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山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阳信狼丘塚

发布时间:2019-05-23 15:11:25   49472 作者:通讯员 翟成新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5月22日是古历四月十八日,每年古历四月十八日为阳信狼丘塚(大庙)香火盛会,香火传及周围村庄以及县市,一大早记者慕名前往一探究竟。2015年7月,《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阳信县豆腐店遗址榜上有名,豆腐店遗址俗称“狼丘塚”或“大庙”,位于河流镇豆腐店村东,现存土台遗址高约7米左右,总占地面积约31200平方米。该遗址主要由两类不同时期文化遗存构成,土台为商周时期,土台之上的建筑遗址依据史书记载,在唐代初年,相传薛礼东征,因狼救主掩埋狼尸,后将土台称为“狼丘塚。”

狼丘塚位于阳信县县城东南8公里,地处河流镇豆腐店村东,为商周东夷族人生活遗址。明嘉靖《武定州志》载,“此盖春秋狩于郎之地”。上世纪80年代山东省考古队对遗址中间的高台进行了挖掘考古,从出土的陶片鉴定为商周时代的遗址。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驾前的东征大元帅薛礼(字仁贵)率军与敌军大战,他们边打边追来到了阳信南边的一片开阔地带。这时天已近傍晚,薛礼令三军停止追击,扎营安歇。一连几天的征战使官兵劳累不堪,一会儿便东倒西歪进入了梦乡,连守门的士兵也打起哈欠来。他们哪里知道,一场灾难将要来临:敌军已经悄悄赶来偷袭他们的大营了。

就在这十分危机的时刻,忽然有只狼不知从哪儿跑了出来,一头冲进了元帅大帐,正巧撞在薛礼身上。薛礼被惊醒了,一看是只狼,急忙拔出长剑,连声高喊:“有狼!”几个士兵跑进来一阵刀枪剑戟便把狼杀死了。也就在这时,突然有几个士兵发现在远处月光下,有一片黑影向大营这边移动。“敌人来偷营啦!”有个士兵大喊。薛礼闻声,急忙领兵同敌人展开了一场血战,把敌人全部消灭了。

战后,薛礼细思,真是万幸!如果今夜没有这只狼来撞营还不知要遭多么大的损失呢,悔不该把狼打死。想到这里,他命令三军将士每人用头盔挖一盔土把狼尸掩埋,以表它救主之功。由此,便筑起了一座方圆几百米,丈余高的大土台。薛礼还亲自在台上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狼丘冢”三字。

唐代为大乘北传佛教鼎盛时期,唐人便在台上建“狼丘庙”,为佛教活动中心。明代在台上建碧霞元君庙(当地人俗称大庙),殿宇共81间,为鲁北最大的庙宇。因在高处,庙内的钟声能传七、八里之遥,顺风时,县城都能听到。“狼丘晚钟”为明代著名“阳信八景”之一,清邑人王锡元等有律诗赞曰“狼邱晚钟出霞轩”。至清代,已形成了在鲁北平原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古建筑群。

每年古历四月十八日为狼丘冢(大庙)香火盛会,香火传及周围各省,自农历四月十五日,大庙三门齐开,象征庙会开幕。烧香还愿者,经商卖艺者自方圆百里纷至沓来,络绎不绝。据旧志载,“香火大会之贸易,与泰山岱庙、黄山(邹平)神庙,鳞次栉比,皆与泰山奶奶碧霞元君威望影响有关,是登莱青通京津大道旁的著名景观也”。自古有“天下大庙数鄚州(今河北省任丘市鄚州镇),狼丘烟火万古留”之说。

清末,当地人在狼丘塚设义塾,教授附近贫寒之家子弟识字读书。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在此处设高等小学。1904年,清政府实行“新政”,“废私塾,兴学堂”,县令缪润绂踊跃鼓舞,于狼丘冢创建官办学校“朗秋公学”,实行班级授课制。后来“朗秋公学”一度因故荒废停办,1916年农历八月“归隐”后的缪润绂听说“朗秋公学”重新开学,欣然题写了《朗秋学校废兴记碑》。阳信县早期共产党员阎登三曾在此上过高小,该地是早期党组织进行党的宣传和发展党员的重要场所。1946年解放后破除迷信,古庙会逐渐停办。

改革开放后,村民在高台上面种植了树木。现存土台遗址随处可见残砖碎瓦和当地群众为祭拜而随意搭建的临时构筑物。该遗址主要由两类不同时期文化遗存构成,土台为商周时期,出土的主要器物有泥质夹砂灰、红陶鬲足、鬲口沿残片等;土台之上的建筑遗址为李唐以后时期。庙宇无存,残冢犹在,睹今思昔,真令人感怀不已!

责任编辑:宋静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