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滨州成长足迹:1973年北镇活塞厂开启中国活塞浇注工序自动化历程

发布时间:2019-08-08 08:42:30   51456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编者按:7月7日起,滨州网推出《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滨州成长的足迹》大型专题报道,将持续到国庆节。敬请收看!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更是推动“富强滨州”建设的奋斗之年,滨州发展将掀开新的一页。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此,引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佘春明“六问”之“梦想之问”——在滨州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梦幻之旅”的成功实践。在苦海沿边的烂泥滩上建设滨州港曾是一个梦,几十年干下来,梦想变成了现实;把一个个大土坑、一片片低洼地变成“四环五海”,十几年干下来,梦想变成了现实;曾经是光秃秃、白花花的盐碱地,十几年的“林水会战”干下来,变成了林河湖草生态系统完善的园林城市,梦想变成了现实······

让我们一起深刻回顾1949年以来,在滨州这片热土上曾经的奋斗足迹,也期望无数前辈的奋斗成为我们前行的强劲动力。】

往事钩沉(一)

北镇活塞厂开启中国活塞浇注工序自动化历程

1978年,北镇活塞厂(现山东滨州渤海活塞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八工位自动浇注机,提高工效6倍,获得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

在1970年大学毕业就进入活塞厂直至退休的赵士博老人的记忆中,这项技术的研发从1973年左右就开始了,到1978年获奖时已经用了好几年。

那么,这项技术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始研发的?在当时有什么意义,产生了什么影响?在十年“文革”那个动乱的年代,怎会有精力搞技术创新?这些谜底在赵士博老人的回忆中一一被解开。

上世纪70年代初,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全国多个研究所为第一汽车制造厂(现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一汽或一汽)设计一条全自动活塞生产线。“当时号称这边放上铝锭那边就出成品。”赵士博介绍说。其中,铸造机部分是委托机械工业部下属的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设计。

在当时,国内活塞铸造生产的各个环节完全靠手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产品质量也受工人素质影响大不太稳定。听说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设计出自动化生产活塞铸造的浇注机图纸后,北镇活塞厂领导就想参考着进行改造,应用到生产中。

“当时还是我去济南要的图纸,大概是1973年,记得当晚下了场大雨。”赵士博回忆道,那时还没有技术保密一说,觉得都是为国家搞生产,对方一分钱没要就很爽快地给了他们。

因为北镇活塞厂生产的活塞和一汽所用不是一个型号,而且研究所也是第一次设计并没有经过实践验证,所以要来图纸后,活塞厂一方面组织技术人员将原来设计的六工位改成八工位,并进一步改进转化;另一方面对每一个步骤进行安装调试,保证动作的可靠性。“光盘子(机器操作转盘)直径就四米多,上面放着模具,八个工位就是八盘模具,八个工位运转下来浇注就自动完成了。当时称得上全员出动,除了罗大春、翟焕文我们几个技术人员进行主要的设计改进,连车队的司机都投入进来。”赵士博说,为了降低制造成本,厂里还买来材料自己配套搞了两台750公斤的工频电炉。

北镇活塞厂的工人在做工

到1975年左右,八工位活塞自动浇注机正式投入应用。活塞自动化生产,当时在国内是首次。活塞行业有个每年一度的行业会,进行最新技术的交流。那年的活塞行业会就选在了北镇活塞厂,现场拉上了写有“活塞行业活塞铸造机现场会”的大横幅,主题是交流铸造机技术。“在厂里参观时,走到八工位活塞自动浇注机前,大家就都不走了,停下来仔细观看、询问。当时有不少厂家前来参观学习。”赵士博说。

遗憾的是,由于是新生事物,加之当时国内电器元件、液压元件都不过关,运转不畅的问题时有发生,所以当时在厂里并没有大规模推广应用。“坚持着用了几年后,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这台机器也便逐步淘汰了。”赵士博表示。但不得不说,活塞厂重视创新是有传统的。

对于记者“‘文革’期间对生产有无影响”的疑问,赵士博回忆说,他1970年参加工作时,活塞厂的生产已经恢复,除了1974年“批林批孔”有点闹,其他时候都很正常。而且在当时,研究新技术的氛围就很浓厚,听说国内外哪里有先进的机器、技术,都会尽量想办法弄来、学习。领导也不怕你有“想法”,想研究哪方面的技术只要考虑清楚了,厂里都会大力支持。

“‘六五’期间活塞厂从日本购进了一台当时比较先进的铸造机,但一开始工人不大习惯所以不愿意用,领导就说‘不用就扔掉了?咱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逼’着大家用,这样才坚持下来。这样做的好处是大家的思想、眼界逐渐打开了,不会局限于现有的东西。”赵士博告诉记者。

渤海活塞1951年建厂,1963年开始专注于生产活塞,1986年至今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成为中国活塞第一品牌、中国内燃机活塞设计开发基地,这与其有着自主创新的传统是分不开的。

撰稿:李淑霞

往事钩沉(二)

滨州的崇山煤矿缘何在淄博市

上世纪70年代初的惠民地区,辖现在的滨州市和东营市,以及淄博市的桓台、高青两县,共计12个县,400万人口,土地2万多平方公里。虽地多人多,却是山东的“北大荒”,也是全国知名的贫困地区鲁西北四区之一。工业项目寥寥无几,农业生产低而不稳,人民生活非常困难。

历届领导为改变惠民地区的落后面貌殚精竭虑,绞尽脑汁。当时全国流行的口号是“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习解放军”。惠民地区农业学大寨成绩斐然,先后出了两个全国典型——“棉区大寨”杨柳雪和“鲁北大寨”李雅庄。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种庄稼离不开肥料,不但需要农家肥,也需要化肥。当时全国统一划拨化肥,按计划执行。惠民地区是农业大区,划拨化肥根本满足不了需要。为此各县普遍建立了小化肥厂。化肥厂的燃料是煤。煤更是国家统一分配物资,按计划分配的煤根本不够用。如果本地区产煤还可以机动灵活些,惠民地区地下虽储存着大量的石油,但就是没有煤。

发展工业需要煤,农业生产也需要煤,生活更需要煤,工厂、企业、机关的食堂、还有取暖都离不开煤。煤成为制约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们生活的瓶颈,也成了领导思考的重点,被提上惠民地区的重要议事日程。

崇山煤矿工人 

不但惠民地区,当时鲁西北几个地区都面临着煤炭紧缺的窘境。针对此问题,山东省省革委出台相关文件明确“无煤地区可以到有煤地区开矿”精神。不久“山东省惠民地区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煤矿筹建组”成立了,从而拉开了惠民地区煤矿建设的序幕。

经过协商,惠民地区“找煤大军”开进了临近邹平的章丘县曹范村。章丘从1954年开始开发煤田。当时,惠民地区从曹范村及附近村招了十几个小青年当向导和技术员。后来崇山煤矿的董事长王聿国就是这时加入建矿队伍的。

肩负着寻找乌金和光明责任的“找煤大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计条件勤奋工作,然而几个月下来,就是找不着煤。

“天无绝人之路,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1958年大跃进时,惠民地区曾派一万多人到临淄支援大炼钢铁,开发矿山。那时钢铁没练成,矿山建设铺开了摊子,有不少半拉子工程。有人提议和淄博联系,开采当时废弃的煤矿。这一提议得到地革委领导的赞同,也得到省革委领导的支持。

1958年11月,惠民专区合并为淄博专区,惠民专区驻地也从当时的滨县北镇迁至张店。1961年,调整区划,撤销淄博专区,回复淄博市和惠民专区。惠民和淄博是“兄弟”关系。

在关于到淄川区岭子镇采煤问题的对话时,淄博市的领导说:“你们的困难也是我们的困难,我们在一个锅里吃过饭,兄弟有了困难,我们不会袖手旁观。”兄弟间的问题就这样亲切解决了。淄博矿务局领导也表示:“大跃进惠民地区派了1万名劳动力来帮我们开矿,你们有困难了,我们也应支援。那些矿井闲着也是闲着,你们开采正好!”

在省革委的协调和各方共同努力下,岭子煤矿问题顺利解决。1972年12月29日,省革委煤炭工业局以(72)鲁煤字第611号下发文件《关于将淄博矿务局原岭子煤矿二号井田移交给惠民地区恢复开采的意见》。就这样惠民地区有了自己的煤矿。

建设之初,大家就群策群力给岭子煤矿2号井改名。矿井在冲山山脚下,有人提议叫冲山煤矿。有人说这名不好,没说法;又有人说,可以用冲山的谐音崇山,崇高伟大。这一提法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崇,最高、高尚,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崇高理想;崇,推崇尊敬,革命英雄永远被人民崇敬。

崇山煤矿就这么诞生了。在各方面的支持指导下,在建设者艰苦奋斗下,到1976年10月,崇山煤矿正式投产。

撰稿:邱芹

资料来源:韩克顺《巍巍崇山》


责任编辑:杨孟子

网友评论

小刘 2019-08-08

老高 2019-08-08

老刘 2019-08-08

小王 2019-08-08

小李 2019-08-08

点赞

阿牛 2019-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