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改革开放四十年】耿沛芳:踏着改革开放的足迹一路成长

发布时间:2018-12-25 21:25:03   132822 作者:耿沛芳

我出生于1980年,虽然我不知道改革开放前是什么样子,但我见证了改革开放的过程,也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可以说我是踏着改革开放的足迹长大的。

我上小学的时候,应该是1987年左右。我们村有一所小学,一间教室,一间办公室(兼老师宿舍),20多个孩子读一、二、三年级。就是三个年级的孩子在同一间教室,由同一位老师上同一节课。你可能没听说过,这就是复式教学。


(农村学校教学条件简陋,来源网络)


怎么上?每天上课的第一件事是老师先给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布置写字或算数作业,以确保他们安安静静,不打闹。然后给三年级的讲课、布置作业;再给二年级的学生讲课、布置作业;最后给一年级的小学生讲课、布置作业。一般上午只有一节课,下午只有一节课,麦收或秋收的时候,干脆不上课。

小学四五年的时候我才知道,每个年级应该有独立的教室,除了数学和语文,还要学习自然和历史。但那时候,我们好像除了课本以外也没有其他学习资料,我们没有沉重的书包,更不需要减负。我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跳皮筋、弹弹珠、迈步、跳绳、跳房子……我幸福快乐的小学时光就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游戏中一晃而过。

1992年,我在懵懂中竟然以全年级第二的成绩考上了初中。但当时不是义务教育,每学期学费大约是1000元,对一个农村家庭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当时,比我只小两岁的弟弟也已读五年级,爷爷生病,一家人的生计仅靠父母勉强支撑。每到交学费的时候,父亲都是四处借钱。村里与我同龄的女孩都辍学了,只有我一个人在读书。很多人看父母的笑话,讽刺说穷得揭不开锅了,还让闺女念初中干啥。父母默默忍受着嘲讽,给我和弟弟许下承诺,只要有本事能考上,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供我们读书。也正是这时候,我才明白了父母的不易,好像读懂了解海龙的《大眼睛》。


解海龙的《大眼睛》,来源网络)


那时候,读初中需要住校,学校离家十多里,没有宿舍,借住在亲戚家,自己在家带馒头和腌咸菜。一周只回一次家,馒头夏天会长毛,冬天就冻得硬邦邦,只有期末考试的时候才舍得买一包5角钱的方便面和1角钱的海带丝犒赏一下自己。

1995年,我考上了高中,成为村里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高中生。虽然高昂的学费让父母头疼,但他们的眉眼中流露的却是满满的幸福。惠民三中设在李庄镇,离家40里地,没有公交车,只能自己骑自行车上学。年仅15岁的我骑一辆加重自行车,带着被褥、脸盆、暖瓶和自家腌制的一罐咸菜踏入了高中的大门。

1998年我非常幸运地考上了滨州师专,成为了村里第一个女大学生,为此父亲还特意花钱请人放映了一场电影,大宴宾朋。

自认为“学富五车”的我踏入大学校门时,才知道什么是孤陋寡闻。现在还记得初次接触计算机的时候,面对像电视机一样的“大脑袋”显示器,根本不知道如何开机,更不知道鼠标和键盘是什么仪器。老师让我们按“任意键”的时候,全班40多个同学没找到“任意键”的位置。

记得读书的时候,每次上数学课,老师都会拎着一两个小黑板到教室,当讲到例题时就把小黑板挂起来。英语老师则喜欢用小卡片,预先写好一些单词,一张一张抽着让学生念。

就在我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老师们依然用粉笔在黑板上书写,一堂课下来,头发上、衣服上沾满一层白白的粉笔灰。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是老师上课沿袭了几十年的三大教具。

2007年,计算机在教育领域开始普及,老师们也有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以前为了获得足够多的资料,老师们到处托人寻找教辅书籍,现在备课资料都在电脑里;以前需要将备课内容一点一点地书写到黑板上,如今一张PPT就能解决问题2014年,地处农村的皂户李镇中学教室里也安上了多媒体一体机,现代化教学设备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改变。

作为曾经的学生和现在教师,我可以说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每当我静下心来,把自己的成长放到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去回忆时,会不禁感慨:我们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推动者、受益者。

 

作者单位:惠民一实皂户李分校


责任编辑:王光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