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岭的秧歌人生

发布时间:2016-09-19 08:08:54   109039

2010年,阳信县洋湖乡鼓子秧歌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继洋湖乡被命名为省秧歌之乡、中国秧歌之乡后获得的又一殊荣。提起洋湖乡鼓子秧歌,不能不提该乡张杨村的秧歌专家王学岭。

从少年时代的“秧歌迷”,到青壮年时代的“秧歌教师”,再到老年时代的“秧歌导演”,王学岭一生都与秧歌结下了不解之缘。


少年:秧歌世家秧歌迷


王学岭出身于秧歌世家、戏剧世家,是当地第八代秧歌鼓手正宗传人。祖父王士忠是当地第六代秧歌会长,曾带领秧歌队参加了辛亥革命庆典。父亲王恩典是第七代秧歌鼓手,曾带领秧歌队参加了新中国开国大典和原渤海军区民间艺术调演,受到时任渤海军区司令员杨国夫的亲切接见。

从小受到秧歌艺术和戏剧艺术熏陶的王学岭,喜爱秧歌和戏剧中的各色行当人物,他自制皮鼓、花伞、头饰等秧歌行头,约小伙伴一同玩耍,每逢年节他还组织小伙伴穿上自制的行头走街串巷扭秧歌。他还读了许多历史故事书,讲小说、说评书样样在行。就这样,十多岁的王学岭成了远近有名的“故事大王”“秧歌迷”。


青年:魂牵梦绕秧歌情


“文革”时期,秧歌作为“四旧”不能演出。爱好文艺的青年王学岭参加了村里的文艺宣传队,并和同村几位好友共同创办了庄户业余剧团,演出《沙家浜》、《红灯记》、《奇袭白虎团》等剧目。但无论演什么,他总不能忘记让自己魂牵梦绕的秧歌艺术。秧歌不能公开演出,他就晚上关上房门偷偷地在家里表演,一会儿跑伞,一会儿演武生……

王学岭是一个爱动脑筋的人,除了过过“秧歌瘾”之外,还静下心来思考秧歌的角色扮相和排阵方式。他创造性地把戏剧中的角色行当和军事中的排兵布阵融合到秧歌艺术中,自编秧歌角色和排阵围场,使秧歌艺术在传承中得到了创新。


中年:秧歌人生沐春风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三十岁的王学岭迎来了自己秧歌人生中的春天。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他满怀信心地组建秧歌队,带领好友自制秧歌行头。他的行动感动了村民,全体村民自发捐款重新购置了像样的锣鼓大件。穿上武生的服装,王学岭这位第八代鼓手传人把秧歌大鼓擂得震天响。在他的鼓声中,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张杨村的秧歌队声名远扬,越舞越红火,多次夺得惠民地区民间艺术调演一等奖。

上世纪80年代,已进入中年的王学岭深刻感受到传承民族文化需要有源源不断的新人。于是他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建起了少年秧歌队,每一个角色、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鼓点王学岭都教得入木三分,学生也学得有模有样。少年秧歌队的组建大大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1986年春节,王学岭带领张杨小学秧歌队代表全乡参加全县民间艺术调演一举获得第一名,秧歌队在县一中操场连演数场,轰动了整个县城。

j6Xj2MhRyt.jpg


老年:推陈出新秧歌红


进入新世纪以后,王学岭更是老当益壮,对秧歌艺术的爱好有增无减,而且他推陈出新,导演的秧歌越舞越红火。他自编自导了多个秧歌小品,把时代盛行的小品艺术融入到秧歌之中,他的多个秧歌小品荣获县文化馆创作编导一等奖。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际,王学岭把庆奥运编成“跑五环”秧歌场子,同时,把传统秧歌的场子、鼓点、人物扮相融入了现代舞蹈动作,并把传统的手绢改为五彩转绢,融入了东北二人转的手绢旋转方式和舞姿,使秧歌艺术焕然一新。

2010年王学岭导演的少年秧歌队阵法又有创新,形成了“八卦阵法,星罗棋布;二龙出水,气贯长虹;彩蝶翩翩,一翅飞天;奥运五环,运动旋律;乌龙摆尾,力拔群山;迷魂阵法,眼花缭乱;共庆胜利,奔走相告;凯旋之师,威武震天”的崭新阵法。全新的阵法和现代元素的融入使王学岭带领的少年秧歌队在全县全市大展风采,在2010年的教师节文艺汇演中,他带领的少年秧歌队在梨园广场连舞数场,再度轰动县城。市领导祁维华等在张杨村文化大院观看了少年秧歌队的表演后大加赞扬。山东省文化厅的专家对王学岭有关“戏剧人物、军事阵法和现代元素融入秧歌艺术”的理论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也许,“手持彩练当空舞”,是对王学岭老人秧歌人生的最美描述!


(作者:李丽 邢翠东 李雅芹)

责任编辑:王光磊 实习编辑:张文忠

网友评论