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龙华寺遗址吗?就是“东方维纳斯”出土的地方

发布时间:2020-04-21 20:44:49   176764 作者:张卡

从博兴县城往东北走大约10公里,便到了博兴县经济开发区张官村,村周围是一片庄稼地,地势平坦,与其他鲁北村庄耕地没有什么分别。然而一进村头,便可看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华寺遗址”的保护碑,这里便是著名的龙华寺遗址所在地。


(龙华寺遗址)


龙华寺之所以著名,除遗址规模宏大、保存较好外,更多地得益于历年来出土的大量有纪年题记铭文的佛教造像。这些佛教造像数量之多、年代之久远、序列之清楚,在国内都是首次发现,被专家学者称为是“近年来佛教考古的可喜收获”。然而,如果不是因为30多年前的一次偶然发现,谁也不会想到这里的地下竟会埋藏着那么多精美的佛教造像,更不会想到这里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龙华寺所在地。

 

偶然发现,大批佛教造像重见天日

 

多年来,龙华寺遗址出土了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铜、石、白陶佛教造像及陶瓷器、砖瓦建筑构件,引起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重视。而这些遗物的发现,却大多源自于一种偶然。

1976年清明节前的一天,张官村村民张立山在村东南角盖房子。同村的张文臣与张立俊在其院子里帮忙挖土垫地基。张文臣清楚地记得,当他挖到70多厘米时,怎么也挖不动了,下面好像有砖或石头之类的东西,很硬。张文臣与张立俊一边捉摸着看底下是什么东西,一边继续挖,很快便真相大白:三尊巨大石佛造像头西脚东、南北并排地躺在地下,最大的一尊有2米来高。三尊佛像头虽然断了,但还和身子对接在一起。


(张文臣发现的西方三圣造像)


更让张文臣和张立俊想不到的是,他们又换了个地方继续挖土,这里距佛像发现地点往南只有3米多。工夫不大,竟又挖出了一坑石、白陶佛造像,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的蝉冠菩萨像便在此时出土


(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的蝉冠菩萨像,1976年出土于龙华寺遗址,高156厘米,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


这批造像大部分散失,其具体数量现已不清。1979年,博兴县文管所开始对这批文物进行抢救、征集,先后历时3年多。“为一件造像不知要跑多少腿、磨多少嘴。把一件造像或残件征集来了,我再用自行车、地排车,从几十里远的村子里往县城带。”当时的征集者李少南回忆说。此次共抢救征集72件造像,有9件带铭文,所记年号有:武定、太宁、天保、乾明、天统、武平等。

7年后的一天,该遗址又发现了大量铜佛造像。而这一发现亦是源于一次偶然:1983年9月某日上午,博兴县崇德村18岁的贾效国与一村民结伴前往村头拉土,在村头小路上走时,眼尖的贾效国发现路边白色的盐碱地里冒出一截绿油油的尖尖的东西。

“这难道是古代的兵器?”贾效国走上前去,想用手抠出来,但抠不动。贾效国便让同伴先去拉土,自己则留下用铁锨挖起来。当挖到距地表40多厘米深处时,一瓮铜佛造像出现在眼前,陶瓮已经破碎,造像和泥土混在一起。他看到的尖尖的东西便是铜像的背光尖部。村里的文物保护员、时年50多岁的孙加俊听到消息,立即通知了县文管所,县文管所文物管理干部李少南迅速到贾效国家将文物征集起来。后来,共清理出94件造像,其中1件为老子铜像,国内罕见。


(隋开皇十一年孔钺造老子像,1983年出土于龙华寺遗址,通高13.6厘米)


这批造像有铭文的45件,有确切纪年的33件,时代从魏孝文帝太和二年以至隋文帝仁寿三年。所带年号有:太和、景明、正始、永平、熙平、正光、永安、普泰、太昌、兴和、武定、天保、河清、武平、开皇、仁寿等。造像中最大的高28厘米,最小的高7厘米。

1990年春,张官村村民在村北挖鱼塘时,又发现了一批佛教造像及相关遗物,后文物部门征集到53件。在调查过程中,当地村民详细介绍了当时的发现情况:除前述的文化遗物外,在鱼塘的底部还有青砖铺成的地面和砖墙,在鱼塘中央靠南的地方发现了一口砖砌水井。

1993年春,张官村又出土了一批白陶佛像,但迅即散失,博兴县文物管理所仅收回1件白陶菩萨立像。


(模印素烧白陶菩萨像,通高23厘米)


其实,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龙华寺遗址上就不断有石、铜、白陶佛教造像及其他遗物出土。1923年,在遗址中部偏西处就出土了隋仁寿三年的龙华碑。由于没人关心,该碑的名气远远不如龙藏寺碑大,虽然其书法艺术和史料价值相当重大。贾效国的对象孙美荣回忆说:“自己小的时候,学校老师组织到村头地里捡石子、砖头用于修桥铺路,那时不仅能捡到青砖,还经常能发现一些石质的手臂、脚这类的东西,现在想来应该也是石佛造像的构件。”

 

龙华寻古,鲁北平原上的一座重要古寺

 

龙华寺是一处北朝至隋代寺院遗址,位于博兴县经济开发区张官、冯吴与崇德村一带,西北距黄河约18公里,东南距小清河约9公里,西北邻济南至东营铁路。

遗址呈东西长的圆角长方形,总面积120余万平方米。龙华寺遗址地处旷野,遗迹保存相对较好,是中国保存状况较好的北魏至隋时期佛教寺庙群遗址。近几十年来,遗址出土了铜、石、白陶三种质料的大批佛教造像,在中国北朝至隋时期佛寺遗址中出土佛教造像材质种类最为多样。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确切知道的有关龙华寺的记载是博兴县博物馆馆藏的龙华碑,龙华碑残高2.36米,宽1.06米,上世纪20年代出土于龙华寺遗址。碑额题飞白篆书“奉为高祖文皇帝敬造龙华碑”。 “高祖文皇帝”是谥号,指的是隋文帝。


(龙华碑)


(龙华碑碑额)


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高祖文皇帝”是隋文帝杨坚的谥号,因此可以断定该碑是隋炀帝时期的遗物。碑文上记载隋代龙华寺是在古龙华寺的基础上修建起来的。在此之前,这里至迟于北魏太和二年(478年)就已建有寺院,东魏时至少有两处寺院存在,北齐末寺院被毁,隋代又在此大规模修建龙华寺,隋末寺院遭废弃,之后沉寂。由于遗址上的寺院屡建屡废,并且存在多处寺院,因此堆积物十分丰富,文化层较厚,是一处重要的北朝至隋代寺院遗址,其对于研究北朝时期佛教文化的发展、流传、信仰及北朝时期佛教寺院的布局等有重大价值。同时,遗址出土的大量佛教线画、碑刻等亦是研究北朝时期绘画、书法艺术不可多得的材料;大批青瓷器的出土则大大丰富了南北朝时期北方青瓷器研究的实物资料。


(北魏太和二年王上造释迦多宝并坐像,1983年出土于龙华寺遗址,通高14.8厘米)


(北魏太昌元年冯贰郎造观音像,1983年出土于龙华寺遗址,通高24厘米)


(北齐天保五年薛明陵造菩萨像,1983年出土于龙华寺遗址,通高17.7厘米)


(线刻菩萨)


特别是该遗址出土的大批佛教造像,其数量之多、年代之久远、序列之清楚,在国内都是首次发现,被专家学者称为是“近年来佛教考古的可喜收获”,是“南北朝时期北方小型鎏金铜佛像断代的标尺”,其对于研究北朝至隋代佛教造像的制作工艺、雕刻水平及类型、分期、材质等也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学界重视,纷至沓来勘探试掘

 

龙华寺遗址出土的大量佛教遗物引起了学术界高度重视。龙华寺遗址到底是什么时候的寺院?为什么在当时能够如此繁盛?遗址的埋藏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带着这样的疑问,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等科研机构及众多学界名流纷至沓来,联合博兴县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详细考古勘探,并择其关键进行了试掘,对遗址的埋藏情况有了深入了解。

对龙华寺的调查,最初是当地文物干部先进行的。1984年,当地文物干部对遗址做了调查,对遗址的范围、造像的分布、寺院的概况作了初步分析;2001年冬,县文物部门清理了遗址西北部一段裸露于地表的墙基,并从墙基东侧的灰坑中清理出数件造像残件及建筑构件。通过调查,发现该处有夯土台基,南北残长15米、东西宽约30米。此后的2003年冬,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博兴县文物管理所对遗址南部进行了一个月的调查勘探;2005年至2006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滨州市文物处、博兴县文物管理所共同对遗址其他地段进行了两次长达3个月的考古勘探,并为了配合冯吴村村前通路,试掘探沟一条。


(龙华寺遗址出土的贴塑有佛像、佛塔和宝相花的北朝青瓷罐)


(龙华寺遗址出土青瓷器)


2007年9月,为配合大遗址的申报工作,试掘探沟5条,初步搞清了遗址的堆积状况,对遗址有了更为深入了解:(1)大体弄清遗址的范围,遗址南北1000米,东西1200米,总面积120万平方米。(2)遗址文化堆积较厚,张官至崇德村公路南北侧堆积厚达3米多。(3)确定古代东西向和南北向道路各两条,呈方格网状,应为遗址内主要街道。(4)遗址西侧发现冶炼遗址,发现多处铜渣。(5)为配合农村道路建设,在冯吴村南发掘了两条探沟,发现北朝时期房址一座、砖砌水井一眼,对认识周围遗址的性质有所帮助。(6)对2001年冬博兴县文物部门清理的夯土台基进行了勘探,发现台基南北50米、东西80米,呈东西长方形,台基之上的堆积内出了北朝至隋莲花瓦当、青瓷碗等,还在夯土台基内发现一组人为埋藏的隋代五铢,多达284枚,当为夯筑台基时有意识放入的,初步断定该台基的年代为隋代。但对台基的性质目前尚不能确定。两次试掘出土了较为丰富的陶器、瓷器、骨器、建筑构件等。

鉴于龙华寺遗址的重要价值,2008年召开的中国南北朝佛教文化研讨会便选在博兴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山东省考古所、云冈石窟研究院、四川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众多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对龙华寺遗址的性质、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

 

龙华兴衰,千古繁华成一梦

 

至迟在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477~500),龙华寺遗址上便已建立了寺院1983年发现的铜造像上,带“太和”铭文的就有6件。

东魏时遗址上至少有两处寺院:乡义寺和武定三年所建的一处寺院。寺院发展到北齐时,规模更加宏大,遗址上出土的造像、建筑构件、生活用品等以北齐为多,尤其石刻造像,多为北齐时雕造。北周时,武帝于建德三年(574年)下诏断佛、道二教,北周灭北齐后,继续在北齐境内推行灭佛政策,龙华寺遗址上的寺院也没逃过这一劫难,一时间变为废墟。到了隋代,皇帝好佛,又下令各地广建佛塔、寺院,因此,作为当时佛教重地的龙华寺也被敕名建“龙华塔”,而且是建在被毁的龙华古道场废墟之上。可见,北朝至隋代,龙华寺遗址上前后或同时并存的寺院至少有乡义寺、东魏武定五年(547年)建于乡义寺左侧的寺院、龙华寺。龙华寺遗址应该是一处北朝至隋代寺院遗址群。


(丈八佛)


龙华寺遗址上寺院密集,大型的石雕造像和精美的铜佛像出土数量多且地点集中,可见当地当时有着发达的经济基础做物质保证。同时,在龙华寺遗址向南九公里处兴国寺遗址内有一座丈八佛石造像,雕造于东魏天平元年(534年),通高7.1米,是我国平原地区发现的最高大且保存比较完整的北朝佛造像,若非经济发达,也不会建立如此高大的佛像。可见,当时的龙华寺遗址及附近地域应是青州以北地区的一处经济政治及文化中心,在本地区及周边地区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众多的佛教信徒聚集在这里举行佛事活动。在龙华寺遗址上出土的带铭文的佛教遗物中,可辨出造像人籍贯的便有乐陵郡、原郡、乐安郡、乐陵县、千乘县、阳信县、新台县、安平县、般县、高阳县等,可知当时遗址上的寺院至少影响到了这些地区,所以说当时的龙华寺遗址应该是青州以北地区的一处佛教圣地

龙华寺自隋代毁弃后,未再发现重建迹象,清代至民国时龙华寺遗址上建有龙华寺,但规模较小,其建于何时目前尚不可知,且该寺院与隋代龙华寺是否有渊源,也不得知。新中国成立后,清代寺院原址也因为村民取土,成为一片洼地。至此,一座千年古刹就这样默默无闻地被掩埋在了一片耕土荒草之下。


责任编辑:王光磊

网友评论

2020-04-23

2020-04-23

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