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名门望族】(35)阳信劳氏自清康熙年间发达,兴盛至今已三百年

发布时间:2019-03-23 23:08:09   223331 作者:侯玉杰

明朝初年,居住在青州府乐安县(今广饶县)史家口村的劳为能、劳为善兄弟两人,迁居济南府阳信县城东部的范家村。因为劳家人口繁盛,不仅范家村渐渐演变为劳家店,其家族的后人也陆续外迁,散居各地。综合统计,劳家以哥哥劳为能的后人发展更胜一筹,其著名人物、科举,主要出自该支。

阳信劳氏自清朝康熙年间开始发达,兴盛至今,超过三百年。

 

劳氏家族进士、举人统计

 

按照民国《阳信县志》的统计,劳家有1名进士5名举人。另外,劳家外迁浙江桐乡第三代知名人物劳乃宣,进士出身,曾任清末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学部副大臣,曾经纂修《阳信县志》,并主持重修《劳氏族谱》,出资修建“劳氏祠堂”,与家乡联系密切,在家乡影响巨大。所以,阳信县以劳乃宣为知名乡贤,也是滨州知名人物。合计,阳信劳家有2名进士,7名举人。


(劳乃宣像,来源网络)


1、劳可式,康熙己酉年(1669年)举人,浙江绍兴府知府。

2、劳峨,雍正癸卯年(1723年)举人。

3、劳天宠,雍正丙午年(1726年)举人,劳可式之子。

4、劳尔昌,乾隆丙辰年(1736年)举人,劳峨之子,陕西洛川县知县。

5、劳树棠,乾隆癸卯年(1783年)举人,甲辰年(1784年)进士,江苏督粮道。劳树棠后人迁居浙江桐乡县,其曾孙劳乃宣进士出身,劳乃宽、劳承庆举人出身。

6、劳贵德,咸丰辛亥年(1851年)举人。

7、劳乃宽,同治壬戌年(1862年)举人,直隶大名府同知。劳乃宣之兄长。

8、劳乃宣,同治壬戌年(1862年)举人,同治辛未年(1871年)进士,学部副大臣。

9、劳承庆,光绪己卯年(1879年)举人。

 

民国《阳信县志》中劳氏家族知名列传人物

 

民国《阳信县志》收录众多的劳家人物,整理并适当删减后主要如下:

 

1、劳可式

 

劳可式,字敬仪,康熙己酉举人,初任香山县知县,再任户部湖广清吏司主事。在香山时,第六、七两图,有居民数万家不担当官差,惟听从大户人家驱使使用,这些人家的男子不能读书,女子不能嫁到士族人家。劳可式怜悯这些人家,数次上书部院,请求除却弊端,均未得实现。直至劳可式担任户部主事,仍坚持上书,终将两图的居民纳入编户齐民。不久,以刑部郎官任职期满,出任浙江绍兴府知府。绍兴海塘漫溢,劳可式倡导修建海塘,又捐出千余两银子,颇有成就。

注:劳可式胞弟劳可嘉列县志孝友传。

 

2、劳树棠

 

劳树棠,原名瑾,字宝琳,号镜浦,劳可式之曾孙。由进士授兵部车驾司主事,转职司员外郎,武选司郎中,历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江南河库道、直隶通永河道、江苏督粮巡道,嘉庆戊辰科江南文闱监试。政尚简清,兴利剔弊,所在有声。性廉洁,蔬食敝衣。在任与寒儒无异。殁后,家无余资,一贫如洗,故一时称廉吏者,必首屈一指焉。乾隆四年生,嘉庆二十一年卒,寿七十八岁。子长龄,江宁布政司仓大使,曾孙承庆、乃宽,俱举人,乃宣,进士,官至学部副大臣。

 

3、劳天培

 

劳天培,字子理,岁贡生。天性豪迈,重义轻财。庚辰岁饥,人负棉千余斤,焚券,不复索。尤喜成人婚姻,完人名节。浙客有王君祐者,寄寓阳信,怜其异乡,无嗣,为授室,生二子。有孀妇施氏,其夫兄路某逼改嫁,百方措置,俾衣食有资,守节以终。

 

4、劳于藩

 

劳于藩,字护臣,太学生,赋性倜傥,轻财重义,周急济难,知交旧好,求无不应。有张姓某,邑名家子也,卖到住楼一座,价银八十两,及拆,伊祖母有难色,即令罢役,不复索价。值癸未壬寅岁歉,感里中负息者以百计,悉毁其券。子峨,孙尔昌,得登贤书。积善余庆不诬也。

 

5、劳嶂

 

劳嶂,字如屏,天培第四子,庠生。天性纯孝。事父母色养无违,历数年如一日。体清癯,若不胜衣,而刚严直方,为人所敬惮,见不善义形于色,朋友有过,常面折之,而中怀坦易,未尝设城府,故交游皆久而弥笃。晚年,日与邑中诸长者,以诗酒相娱乐,不问门外事。惟邑令邱公修邑志,请与共事,则不辞。

每慨礼教缺废,士大夫多无家法,乃略仿司马氏家信,吕氏乡约为家规,闺门之内,肃若朝廷。教子读书家塾,足迹不令至门外。惟诸长者至,则命之出拜。布席行觞,侍立终日。曰:子弟当近老成人,多闻嘉言善行,庶几先入为主。又曰:子弟当使习于勤苦,动心忍性,乃所谓贻之以安,若任其骄惰而务多藏,以为燕翼,是陷之不肖,而又资以其具惑莫甚焉。

子二人,尔辉、尔业,皆能以文行自立,各有传。

 

6、劳峨

 

劳峨,字眉山,雍正癸卯(1723年)举人,任观城、平阴县训导。和平乐易,尤喜奖掖后进。平阴有王生,以贫废学,惜其才,资给之,卒以成立。尝以会试,在京都见邑人张某流离失所,恻然倾囊,俾归。里邑有公事,率先捐资。邑令邱公旌其门为一邑劝焉。

 

7、劳翊宸

 

劳翊宸,字紫枫,品行端方,识量宏达,出嗣叔父母,年少即以孝闻,友于尤笃,戚邻咸推重焉。壮游天津,知为学非求实用不能出力报国,时李鸿章在天津讲求新政,创办新式学堂。劳翊宸令次子劳之常入学学习,成为交通次长。生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殁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享年四十六岁。

 

8、劳谦光

 

劳谦光,原名家瑞,字佩兰。敦厚英毅。武备学堂毕业。宦游太原,邑人曾传钵,家贫落魄往依之,待遇甚厚,迎养其母,千里如归。曾母以病故,浮厝兼善院中,劳过升迁隶京师,曾仍依之,猝病几殆,劳视之,执劳手,大恸,曰:“母不归葬,死难瞑矣。”劳慰藉备至,并慨然以归母自任。曾卒,厚殓之,遣侯某持银数百,两往晋舁曾母柩归阳信,且为营葬焉。邑人甚义之。

劳超升协统参领。宣统三年十月,武昌战起,以工程营营长冒险夺龟山,复汉阳,使南北势均,促成和议,刻惧军心懈弛,尝密携仆从数人,觇敌虚实,误中枪弹死焉,秩不甚崇,以身殉清,忠义之流也,人尽悯之。邑人范灏泉为之诔,刘应角为之赞,且作招魂诗三十首,存于其家焉。

特别说明的是,《清史稿》列传二百八十三“忠义”有劳谦光传。

另外,民国《阳信县志》人物传的“笃行”栏目还有劳于经、劳巘、劳嶙、劳尔辉、劳贵德、劳翊安、劳福田、劳之庄,“孝友”栏目还有劳可嘉、劳嵩、劳恒成、劳恒震、劳可训、劳本麟、劳禧长,“文学”栏目还有劳天宠、劳砺、劳屻、劳㟫、劳凤翥、劳尔业、劳本鹗、劳坦、劳封、劳翊廷,“任恤”栏目还有劳熙春、劳之方,合计27人。

 

《清史稿》中记载的劳乃宣

 

《清史稿》列传二百五十九有劳乃宣传,整理如下:

劳乃宣,字玉初,浙江桐乡人。同治十年进士,以知县分直隶。查涞水礼王府圈地,力请减租苏民困。光绪五年,初任临榆,日晨起坐堂皇治官书,启重门,民有呼吁者,立亲讯之,使阍者不能隔吏役,吏役不能隔人民。其后居官二十余年皆如之。曾国荃督师山海关,檄司文案。历南皮等县,畿辅州县遇道差,咸科于民有定额,而官取其赢。乃宣任蠡县,值谒陵事竣,赢支应钱千余缗,储库备公用。任完县,购书万余卷庋尊经阁。任吴桥,创里塾,农事毕,令民入塾,授以《弟子规》《小学内篇》《圣谕广训》诸书,岁尽始罢。先是,宁津奸民陈二纠党为州郡害,土人称曰黑团,势甚炽。尝至南皮劫杀,乃宣会防营掩捕,擒陈二及其党数人磔于市,黑团遂绝。

二十五年,义和拳起山东,蔓延于直、东各境,乃宣为《义和拳教门源流考》,张示晓谕,且申请奏颁禁止,不能行。景州有节小廷者,匪首也,号能降神。乃宣饬役捕治,纵士民环观,既受笞,号呼不能作神状,枭示之,匪乃不敢入境。明年,拳党入京,乃宣知大乱将作,适调吏部稽勋司主事,遂请急南归,浙抚任道镕延主浙江大学堂。寻入江督李兴锐幕,端方、周馥继任,咸礼重之。周馥从乃宣议,设简字学堂于金陵。初,宁河王照造官话字母,乃宣增其母韵声号为《合声简字谱》,俾江、浙语音相近处皆可通。三十四年,召入都,以四品京堂候补,充宪政编查馆参议、政务处提调。

宣统元年,诏撰经史讲义,轮日进呈,疏请造就保姆,辅养圣德。二年,钦选资政院硕学通儒议员。法律馆奏进《新刑律》,乃宣摘其妨于父子之伦、长幼之序、男女之别者数条,提议修正之。授江宁提学使。三年,召为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兼学部副大臣。逊位议定,乞休去,隐居涞水。时士大夫多流寓青岛,德人尉礼贤立尊孔文社,延乃宣主社事,著《共和正解》。丁巳复辟,授法部尚书,乃宣时居曲阜,以衰老辞。卒,年七十有九。

乃宣诵服儒先,践履不苟,而于古今政治,四裔情势,靡弗洞达,世目为通儒。著有《遗安录》《古筹算考释》《约章纂要》《诗文稿》。

 

新中国《阳信县志》中记载的劳之常

 

1995年12月,新中国首部《阳信县志》由齐鲁书社正式出版发行。该部志书收录了劳乃宣、劳之常两位劳家人物。其中,劳之常传内容如下



劳之常(1873—1948),字逊五,阳信县新化区劳庄(今银高乡小劳村)人。

8岁入西程坞私塾。1886年考入天津北洋武备学堂第二期。1897年,又入北洋武备学堂铁路工程科首期学习,各科成绩均为优异,且通英、德、日等7种外语。1900年毕业后,任京汉铁路局技司(技师)。1902年,劳从遭受旱灾的阳信县招工2000余名修筑铁路。1908年,劳任浙江铁路局技司,主持沪杭甬铁路的勘测、设计、施工。1910年,劳被清廷升为补用道员,诰赠其曾祖父、祖父、叔祖父、伯父、父亲均为资政大夫,其母为诰命夫人,以示嘉奖。1912年任浦信铁路工程管理局长,兼署津浦铁路总工程师。1917年1月,任津浦路管理局副局长兼署交通部参事,同年3月任山东(黄河)三游河务总局总办(驻洛口)。劳督办河务期间,步行考察了山东段黄河治理情况,与技术人员探讨治河方案,并著《治黄管见》一书,提出了“裁弯取直,束水攻沙”的治河主张。1918年督修白龙湾黄河北岸固坝防险工程。

1919年1月,劳署理山东河务局局长,兼署山东国际救济委员会会长,中国国际饥馑委员会委员。同年秋末归故里探亲,捐银币千元倡修《阳信县志》。1920年4月,劳任山东河务局局长。同年夏,华北五省大旱,鲁西北35县受灾。劳多方奔走,为灾区募捐,并捐款千元赈济阳信灾民。同年秋,劳参与以工代赈修筑济(南)无(棣)公路阳信段。是年又为惠民岱北公学购置校田,以扩大学校经费来源。

1921年7月,山东境内黄河在利津宫家坝等处决口泛滥。鲁北受灾面积5400平方公里。9月,劳受北京政府大总统徐世昌之命协助山东省长田中玉负责宫家坝决口堵合事宜,并赴灾区安抚灾民。因劳在任内颇有建树,北京政府授予二等大绶宝光嘉禾章及四等文虎章各1枚。

1922年4月,劳被选为中华工程师学会副会长,并于当月24日主持在北京青龙桥举行的詹天佑大铜像揭幕礼及学会10周年纪念会。同年6月升署北京政府交通部次长,11月任交通部次长。12月奉大总统黎元洪之命与鲁案善后督办王正廷办理接管胶济铁路事宜。12月任交通部代总长。此间代表中国政府与日本政府在青岛正式办理了胶济铁路及其支线并一切附属财产的接管手续。

1924年11月,劳调任交通警察总司令兼京汉铁路局局长,1925年春离职回故里。

1926年7月22日,劳复任交通部次长,并兼京汉铁路局局长。在其任内,致力发展铁路事业,为此得北京政府所颁一等大绶宝光嘉禾章一枚。

1927年1月,劳辞去交通部次长之职,专任京汉铁路局局长,同年6月卸任。此后,寓居天津,与曹锟、吴佩孚等交往甚多。1936年5月,劳出任冀察政务委员会之交通委员会顾问。1938年5月,劳谢辞伪山东省长马良聘其出任省总务厅厅长之职。1939年为避水灾,劳由天津迁居北平西城斜街19号山东同乡会内,靠变卖家产维持生计。1948年入北平“耆英会”。同年12月病故。

 

 


责任编辑:王光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