士。淹贯经史,有来学者悉心教之。选贵州龙泉知县。未任卒。

 

第六,李端黼

李端黼,晟之子也。乾隆庚辰(1760年)举人,累官岢岚州知州。州多山,遇有荣讼,必亲往核之。值军政年,上官调所属武弁入省地,有驻防千总误期,惧罪,率所部逃入山中。端黼为发驿骑报上官,言千总得暴疾不能诣辕,而身入山,语之曰:“君大失计如此,将得罪益重矣。我已为君弥缝,不至获罪,宜速归。”千总从之,果无事。上官后闻其事,益器重端黼。旋以外艰归。服除,入京,卒于旅邸。

 

第七,李廷桂

李廷桂,晖仲弟曛之子(李曛次子)。颖悟绩学,早失父,即兼家政。长子景严早卒,余五子皆登甲乙榜,上官书“五子登科”匾以荣之。五子服官中外,则勖其以忠事上,以勤奉职,以惠抚民,既教告之,又倜装历诸任所,验其能帅教与否,入境,人无知者。询县令何如,人无怨言,乃喜。抵署,力以崇简朴去奢华为戒。嘉庆十六年1811年)三月,将由溧阳适平乡,卒于路。性严毅,或面折人过,善治家,而居心实宽恕,下至臧获亦怀其德,又好施予,乡里送焉。卒年七十六。

 

第八,李鹏

李鹏,廷桂次子。乾隆丙午(1786年)举人,乙卯(1795年)进士。由内阁中书,累官至吏部主事。丁外艰,旋丁继母艰。甲申(1824年)起复,又累官至户部员外郎。丁亥,授江南道监察御史,稽察海运仓。七月,奏言吴淞江水道淤浅,当及时疏浚,备旱涝,利农田。谕旨准行。己丑七月,奏正途教习铨选之期,既远分发又须久候,请酌议疏通。下部议准改分发原限五年为三年。鹏性缜密,每有所奏,辄自削稿。唯二事见诸邸抄,人始知之,余虽家人,亦不能知也。台中保送繁缺知府,补授福建福州府。未抵任,以挂误降一级调用。甲午(1834年)二月,以病卒。赋性谦冲,宅心诚厚,乐闻人善。戊午、辛酉、己卯,三充顺天乡试分校官,所得皆知名之士。卒年七十有二。

 

第九,李景岱

李景岱,廷桂第三子。乾隆甲寅(1794年)与弟景峄同举乡榜。辛酉(1801年)大挑,补直隶平乡知县。县无科甲三十年,岱增修书院,延名师主讲席。案牍之暇,亲为考课,定其甲乙,厚其奖励。自是,竟破天荒,有掇科名者矣。后任安肃,又任邢台,以治行尤异,调清苑知县。讼狱繁多,兼以星使往来络绎不绝,送迎之余必躬亲案牍,为上官倚重。以继母艰归,服除,上官以岱畿辅老吏,习于地方,民所爱戴,奏留补获鹿知县。地当卫要,早起晏罢,严肃寓以慈仁,不恃鞭扑,而奸邪远避。年六十一,卒于官。

 

第十,李景峄

李景峄,廷桂第五子,乾隆甲寅(1794年)举人。以教习选江南溧阳知县。收治巨猾,久为民患者,谕戌之,县以为快。知丹徒县,县有育婴堂沙地若干顷,黠者欲霸之。官履其田,辄得奇辱。峄为一一清量之。育婴堂岁入转多,而民亦得种植之利。岁大旱,劝巨室助赈输金,竟得二十四万两。后知元和县及长洲县,出资籴米抹雨雹之灾,皆汲汲于续民命也。又获吴江盗魁之亡入境者。屡清各郡县滞讼之不时决者。制抚已下令亟浚便民河,适值麦收,民以为苦,同官不敢言,峄面陈利害,竟缓其役。升松江府知府。道光六年(1826年),陶大中丞以运河道塞,疏请江苏四府一州漕粮由海运入通州,以峄强有力专属之。不数月,而一百六十余万石之漕皆集。七年,中丞又委挑浚吴淞江,五阅月而竣,足为百年之利焉。八年(1628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卒于任,年五十八。

 

第十一,李景嵩

李景嵩,后改名震,廷桂第六子,乾隆乙卯(1795年)举人,己未(1799年)进士。官直隶深泽知县。县多豪猾宿贼,密访姓名,悉收捕之。俗好局赌,每夜以一骑二仆巡徼,捕得分别惩释。由是盗贼逃遁,善良又安。任六年,遇县试,察其才堪造就予以资斧,招至县署,令潜心攻苦。晨夕训诲,不惮勤劳。以外艰归,葬父日,深泽民多来助执绋。葬父未久,亦殁。年仅三十七。

 

第十二,李宏道

李宏道,年八十,时值乾隆丙午(1786年)科,入乡试,耳目口齿未衰,巡抚题赐举人。明年会试,赐翰林院编修。巡抚给匾曰:“阊苑耆英”。知府给匾曰:“凤池人瑞”。乾隆六十年(1795年),尚能千里入都,嘉庆元年(1796年),恭与千叟宴。且获登名于《万寿盛典》之书。

 

第十三、李树元

李树元,景峄长子,太学生。性孝友。有读书癖。因患重听,废举业。究心岐黄术方。多奇验。弟树谷,官河南祥符县,树元随之任所,值时疫流行,人赖以全活者无虑千万,至今称之。

 

第十四,李树谷

李树谷,景峄次子。太学生。任河南祥符县、济源等县。政绩卓著。旋以军功擢南阳太守。时捻匪乱起,南阳当其冲,谷激励士卒,筹集饷项,策划靡遗,城赖以保全。

 

 

附记

 

历史就是一个玉米棒子

 

历史就是一个玉米棒子,层层包裹,层层有大用。剥一层有一层的风景,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效用。玉米皮、玉米粒、玉米芯、玉米缨子,共同构成玉米棒子。这与历史有异曲同工之妙。身在天堂有烦恼,身在地狱有欢乐。身在庐山第几重,就有第几重的解释。由此,历史便有不同的版本,形形色色,五花八门。

我试着用剥玉米的方式,攥紧一切史料,仔细品味“五子登科”家,感慨良多。

其一,成就一件事情是需要积累的。民间俗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又说,三代培养一个贵族。没有数代人的积累,成就不了名门望族。“五子”的太祖李永泰,是地方上的里长。“五子”的高祖李桓,是秀才。“五子”的曾祖李复显,是贡生。到“五子”的祖父辈的时候,李家开始步入辉煌,这是“五子”取得成就的基础。我相信,修德无人见,善心有天知。

其二,成就一件事情是需要本钱的。邹平县有俗话,辉里庄李家的官是坐冷板凳坐出来的。清朝时,能够读书而且是坚持长期读书的家庭,必定是殷实之家。李廷桂有六个儿子,除长子早逝外,他供给五个儿子读书,而这五个儿子分别出生于1763、1768、1769、1771、1775年,这样就排除了哥哥照顾弟弟的可能性。作为普通家庭,仅仅参加考试的费用就很难拿得出,何况还要缴纳不菲的学费。再后来,李家又建设庄园,而且砖瓦结构。由此,李家的经济基础是相当雄厚的。

其三,成就一件事情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有一个突出的现象是,李家的乡试中榜,常在顺天。这里有一个常识的问题,即清朝时,乡试是分配名额的,不仅江南难考,山东也难考,因为江南各省以及山东是生员大省而名额有限,顺天即北京,因为是京城,考生数量少而录取名额多,所以,江南、山东的考生就想尽办法到北京参加乡试。

其四,任何一件事情都将雨打风吹去。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李家的辉煌也不例外。“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不管历史上的李家如何,如今,落入花丛都不见。这真是:“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侯玉杰

2018年7月14日,星期六

 

晚上七点,办公室里闷热无比,外面轰隆隆的雷声,淅淅沥沥的雨声。

本文的写作,除大量抄录民国版《邹平县志》外,还参考了曲延庆先生的《“五子登科”与辉里庄李氏家族》和卢兴国先生主编的《邹平名门望族》,在此,特别致谢。


责任编辑:王光磊

网友评论

翻滚吧少年 2018-0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