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滨州成长足迹: 1966年国营青岛第四棉纺厂在北镇开始建分厂

发布时间:2019-07-30 07:55:50   125303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编者按:7月7日起,滨州网推出《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滨州成长的足迹》大型专题报道,将持续到国庆节。敬请收看!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更是推动“富强滨州”建设的奋斗之年,滨州发展将掀开新的一页。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此,引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佘春明“六问”之“梦想之问”——在滨州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梦幻之旅”的成功实践。在苦海沿边的烂泥滩上建设滨州港曾是一个梦,几十年干下来,梦想变成了现实;把一个个大土坑、一片片低洼地变成“四环五海”,十几年干下来,梦想变成了现实;曾经是光秃秃、白花花的盐碱地,十几年的“林水会战”干下来,变成了林河湖草生态系统完善的园林城市,梦想变成了现实······

让我们一起深刻回顾1949年以来,在滨州这片热土上曾经的奋斗足迹,也期望无数前辈的奋斗成为我们前行的强劲动力。】

年度大事

1.1月11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朱德在山东省委书记谭启龙陪同下来到惠民专区,视察了“九二三厂”(今胜利油田),并作了重要指示。朱德委员长对惠民地委书记王成旺、副书记杨维屏说:“惠民地区出了大油田,是件大好事,这是惠民的光荣,你们要配合好,使油田建设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2.2月21日,渤海湾遭受特大风雪的侵袭,气温降到零下17度,除黄河以外,所有通向大海的河流全部封冰,惠民、昌潍专区在这一带作业的393只渔船、1538名渔民全被风雪困在海上。灾情发生后,中共山东省委、省人委和济南军区迅速组织营救大军,出动飞机、舰艇、破冰船和渔轮进行抢救。地委副书记杨维屏、专署专员郭林到沿海指挥营救,沾化县县长王震东,带领干部群众手持榔头砸冰开道,经过5昼夜奋战,遇险的渔民全部得救。

3.4月5日,博兴黄河修防段引用黄河水沙,淤背固堤,改良土壤,实行“粗沙淤背、细沙改土,尾水济湖(河)”,取得成功。

4.4月26日,惠民地委召开全委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指示,总结交流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经验,要求进一步掀起群众性的学习毛主席著作的高潮。

毛主席语录遍及城乡(资料片)

5.1966年,国营青岛第四棉纺织厂在北镇筹建分厂,1967年下半年试车生产。后改为滨州第一棉纺织厂,为区内第一家机械化纺织厂。

时代印记

北镇第一棉纺厂:滨州现代纺织业的摇篮

我市的现代纺织产业起步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称得上是“滨州现代纺织业的发端”的,当属1966年青岛国棉四厂北镇分厂的建设。北镇分厂1967年建成投产,1972与青岛国棉四厂脱钩,改名为北镇棉纺织厂,1980年改为北镇第一棉纺织厂。从一个落后的传统手工业地区发展成为“中国棉纺织之都”,“北镇一棉”这几个字在滨州纺织业发展史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北镇一棉的领导和骨干都是从青岛择优抽调的,技术设备也是青岛最好的, 滨州纺织业站在纺织大市青岛“肩膀”上启程

曾经长期领导工业经济的我市老领导赵延孝,在其《难忘的岁月——我在滨州的工作经历》一书中写道:“北镇第一棉纺厂的主要领导、生产管理人员和部分工人骨干,大都是从青岛抽调过来的,业务素质、技术水平都很好。文化程度普遍比这边高。专用设备也都是从青岛搬迁过来的。”

在青岛市情网上,一篇名为《青岛纺织支援三线建设略记》的文章中,全面详实地记录了当时青岛市支援三线建设的情况:“当时提出的口号是:‘人要好人,马要好马。’所抽调的人员,不管是干部、工程技术人员,还是工人,都是政治上可靠,技术上过硬的骨干力量,援建的技术设备也是最好的。”

文章介绍:“1966年,国营青岛第四棉纺织厂(以下简称四棉)在鲁西北的北镇(现滨州市)开始建设分厂。为了支援三线建设,四棉第一批共抽调了262名援建人员。这些人员上至党委书记、厂长、总工程师,下至各级管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供销后勤人员,甚至连幼儿园教师都包括在内。之后还陆续增派了几批援建人员,并从青岛、济南等地招收了一些社会青年。当年的北镇是惠民专区党政机关所在地。虽然当地是产棉区,但是仍然维持着土纺土织的小作坊式生产,没有一家现代纺织企业。”

北纺细纱车间 

“……在这样异常艰苦的条件下,援建人员在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支援下,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在一片庄稼地上建起了一排排厂房,安装起了一台台现代化的设备。1967年下半年,伴随着人们激情的欢呼和机器的轰鸣,一个现代化的棉纺织企业——国营青岛第四棉纺织厂北镇分厂诞生了。工厂投产当年,就生产棉纱4028.5件,棉布208.5万件,创产值313万元。”

“……这个厂子建成投产是当时惠民专区的一件大喜事,大家都去参观。这个时候我被临时抽调在专区生产指挥部抓工交生产,经常到厂里去,那一幢幢厂房宽敞、整洁、明亮,一排排纱锭、布机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一个个身着白色小布褂的纺织女工,在机器前来回忙碌着。看起来厂房大,设备多,人员整齐,生产井然有序,给人以现代、清新的感觉,心里很激动,觉得惠民专区有了这样一个新的填补地区空白、规模较大的企业,感到很振奋,很受鼓舞……”赵延孝在书中回忆说。

北镇一棉为滨州纺织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技术、管理基础,支持了本地很多纺织企业的创建和发展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北镇第一棉纺厂一直是全区纺织行业的排头兵。“厂子挺大,职工人数全区最多,管理规范,生产有序,重视企业文化,厂子有生机、有活力。”

在赵延孝的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北镇一棉是惠民专区第一个棉纺织企业,它为全区纺织工业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它30多年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不仅为地区财政增加了收入,还为本地区后来一些纺织企业的建设,培养输送了不少专业管理人才和工人骨干,并直接支援帮助建设了滨州二棉、三棉及印染厂等数家企业,对全区纺织工业的发展乃至对全区的经济发展,都是有很大贡献的。”

第一个现代化纺织企业的建成投产,迅速带动起全区棉纺织行业的发展。1978年,在惠民地区行署的支持下,北镇第一棉纺织厂自筹资金,抽调技术人员建起了规模更大、技术更先进的滨州第二棉纺织厂。

当年,人们把纺织厂形象地比喻为“摇钱树”,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彻底改变了滨州市的面貌。至1985年底,纺织工业已经成为滨州市支柱工业之一,涵盖棉纺织、单织、复织、印染、毛纺、麻纺、针织等7个行业。从第一个棉纺织厂建成投产到1980年代中期,纺织系统上缴的利税始终占滨州市财政收入的一半。直到现在,纺织业仍然是滨州市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1999年初,滨州第一棉纺织厂剥离出生产经营性有效资产与魏桥纺织集团合作,实施魏桥集团控股经营。

撰稿:张侃

往事钩沉(一)

朱德委员长视察“九二三厂”

丁宝贤回忆当年保卫工作经历

1966年1月12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在山东省委书记谭启龙陪同下视察胜利油田并接见了惠民地委书记王成旺等领导同志。

全国闹油荒,惠民专区冒出了个大油田——胜利油田,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

朱德视察“九二三厂”

1966年1月,朱德委员长视察“九二三厂”(今胜利油田)的行程是:从济南坐火车到淄博南辛店,在南辛店下车后,换乘汽车直接去东营油田指挥部。

今年86周岁的丁宝贤老人,时任惠民专区公安处处长,当年参与了朱德视察的安全保卫工作。“这个事可累了我了。”事情过去这么多年,老人对当年的经历记忆犹新,感慨万千。

当时,全国正在搞“四清”运动,丁宝贤在桓台蹲点搞“四清”。有一天,有同事坐着汽车找到丁宝贤,说“朱总司令要来,咱俩得去广饶组织保卫”。到广饶后,地委书记王成旺对丁宝贤说了一句话:“老丁,保证不出问题啊!”

丁宝贤接到的任务是负责从南辛店到东营这一路的安全保卫工作。“从南辛店到东营,这好远啊!”保卫级别这么高的国家领导人,丁宝贤有点打怵。“我就想这怎么保卫啊?”据丁宝贤回忆,之前油田平时的保卫治安工作已经很繁重了,此次朱德要来,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经过反复琢磨,丁宝贤想到了借助“四清”工作队的力量参与保卫。“我就跟工作队长说,这不是我的指示啊,这是王书记的指示,你们要停下手头上的工作,做好公路上的保卫工作。”

具体怎么安排,丁宝贤想了一招。“从南辛店到东营,百十米一个电线杆子,一个电线杆底下派一个人,谁上哪里分好组,保卫时不能老站在那儿看着,得先找个洼地,有动静了再上去看看。”

“我要求很严,谁完不成任务,谁出了问题,我就跟他没完。这是朱总司令啊,因为考虑这些事一宿没睡觉。”丁宝贤说。

一个电线杆底下派一个人不算完成任务。“当时朱德住在油田招待所里,其间在东营社会上一旦出个事儿,咱也担待不起啊。比如出了案子了,着了火了,这不是干扰朱总司令的工作嘛。”

“当时准备了几套方案,提前想好出了问题怎么办等等,地方上出了问题也不行。”

油田班子领着朱德参观、开会汇报期间,丁宝贤没能参加。“朱总司令说的啥话,我听不着,我坐着小车在路上转啊。.”“好担心啊,我带了8个精干的科长负责这事。不过当时没带枪,因为规定非常严格。”

还好,此次保卫工作完成得很顺利,各级党委政府都很重视,公安局长、派出所长任务都很重,级级开会,层层部署,下面乡村都协助公安和派出所工作。

在保卫期间,丁宝贤有幸见过朱德几次。在丁宝贤的印象里,朱德当时穿黑色中山装,说话时摆手,亲切和蔼,平易近人,也很有领袖气度和风范。

撰稿:王光磊

往事钩沉(二)

亲历毛主席对红卫兵的最后一次接见

1966年10月,革命大串连的号召传来后,放秋假待在家里的惠民一中学生韩克顺,就和十多个同学商量去北京串连。

当时报纸上号召步行串连,他们十几个人就从惠民县步行出发了。走的时候,他们就背了个小背包,里面装了几件衣服和一个笔记本,没有带干粮,因为当时各个地方都设有红卫兵接待站,吃饭免费。

 步行串联(资料片)

搭人梯从车窗里挤进火车,一路晃荡到永定门火车站

走了一上午到达流坡坞。下午继续走,一直走到庆云,全程有六七十里。

当走到河北山东交界的四女寺河木桥时,天色已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正在着急的时候,正巧一辆拉石灰的解放牌货车过来了。那时候,红卫兵小将被视为毛主席的客人,司机对他们很客气,正好也要去沧州就捎了他们一程。大约2个小时后,货车开到沧州火车站,司机说只能送到这了。

此时的沧州火车站人满为患,全是红卫兵。火车站不卖票了,车门能打开就可以上,可火车上人太多实在上不去,他们十多个人就在火车站等了一晚。

第二天,一看不想办法实在坐不上火车,他们就搭人梯从车窗里挤了进去。外面人多,里面也全都是人,像挤在沙丁鱼罐头里,连行李架上都是。由于上车匆忙,他们十几个人分散了。路上走走停停,一直晃荡到北京的永定门火车站。

“下榻”北京石油学院,然后四处“取经”,观看了胡耀邦批斗会

17岁的韩克顺,此前连济南都没去过,这是第一次出远门,从拥挤的火车上下来后,有些不知所措了。“那时候就长了个心眼,跟着人流走,人家去哪咱去哪。”就这样,韩克顺和另外几个还没失散的同伴,随着人流来到了先农坛体育场。这是红卫兵北京接待总站。

在体育场,拿着分发下来的够吃三顿饭的饼干,他们将就着待了一天一夜,幸好当时的天气不冷不热。

第二天,坐着40人一辆的公共汽车,他们被拉到了北京石油学院,在学生宿舍里住了下来,此前石油学院的学生都串连去了。

在北京石油学院食堂里排队免费吃饭,韩克顺第一次吃到了土豆炖牛肉,那叫一个香啊。值得一提的是,他们都领到了一个红卫兵乘车证,拿着乘车证在北京坐所有的公交车都不要钱。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韩克顺和同伴自己安排串连内容。第一站,他选在了北京大学,去看聂云梓等人写的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宋硕、陆平、彭佩云在文化大革命中究竟干些什么?》。

之后,他又去了清华大学、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逛了王府井和中国军事博物馆。当时,军事博物馆里有一架被我军击落的美国U—2型高空侦察机残骸正在展示。

在接受毛主席接见之前,他还去共青团中央围观了一次对胡耀邦的批斗会。“那时的批斗是文斗,不打不骂,不挂牌子,就是站在台上接受红卫兵的批斗,主要批斗资产阶级的反动路线、修正主义,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

参加毛主席最后一次接见红卫兵,距离最近时只有四五十米

11月26日,毛主席第八次,也是最后一次接见红卫兵。前一天,也就是25日,北京石油学院的军代表为聚集在该院的红卫兵做了一次简单的军训,内容是十人一组,胳膊“绑定”起来一起走路,目的是不让别人夹进来。另外,还要把身上的小刀、剪指刀等物品丢掉。

26日一大早,每人发了一个面包(韩克顺刚开始还以为是锅饼)、两个鸡蛋。吃完后,军代表带领着他们朝天安门进发。由于人太多,队伍行进十分缓慢,步行了大约四五个小时,在中午十一二点的时候终于到达了天安门。

此时,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聚集在偌大的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蔚为壮观。

不过,虽然人多,天安门广场上却秩序井然,革命歌曲此起彼伏。一直等到下午三点左右,这时毛主席坐着敞篷汽车,林彪坐在另一辆汽车上跟着,由长安街的东面进入天安门广场。车开得很慢,毛主席站在车上不停地向红卫兵招手致意,用20多分钟绕广场缓慢地转了一周后,从长安街西面离开。

终于见到毛主席的红卫兵们个个激动万分,高喊“毛主席万寿无疆”,高唱《北京的金山上》。韩克顺回忆,自己距离毛主席最近的时候大约四五十米,由于个子比较高,能有机会一睹一代伟人的风采。与他相比,也有不幸的红卫兵,离毛主席的车足有几百米远,只能影影绰绰地远望。

接见完后,韩克顺又随人流步行四五个小时返回北京石油学院。想起白天见到毛主席时的场景,跟很多人一样,韩克顺难抑内心激动的心情,一夜难眠。

此后,韩克顺又在北京待了几天,参观了颐和园、中国美术馆等景点。1966年12月初,在北京待了40多天的韩克顺跟同伴离开北京,回到惠民。

扛着“山东惠民—井冈山”大旗南下,继续进行革命大串连

回到惠民后,受全国大串连热潮的影响,韩克顺和同伴不甘心革命大串连就此止步,又商量着步行南下井冈山,继续进行革命大串连。出发的时候,他们还特意制作了一面旗帜,上书“山东惠民——井冈山”,计划用6个月完成这次串连。

这次出发的时候,同样没带干粮,学校还给他们每人发了30斤的全国粮票,每人还有每月8元共计48元钱的补助。他们自己还带了背心、裤衩等换洗衣物。“不过,当时也有不革命的,拿着钱和粮票就回家了。”韩克顺回忆。

他们在济南遇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大学生,跟着他们一起从北路登上了泰山,住了一夜,随后休整了两天,再过曲阜。步行一个月后,他们来到了南京。

在南京住南京总统府,在上海住中苏友好大厦,都是在稻草席上过夜

此时,政府大体已经瘫痪了,有人管饭,没人管接待。他们住进了南京总统府,也是当时江苏省委所在地,就在走廊里的稻草席上睡觉。

在南京大学,韩克顺看到了打倒校长匡亚明的大字报。随后,他们又去了上海。

据韩克顺回忆,这次去上海游玩的性质较突出。到上海后,他们住进了中苏友好大厦(今上海展览中心),也是睡在铺着稻草的大厅里。

由于吃不惯上海的饭菜(就连包子里都放糖),加上又临近春节,想家了,他们就坐火车就回到了惠民,商量着等过完年再去井冈山。

由于在红卫兵接待站吃饭不要钱,到家后,韩克顺南下带着的钱和粮票又原封不动地带了回来。

在此期间,发生过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有一次,有一个同伴去厕所方便,怕走散了,其他人就在厕所门口瞪着眼等着他出来,可等了半天怎么都见不到出来,结果在上海期间一直没能再汇合。回到惠民见面后一问才知能,原来是从别的出口出的厕所。

过完年后,又来了新政策“复课闹革命”,革命大串连就慢慢偃旗息鼓了。

对这段时间的经历,韩克顺还有一个点特别难忘。当时,红卫兵们怀揣着革命信念和信仰去串连,社会秩序很好,碰到有事情了帮忙的人很多,对社会很放心。  

撰稿:王光磊

责任编辑:杨孟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