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人的老家在哪,枣强还是洪洞?

发布时间:2017-01-26 00:01:00   1207198

元朝末年,政治黑暗,朝廷横征暴敛,加之旱、涝、瘟疫频仍,百姓苦不堪言,遂爆发了持续17年的元末农民起义,战争的主战场就在黄淮平原一带。

明朝成立以后,整个国家由于经历了二三十年战乱,经济极为凋敝。于是,在全国范围内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特别是鼓励垦荒和移民屯田。

山东一些地区因战乱造成大批民众逃亡、土地荒芜的状况,有组织的朝廷移民出现在明洪武、永乐年间,移民源出地集中于山西洪洞和河北枣强,山东滨州是移民的主要安置地之一。


C:\fakepath\山西洪洞大槐树“根”字影壁_副本.jpg

山西洪洞大槐树“根”字影壁


因此,在我们当地普遍流传着“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要问老家在哪边,直隶省的枣强县”等歌谣,印证着明代移民的这段令人难忘的历史。


河北枣强移民占多数


明朝时,今滨州地域除博兴县属青州府外,其他区县都属济南府。当时,枣强移民大多安置在济南府和青州府的所属州县。

根据有关研究统计,今博兴县有自然村落442个,其中枣强移民村落272个,占村落总数61.54%。惠民县有1254个自然村落,枣强移民村落多达1056个,占村落总数的84.21%。滨县(今滨州滨城)共有672个自然村落,其中枣强移民村落443个,占村落总数的65.92%。阳信县共有879个自然村落,枣强、武邑一带移民建置的村落436个,占村落总数的49.60%。


C:\fakepath\河北枣强.png

图中阴影区域即为河北枣强县


枣强移民之外,也有大量山西移民迁入,籍贯一般标记为洪洞县。枣强移民和洪洞移民构成明初滨州移民的主体,除这两个地方外,也有不少移民来自河北和山西的其他县。

据《中国移民史》对临淄县和博山县的自然村统计,以其中21.1万民籍移民计,其中约有18.5万来自枣强,2万来自山西,来自河南及江苏者合计约为0.6万人。这也佐证了枣强移民在山东其他移民安置地也是占多数。

当然,所谓来自枣强移民,实际来自冀州所辖的枣强等县及真定府,或许还包括真定府周围的地区。如曾任明嘉靖年间兵部尚书的丁汝夔家族,即是洪武二年由蓟州(今天津蓟县)迁来滨州沾化。


移民时间


明代是滨州移民迁入的高峰时期,但在不同的县区,移民迁入的时间有所不同。

如原滨县(今滨州滨城)的枣强移民村落多于洪武二年所建,计有188个,占该县枣强移民村落总数的42.44%。

阳信县计有枣强、武邑移民村落436个,建于永乐年间的有267个。

兴县的枣强移民村落建置时间,也以洪武、永乐两朝年间为主,全县272个枣强移民村落中,建于洪武二年的有209个。

惠民县的移民村落主要建立于宣德年间,在1056个枣强移民村落中,建置于宣德年间达283个。


移民方式


嘉靖本《真定府志》记载,洪武时真定府东部各县中,枣强人口最少,不足0.8万人,而邻近的南宫、武邑等县,人口达4万多,因而朝廷一般不会从人口密度较小的枣强县向外移民。

那么,为什么后来滨州当地调查结果却显示,这一地区约半数的村子是明初由河北枣强移民建立的?这可能与移民迁入的方式有关

在家谱和碑文资料中,不乏枣强移民转迁的记载。由枣强转迁滨州的移民按迁移形式划分,可分为两类:

一是自愿转迁。由于种种原因,明初的移民垦荒在洪武、永乐年间兴隆过后便销声匿迹,甚至出现了移民入迁地人口由高而低的下降现象。从嘉靖以后,由于移民人户的减少,许多州县的移民里甲陆续归并。其中,归并最多的即为北直隶。本来移入人口最多的北直隶为什么后来移民急剧减少,其中的原因值得深究。

北直隶人口的骤减与滨州存在着大批枣强移民不无联系。明初的北直隶,由于移民潮的涌入,人口急增。尽管政府规定按“验其丁力,计亩给之”的原则授田,但具体操作起来,各地的情况却参差不齐,北直隶的移民授田明显不足。移民在入迁的初始几年,可不同程度地享受免除赋役的优待。但减免期过后,就要照例负担税粮和徭役。北直隶的税粮较重,税粮的多少因无统一的税则,各地不一样,多的每亩5升,少的只有3升,甚至更少不仅如此,北直隶移民耕垦的土地还大多是当地居民不屑耕种的贫瘠之地,移民在完纳税粮和额外加交的运费、耗米外,所剩无几。移民境况凄惨,难以糊口。而明朝廷又规定,移民不准逃归故里,凡逃回原籍者,官方要查究挨捕,亲邻里老如知情不报,亦需同样捉拿问罪。

因此,不满现状的外来移民只好寻求新的入迁地。迁往枣强的外来移民也选择了滨州作为转迁地。据调查分析,凡今滨州的明中后期由枣强移民建立的村庄,多属自愿转迁而来。因当时汇聚于河北的移民籍属极其复杂,因此,这一部分枣强移民的原籍难以推定。

二是朝廷分发派遣。据《明史》《明太祖实录》及地方志的记载,明初由山西向外移民,设局驻员于洪洞县广济寺旁的大槐树下,在此办理移民手续后,方可由此向外派遣。凡由此东去的移民,先自洪洞县沿赴北平的大路,出山西娘子关至河北枣强县,然后再在枣强县另行分发。由枣强北上的移民大多移入北平和散居河北各州县;由枣强南下的移民大多入籍山东。明初滨州地区由枣强移民建立的村庄,其民众大都由政府分发派遣而来。因此,这一部分枣强人的籍属或可归溯于山西。


C:\fakepath\山西洪洞大槐树_副本.jpg

洪洞县大槐树


在移民村落中,只有个别的村落注明具体的迁出地,如滨城区单寺乡(今梁才街道)西石家,是洪武二年,石原明、石奉西从枣强大石家迁此,石原明立村西石家;杜店镇(今杜店街道)张肖堂,《张氏家谱》载“明宣德二年,张肖堂自北直隶河间府枣强县城东辉家庄,迁居凤凰城南安平镇东”,以名立村。即使来自西方的传教士也提到移民“被分配到那些由于战争的破坏而无法耕种的荒地上去。在中国北部平原的许多地区,居民们除了知道他们来自哪个城市之外,并不知道更多的迁移背景”。


名门望族出枣强


枣强移民来到滨州后,通过自己的勤劳的双手和充满智慧的头脑,以创业精神不断改善生存环境。有的通过科举做官,为国为民出了贡献,明清两代出现了许多名门望族。

如邹平县袁氏,祖上迁居直隶东光县(今属河北沧州),又迁徙到枣强,洪武初年迁居邹平县袁家被誉为“山东首富”,十一世袁紫兰曾任陕西平庆道按察使司副使,袁家四世共有168人为官,其孙袁守侗曾任户部尚书。

惠民县李氏,是枣强县编入户籍的普通人家 ,万历年间始入籍定居于武定府(今惠民县),四世李之芳曾任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李家受封赠者340人。

滨城区杜氏,洪武二年由枣强迁居滨州,十五世杜受田,是咸丰皇帝的老师,曾任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礼部尚书,杜家有347人中过科举。

博兴县顾氏,明宣德年间,由直隶枣强顾氏十二世顾伯顺迁居博兴,为博兴县顾氏始祖,五世顾铎,官至陕西太仆寺卿,七世顾颐曾任辽东布政使司参政,顾氏“父子双举人,一门三进士”,为官者甚多,是博兴县的名门望族。

新中国成立后,枣强移民后裔更是人才辈出。如全国政协第十届副主席李蒙,是博兴县店子镇利城村人。据2007年续修的《李氏族谱》考证,利城李氏始祖“也应是‘出自枣强’”,先在别处住了一段时间,于嘉靖年间迁居博兴。


携手研究共破谜题


1997年出版的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的《中国移民史》,曾以博兴所属的青州府为例,认为“青州府的移民史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难解的谜:青州府人口稠密,除去移民不计,洪武二十六年仍有民籍人口140余万,每县平均人口多达10万余,远远超过河北真定府各县平均人口数,人口竟会由稀疏区向密集区流动,原因何在,尚不清楚。”

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张金奎经研究后认为:“金元之际,因为战乱、水患等原因,大批冀州(冀州属真定府,冀州下辖枣强、武邑、南宫、新河四县)及附近地区百姓向东迁徙到了山东境内。但在明初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冀州地区更多的是承担移民迁入地的功能,本地土著东迁齐鲁的规模应该很小。枣强乃至冀州地区出现较多的向东移民更多的应该是发生在明代中后期。但由于规避返乡、族群归属等因素,大批移民后裔自称为来自明初,认定枣强为祖籍。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的权宜之计,通过口耳相传变为不可置疑,雪球越滚越大,并通过大批若干代后(主要是在清代中后期)编撰的谱牒,逐渐凝固于文字和历史当中。”本文首发于句点论策,系根据作者张基地2013年8月在枣强移民文化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稍有改动

责任编辑:王光磊

网友评论

好人好报 2017-02-15

真好了解了滨州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