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着门缝看历史】(85)千古流芳的“义士同丘”

发布时间:2019-08-11 08:23:59   60679 作者:侯玉杰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古阳信县属于民风淳朴、刚毅、彪悍之域,其鼓子秧歌、东路大鼓等民间艺术都属于古代军事动作,其代表人物有唐朝的“一杆长枪挑天下的燕王高开道”“被杯酒释兵权的北宋开国大将张令铎”等。阳信的平民英雄车载斗量,如天上的繁星,其代表集体是“四十二义士”。“四十二义士”的英雄事迹梗概如



顺治四年(1647年),清朝天下初定,直隶密云人周朴被任命为阳信县知县。他关心民瘼,深入乡村了解民情,颇得人心。济南府催要粮草,周朴怜惜百姓,极力申辩,最后减半。早在明朝时候,阳信县有官牛五百头,农家使唤一头一年需缴纳粮食二石至顺治年间,时过境迁,竟然相沿成习,五百耕牛业已死光,而百姓相应的赋税却仍要缴纳,周朴以为这是前朝的遗政,应予豁免。

周朴到任七个月,被御史弹劾。阳信父老闻听,数百人要求联名保释。经推举,马维柔、王师臣等四十二人自备干粮盘缠,赴京请愿。当他们行至直隶省任丘县的时候,正赶上河间府土寇作乱,驻防武官温某贪暴异常,见财起意,将四十二人诬为土寇,逮捕下狱。四十二人力辩不屈,任丘县令方策也认为不妥,再三恳请,建议先向山东方面咨询,了解清楚后再行处理而温某刚愎自用,贪虐成性,趁方策外出,残忍地将四十二人尽行坑杀。临刑前,四十二人高喊:死有何憾!只恨我们的好县令沉冤未雪!他们至死颜色不变,在场的任丘百姓无不感叹流涕。

在此期间,阳信本地土寇百余人,趁周朴误遭弹劾的混乱之际,盗取库银三千两。由于新官未到,这笔损失也落到了周朴的身上,而清官周朴根本无力偿还。阳信父老闻讯,主动筹款,很快凑齐三千两,偿还了被盗库银。此事连山东巡抚听后也感慨不已,对周朴另眼相看,周朴的冤屈很快得雪,官复原职。不久,作恶多端的温某以贪酷伏诛,闻者无不称快。

周朴平反后,将四十二人骸骨迁回阳信,合葬于阳信县城西北辛庄附近,周朴与众人痛哭失声。惟独王师臣的父亲王旒大声说:孝亲人,尊上官,舍生取义,理所应当。见义不为,不算好汉。我儿子死得其所。众人听说,更加悲恸。合葬墓成,周朴亲题“义士同丘”。

事后,周朴绝意仕途,欲回原籍。阳信士绅以及四十二义士家属联名恳请,将周朴的父亲、曾担任长山县令的周懋臣接到了阳信,颐养天年。此后,至民国的历任县令感于四十二人忠义,每年清明、孟冬、月朔,都亲自或遣官致祭。

 

附民国《阳信县志》周朴传

 

周朴,字器先,直隶密云人,顺治丙戌联举进士,释褐为令时,海内初平,人心惶惧,廉知其故,延绅士于堂,曰:“律设大法,理顺人情,父母之谓,何而以武健为也。”一意抚绥,人心始定。既而济南草豆急如星火,约废三千余金,力为申请,得减其半。明季官牛五百,领使一只,岁输粟二石。历年既久,牛尽人亡,竟成苦累。侯以前朝事,尽为豁免。隆礼绅士,爱养斯民,釐剔中外,与为更始,乃以拾遗事误诖弹章,百姓惊惶,恐失怙恃,绅士父老赴阙恳留,中途遇难者四十二人,而侯已解绶。土寇百余骑,伺隙入,劫库银三千金,穷无以抵。未几,而绅士父老踊跃乐输,不旬日,而三千已完。事闻,上台益加爱敬,拾遗事不辨而自解焉。事平,将谋归里,邑之绅士父老及四十二家之父兄子弟合词恳泣迎请其太公襄衮先生、长山县令讳懋臣者归养于信,历今三十七年。官不负民,民亦何负于官者。上好仁,而下好义,盖至此而益信也。

 

附民国《阳信县志》义士四十二人传精选

 

顺治四年丁亥,邑侯周璞莅任,七月,士信民怀,以拾遗误挂弹章,衿绅耆老数百人,谋叩阍保留,赴阙先行者四十二人,至任丘县界,适河间寇乱,驻防虎弁温某,贪暴异常,利其行赀,捏执付狱,众力辨,不屈。任丘令方公策再三代恳移咨山东,温终愎虐不释,瞰令公出,悉执坑之。众慷慨就难,任丘士民尽叹息流涕,称义烈焉。厥后,温以贪酷伏诛,闻者称快。彼四十二人有前为涿州吏目马维柔、国学生王师臣、赵永安等。

注:周朴,该文写作周璞。

 

附民国《阳信县志》载阳信县知县、武进人周虔森撰写的“四十二义士合传碑”碑文

 

呜呼!忠义之在人,常留于天地矣。人谁不爱其生,而死者必不免,或百年死,或七十八十三十五十死,甚者,饥寒死,盗贼死,疾病厌溺发寒不药死,等死耳。见义则退,见死则畏,死轻于鸿毛,盖未有如四十二人之惨烈者也。

当章皇帝御极之四年,密云周公朴以名进士选授阳信令,时方出于汤火,联之以情罔不怀,结之以心罔不感,甫七月,歌舞讴吟,合邑恃有贤父母焉,而公则以拾遗挂弹章矣,士民谋所以留之,相约走京师,伏阙上书,数百人心佥同,而马维柔、王师臣等四十二人,斋粮负橐,踊跃先行,至任丘时,虎弁温姓者,驻防于斯,利其行囊,悉执付狱。县令方公策,力为之请,不听,请移咨山左,又不听,伺令出,遂执而尽坑之。四十二人慷慨不挠,号呼于天,曰:“某何憾,憾吾侯之冤未白耳。”至死,色不变。任丘士民靡不堕泪,曰:“义哉,诸贤。”未几,温竟以贪毒伏法。四十二人既死,周公迎其骸骨归,卜兆于西北郊,哭而合葬之,重义也。其家之父兄子弟咸在,哭皆失声,独王师臣之父王旒大言曰:“亲上死长,义固然也。见义不为非勇。吾儿得死所矣。”周公闻之,益恸,志其墓曰:“义士同丘”。迄今三十五年,每岁清明暨孟冬朔,令遣官致祭,或躬诣焉,而墓碑未立,予乃为传书之于石,以垂久远。

四十二人者,马维柔,前涿州吏目;王师臣、赵永安,国学生;刘璿、张斐然,贡生;王见龙、马贾、邢廷秀、张执中、赵达,邑庠生;张松,乡饮大宾;孟养素,练总;其余刘士章、刘学礼、刘克让、孙际熙、张体明、商茂直、李生芳、刘虔印、王家彦、商敬心、李云雷、李显扬、周志禹、李治禹、吴鸣凤、赵希虎、光岐山、光正耀、田应麟、师洪泰、韩丛林、王守志、黄进良、邢进财、任中登、赵兴、张兴、刘士举、王嘉德、刘万禄,皆良民,凡四十二人,忠义之气耿耿不磨。呜呼!烈矣。东郭之头以报平仲,厩中之死共殉田横,野草犹绿磷火长青。过其墓者,徘徊而不去,四十二人犹未死也。

 

读后感

 

滨州不缺故事,缺讲故事的人。准备这篇文章资料的时间很长,而写出来的时间很短。“义士同丘”的事迹很感人,我却写很简。非不为也,而不能也。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而史书却多写帝王将相。平民英雄、小人物多被历史的记载者所忽略,被后人所淡忘,由此,向平民英雄致敬,向记载这些小人物的历史记录者致敬。

用生命绽放,用文字奉献。虽不能为,吾向往之。感恩前辈创造的业绩,愿与志同道合者共勉。

 

侯玉杰

2019年8月9日,星期五


责任编辑:王光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